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69733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假借商议军事急于造箭来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可紧扣题眼“借”字,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本文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周瑜的心胸狭窄,妒贤忌能;鲁肃的忠厚;曹操的多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情分析: 在讲到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我体会到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非易事,因为这只是三国演义节选的一个小故

2、事,如就课文所说诸葛亮知周瑜,识曹操,晓鲁肃,我觉得这样根本不足以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鲁肃,曹操何许人也,可能孩子们略有耳闻,或根本不熟悉,周瑜,鲁肃,曹操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是普通人的话,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太不足为奇了,更甚者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周瑜,鲁肃,曹操也能算的是三国时代的英雄吗?更如教师用书上这样说鲁肃的:忠厚守信,那学生就更觉得鲁肃仅是个老实憨厚的普通人了,因此我在教这课是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

3、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教学重点 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一 回忆创境。上节课我们说到三国演义是一本谋略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的智慧,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继续去三国时代领略那场惊心动魄的充满谋略和智慧的战争。(板书课题)1 回顾文章主要人物。2 课件出示人物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又精于

4、音律,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孙权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 孙权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中国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为其发哀。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名将。曹操,字孟德,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

5、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师:看后有什么想说的?是啊,这些人物都是叱诧风云的英雄人物,都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这可真是高手过招啊!教学意图:通过课外我给他们补充的系统的四个人物的资料,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文中的四个人都非等闲之辈,他们都是三国时代叱诧风云的英雄,学生打心底里佩服他们,这为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打好了基础.二 以谋论英雄,面对“智慧”的“智慧”师:“滚滚长江东逝

6、水,浪花淘尽英雄”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这节课我们也来读书论英雄。上节课我们谈到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欲借公事加害诸葛亮,但这些诸葛亮早已了然于胸,于是他将计就计一场智谋之战开始了!(板书:;识周瑜将计就计)1. 英雄排行榜 。(课件出示文中四个主要人物)师:如果从智谋的角度给这四个人来个英雄排行榜 ,你认为谁居榜首?预设: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2. 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呢?请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预设:(1)“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

7、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学生抓住果然理解)师:是啊,鲁肃不但毫无条件的帮助了诸葛亮,为他准备了船军士 青布幔子 草把子这些借箭的准备,而且诸葛亮不让他告诉周瑜,他果真没有告诉周瑜,诸葛亮神不神啊?唉,不对呀,鲁肃是谁的人啊,为什么这么帮诸葛亮,这么听诸葛亮的话啊?(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鲁肃不仅仅是忠厚老实,而是他顾全大局。他主张孙刘联合抗曹,如果诸葛亮被周瑜害死,孙刘必然反目,曹操一定会逐一灭之,鲁肃深知唇忘齿寒的道理。教学意图:这儿引导学生加深理解鲁肃这个人并非仅仅是忠厚守信,而更多是深谋远虑,为了联刘抗曹,为了东吴的长远考虑,是顾全大局,鲁肃越了不起,才越能显示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8、。师:那这些诸葛亮想到了吗?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他 相信鲁肃一定会帮他的忙。(板书:信鲁肃借助帮忙)(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学生说理由)师: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雾?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学生朗读)诸葛亮看到这常务什么心情?(高兴,暗自得意,如愿以偿)(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师:光凭这句话还不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因为这场雾是不是碰巧遇上的呢.?(找依据)预设: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的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从这儿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在三天前,也就是立军令状之前就料定第三天四更江上会起大雾,诸葛亮预测

9、多么准确。)(板书:晓气象以雾为障)在指导读 ,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心足气闲,不要着急。)(3)“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指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师: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肯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来?预设: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小结:是啊,再加上曹操水师都督蔡瑁 张允刚被曹操误斩,曹军不习水战,因此诸葛亮料定曹操不敢出兵,只会射箭

10、。看来诸葛亮对曹操也是摸得一清二楚呀!(板书:知曹操轻兵逼寨)看来这被人们称作是奸雄的曹操面对诸葛亮也得甘拜下风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体味,反复品读,品出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也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出人物的精神、人物的内涵。3. 笑中的智慧。师:同学们诸葛亮是怎么说的?(生:笑着说的)师;我发现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共有十一处,前面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但是我发现只有这个地方是诸葛亮笑着说,咱们一起来笑着说一下。(学生读)师:暂么一起来研究研究,诸葛亮究竟在笑谁?预设;笑曹操生性多疑,雾这么大,不敢出来应战。用轻蔑的语气来读。笑周瑜,阴谋惨败,必然心服口服用喜悦的语气来读笑自己,神机妙算

11、,稳操胜券用自信的语气来读。笑鲁肃,憨厚守信,不知其中奥秘用幽默,宽厚的语气来读。小结: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诸葛亮的英雄本色!师: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老师不由得想说:“诸葛亮真乃神人也!”同学们你们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鲁肃和诸葛亮的心情,使学生学会抓住人物心理活动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中人物对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小拓展 师:诸葛亮成功借到了箭,周瑜的阴谋惨败,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学生读”你们觉得周瑜经过这件事后,他会怎样?预设 A心服口服 B 更加妒忌诸葛亮,想更阴险的招来对付诸葛亮。三 总结拓展,推荐阅读。诸葛亮知人知天,还知什么?周瑜究竟在那些地方不如诸葛亮?我们下节课研究。师:俗话说有借就有还,这借得的箭是如何还给曹操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请看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识周瑜将计就计信鲁肃借助帮忙晓气象以雾为障知曹操轻兵逼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