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782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着云技术的日益发展,诸如云储存、云计算、云平台等云应用服务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 注。近年来,世界各大公司竞相构建大型数据中心来为云服务提供硬件支持。数据中心网络 (dcn)是构建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需要能联结百万台服务器,同时亦能为云技术提供 合适的带宽。数据中心网络通常基于3层拓扑结构:核心层、聚集层、边缘层。常见数据中心内部网 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在图1中,位于机架内的服务器通过架顶式交换机互联,同时,它们 与汇聚层和核心层的交换机组成了一个多根树。由于核心层的根节点数量有限,当数据中心 负载较大时,这些节点容易成为整个数据中心网络的瓶颈。故而在网络实际通信中,服务器 之间数据传输所

2、能达到的吞吐量可能比实际可用带宽低许多。为了解决网络中部分节点过热问题,人们开始研究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协议 等优化问题,这些研究大多采用添加新路径的方法(尤其是互不相交的路径)以便增加端到端 吞吐量。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以太网中,人们仍然难以应对大量的高突发流量, 这是因为以太网中的静态链路和有限网络接口会引起部分服务器堵塞,从而对其他服务器产 生副作用。另外,数据中心网络通常需要大量服务器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此时,高负载的服 务器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网络性能。1无线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于无线通信在数据中心网络应用中的特殊性,无线数据中心网络和基于有线的传统数

3、据中心网络存在很大区别。随着极高频(ehf)技术(特别是60 ghz无线通信技术)的引入,用 高速率的无线通信传输数据成为了现实(吞吐量可达4g bit/s),从而使在数据中心中应用无 线通信技术成为可能。于是,2008年出现了首篇讨论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应用60 ghz无线通 信技术的论文1,文章提出用无线链接替换部分有线链接,可以降低布线复杂度,降低冷却 开销,减少大量的成本,从而大幅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此外,60 ghz无线通信技术在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还有其他几大优势:(1) 7 ghz的可用频谱(5764 ghz)使得采用60 ghz无线通信技术能够提供达到吉比特 每秒量级速度的多

4、条链接。(2) 60 ghz频段在减少无线信号干扰的同时也减少了被监听的机会。(3) 无线网络更益于数据中心网络的扩容和提升。(4) 无线网络可以按需建立,它能动态改变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使其更适合当前网 络环境。在设计构建的方面,当前研究主要借助波束成形技术和特殊物理环境3使60 ghz无线通 信技术能够有效部署在数据中心中。该方向的研究目标是证实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在数据中心 网络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人们提出各种新颖的机架摆放形式并尝试利用天花板反射4等方 法来更好地把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数据中心网络中。在性能优化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飞路策略以外,目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无线通信在 数据中心网

5、络中的调度问题,即无线网络中的信道分配问题。目前的研究5-7多尝试应用启 发式算法通过分流解决部分节点过热问题,从而使得数据中心网络整体吞吐量最大化,以及 整体利用率最大化。图2展示了当前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相关研究方向、分支结构、及最 新发展现状。其中左分支为设计构建,包含了波束成形、空间排布、以及完全无线等构建技 术,而右分支主要介绍了无线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优化问题,如无线链接调度问题。其中对应 的年份表示该技术的发表年份。尽管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离构建性能优越的数据中心网络仍存在一定差距,要将60 ghz无线通信技术很好地应用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至少还需要面对以下挑战

6、:(1)如何克服传输范围限制。尽管60 ghz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达到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也具有很宽的频谱,但是传输范围极其有限;另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氧原子吸收这个频段,信 号衰减非常迅速。因此60 ghz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效传输范围大约只有10 m。(2)如何摆放物理设备。机柜的摆放结构需要经过细致考虑,无论是星型结构抑或方阵结 构,都要设计好配套的路由和中继机制。(3)如何设计精确的无线调度机制。为了缓解热节点的拥塞,建立无线链接后,需要使用 正确的信道分配算法保证各信道互不干扰。现有的研究成果针对信道问题建模,利用遗传算 法等启发式算法来解决干扰问题,但无法保证算法优劣性,也无法准确求出算法近

7、似比,在 性能表现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4)如何保证全局性能最优。保证全局性能最优即指无线传输的性能(通常由吞吐量衡量) 应该考虑全局工作完成时间。接下来的内容将针对无线网络设计构建与无线通信优化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我们将 从技术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无线网络设计与构建技术,而根据不同优化方案的讨论着眼于无线 通信优化问题。2无线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与构建为了在数据中心网络中使用无线通信,我们首先从物理层面上考虑在数据中心网络中使 用60 ghz无线通信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并通过合理的机柜摆放及无线节点空间排布, 形成有效整体系统结构,使得数据中心网络性能得到大幅提高。2.1 60 ghz无线通

8、信技术在之前提到的对飞路系统8的研究中,kandula等人使用了 hxi公司制造的设备,它能 提供双工60 ghz的链接。研究结果显示,无线信号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即无线 覆盖范围有限。另外,多路效应有可能使得在距离较远时,信号变化会较大。但是通过有向 天线可以让信号浮动大幅减小,在25 m处的浮动也不超过5 db,并保证超过1 m距离的高 吞吐量(4m内吞吐量可达2 gbit/s) o图3(左上)是有向天线示例,图3(左中)是该天线的号 角(horn)局部示意。有向天线同时可以隔离链接并实现空间重用。在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中, 在机架上直线排列的60 ghz链接能够保证无线链接的稳定

9、性。除了飞路系统外,几乎所有的 数据中心无线通信设计方案中都使用了有向天线技术3, 9。另一方面,除了有向天线技术,数据中心中的无线通信还使用了波束成形技术和波束转 向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链接传输速率并借频谱复用技术来增大数据传输带宽。2.2空间排布技术空间排布问题中首先考虑的是广播半径问题。前面提到过60 ghz无线通信技术的天线覆 盖范围极其有限,广播半径只有10 m左右。图3(左下)示意了有向天线在数据中心的广播范围。其中每一个小格表示1个24×48英寸的机柜,10个机柜排成一排,排与排之间横向距离10英尺,纵向距离6 英尺。图中的圆形代表在某个机柜顶端60 ghz无

10、线通信设备的10 m广播范围。由图中可以 看出,即使10 m的广播半径也足以覆盖17排服务器,对于大多数据中心来说可满足其传输 要求。假设一个数据中心中有n个机柜。当采用传统有线排布方法时,我们可以采用集中式交 换机架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线的数量与n同一个数量级,而后果就是布线会很长;也可以 采用分布式交换机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布线长度大幅缩短,但是布线长度会随n的增大急 剧上升,与n 2同数量级。如果我们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减少机柜排之间 的布线成本。图3(右上)展示了用无线代替有线链接时可大幅降低布线需求,图3(右下)从三 维角度更好地展现了结合型数据中心网络的布局。2.3全

11、无线构架技术无线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完全使用无线传输技术来构建数据中心网络成为可能10。美 国康奈尔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者们应用60 ghz射频技术设计了一个非常新颖的数据 中心。图4(左)为这种圆形数据中心的结构示意图。研究者设计了新型机柜和服务器,采用如图4(右上、右下)所示的结构,这些设备会让 延时更短,总带宽更大;他们设计了全新的拓扑结构,为端到端的链接提供了多条冗余通路; 他们也设计了全新的路由协议,可以让服务器用少量内存短时间内计算路由,并保证路由的 有效性和较少跳数。实验结果显示,全无线技术会让数据中心网络的平均网络延迟更短,容 错能力更强,资金投入大幅减少。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全无线构架会带来更低的造价,更低 的能源消耗,以及更低的维护费用。总体来说,应用60 ghz无线通信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建立新的链路是可行且高效的。 通过多维空间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整体性能可大幅提高,甚至理论上有可能搭建出全无线 数据中心。然而上述研究多侧重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可行性与如何提高无线传输速率,对于无 线链接调度问题以及新的链接和原有数据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