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7383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题目 基于mastercam叉架板的编程与加工 系别 机电系 专业 数 控 技 术 班级 数控0802班 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0年10月 2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基与mastercam的叉架板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设计要求:1要求使用CAD软件绘制出叉架板的零件图,并对其进行三维造型。2. 使用Mastercam软件对叉架板进行自动编程,要选择好刀具,夹具及主要的机床参数,并在Mastercam软件中进行刀具仿真轨迹。3. 把程序输入到机床中,并对工件进行加工。设计进度:设计进度:全部毕业设计时间为十周 第一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查

2、阅资料;第二周:确定整体设计思路;第三周:用CAD绘制零件图,用ProE画出三维造型图。第四周:选择相应的刀具,对车床进行试车调试。第五六周:确定加工工艺,进行数控编程并加工;第七周:初步拟定设计的草稿第八周:毕业论文的整体校核、修改;第九周:整理完善设计内容、按照毕业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报告的撰写。第十周:最终确定设计报告和图纸,打印装订,准备毕业答辩和指导教师评阅等。 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本设计主要课题就是叉架板Mastercam软件仿真加工的设计安排。其零件图是从相关的资料中筛选。零件结构看似简单,零件图里有孔的加工,还有曲面的加工,使用该软件进行加工时还要注意刀具参数的选择,用机床进

3、行实体加工时要注意许多安全事项。叉架板式作为支撑零件使用要求硬度比较高,耐磨性较好,并具有足够的韧性、表面硬度,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本次材料选择45钢。Mastercam具有强劲的曲面粗加工及灵活的曲面精加工功能。 Mastercam提供了多种先进的粗加工技术,以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Mastercam还具有丰富的曲面精加工功能,可以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法,加工最复杂的零件。Mastercam的多轴加工功能,为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关键词: 叉架板,刀具参数、45钢,曲面加工目录1 绪论11.1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况11.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32 零件的类型及材料选择82.1零件的类型8

4、2.2各种毛坯的材料选择92.3叉架板零件材料选择93 刀具选择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13.1零件毛坯安装113.2零件的加工工艺113.3零件夹具的选择124 刀具参数选择以及数控加工轨迹仿真174.1刀具参数选择174.2数控轨迹仿真225 数控加工后处理235.1叉架板加工程序23结 论31致 谢32参考文献331 绪论1.1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况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下面分别对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概要说明。1加工程序载体数控机床工作时,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机床,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必须编制加工程序。零件加工程序中,包括机

5、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工艺参数(进给量主轴转速等)和辅助运动等。将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存储在一种程序载体上,如穿孔纸带、盒式磁带、软磁盘等,通过数控机床的输入装置,将程序信息输入到CNC单元。2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现代数控装置均采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这种CNC装置一般使用多个微处理器,以程序化的软件形式实现数控功能,因此又称软件数控(Software NC)。CNC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系统,它是根据输入数据插补出理想的运动轨迹,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因此,数控装置主要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

6、构成。而所有这些工作都由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进行工作。(1)输入装置 将数控指令输入给数控装置,根据程序载体的不同,相应有不同的输入装置。目前主要有键盘输入、磁盘输入、CAD/CAM系统直接通信方式输入和连接上级计算机的DNC(直接数控)输入,现仍有不少系统还保留有光电阅读机的纸带输入形式。a.纸带输入方式。可用纸带光电阅读机读入零件程序,直接控制机床运动,也可以将纸带内容读入存储器,用存储器中储存的零件程序控制机床运动。b.MDI手动数据输入方式。操作者可利用操作面板上的键盘输入加工程序的指令,它适用于比较短的程序。在控制装置编辑状态(EDIT)下,用软件输入加工

7、程序,并存入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这种输入方法可重复使用程序。一般手工编程均采用这种方法。在具有会话编程功能的数控装置上,可按照显示器上提示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菜单,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输入有关的尺寸数字,就可自动生成加工程序。c.采用DNC直接数控输入方式。把零件程序保存在上级计算机中,CNC系统一边加工一边接收来自计算机的后续程序段。DNC方式多用于采用CAD/CAM软件设计的复杂工件并直接生成零件程序的情况。(2)信息处理 输入装置将加工信息传给CNC单元,编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由信息处理部分按照控制程序的规定,逐步存储并进行处理后,通过输出单元发出位置和速度指令给伺服系统和主运动控制部分

8、。CNC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零件的轮廓信息(起点、终点、直线、圆弧等)、加工速度及其他辅助加工信息(如换刀、变速、冷却液开关等)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完成插补运算前的准备工作。数据处理程序还包括刀具半径补偿、速度计算及辅助功能的处理等。(3)输出装置 输出装置与伺服机构相联。输出装置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接受运算器的输出脉冲,并把它送到各坐标的伺服控制系统,经过功率放大,驱动伺服系统,从而控制机床按规定要求运动。3伺服系统和测量反馈系统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控制和主轴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作用是把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率放大、整形处理后,转换成机床执行部件

9、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运动。由于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最后环节,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因此,对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装置,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性能,准确而灵敏地跟踪数控装置发出的数字指令信号,并能忠实地执行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提高系统的动态跟随特性和静态跟踪精度。伺服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执行机构两大部分。驱动装置由主轴驱动单元、进给驱动单元和主轴伺服电动机、进给伺服电动机组成。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是常用的驱动装置。测量元件将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实际位移值检测出来并经反馈系统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中,数控装置对反馈回来的实际位移值与指令值进行比较,并向伺服系统输

10、出达到设定值所需的位移量指令。4机床主体机床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它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横梁、滑座、工作台、主轴箱、进给机构、刀架及自动换刀装置等机械部件。它是在数控机床上自动地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与传统的机床相比,数控机床主体具有如下结构特点:(1)采用具有高刚度、高抗震性及较小热变形的机床新结构。通常用提高结构系统的静刚度、增加阻尼、调整结构件质量和固有频率等方法来提高机床主机的刚度和抗震性,使机床主体能适应数控机床连续自动地进行切削加工的需要。采取改善机床结构布局、减少发热、控制温升及采用热位移补偿等措施,可减少热变形对机床主机的影响。(2)广泛采用高性能的主轴伺服驱动和进给伺

11、服驱动装置,使数控机床的传动链缩短,简化了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3)采用高传动效率、高精度、无间隙的传动装置和运动部件,如滚珠丝杠螺母副、塑料滑动导轨、直线滚动导轨、静压导轨等。5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保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装置,常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液压装置,排屑装置,冷却、润滑装置,回转工作台和数控分度头,防护,照明等各种辅助装置。1.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现代制造技术对数控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数控未来仍然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1.开放式 为适应数控进线、联网、普及型个

12、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及数控迅速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设计生产开放式的数控系统,例如美国、欧共体及日本发展开放式数控的计划等。 2.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 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会走上这条道路。至少采用PC机作为它的前端机,来处理人机界面、编程、联网通信等问题,由原有的系统承担数控的任务。PC机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将普及到所有的数控系统。远程通讯,远程诊断和维修将更加普遍。 3.高速化、高效化 机床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还可提高零件的表面

13、加工质量和精度。超高速加工技术对制造业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生产有广泛的适用性。90年代以来,随着超高速切削机理、超硬耐磨长寿命刀具材料和磨料磨具,大功率高速电主轴、高加/减速度直线电机驱动进给部件以及高性能控制系统(含监控系统)和防护装置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中关键技术的解决,欧、美、日各国争相开发应用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加快机床高速化发展步伐。高速主轴单元(电主轴,转速15000100000r/min)、高速且高加/减速度的进给运动部件(快移速度60120m/min,切削进给速度高达60m/min)、高性能数控和伺服系统以及数控工具系统都出现了新的突破,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 根据高效率、大批量生

14、产需求和电子驱动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直线电机的推广应用,开发出一批高速、高效的高速响应的数控机床以满足汽车、农机等行业的需求。还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快,模具、航空、军事等工业的加工零件不但复杂而且品种增多。 4.高精度化 精密化是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普通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其装配时的工作量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的需要。从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特高精度加工),是世界各工业强国致力发展的方向。其精度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10nm),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超精密切削(车、铣)、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抛光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三束加工及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电解加工和各种复合加工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超精密加工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材料及新零件的出现,更高精度要求的提出等都需要超精密加工工艺,发展新型超精密加工机床,完善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对机电产品性能与质量要求的提高,机床用户对机床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近10多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m提高到5m,精密级加工中心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