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案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16814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井游记》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井游记》教案设计(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井游记教案设计满井游记教案设计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记游小品,而且是本单元唯一一篇自读课文。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文章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在疏通字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1

2、、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通过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交流中把握);3、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引导掌握本文点睛之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及作者情况落实)(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2、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一)、教法探究性阅读法。通过质疑、探究等环节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新型阅读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

3、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致力于对话、解读、重建、理解与分析,而不是告诉、传递和灌输。(二)、学法1、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质疑交流法(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并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积极性。)三、说教学程序(一)导入: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们接触了三位仕途失意、降职

4、被贬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或是怀着内心的愤懑不平,或是心系着苍生社稷,或是以旷达脱俗的胸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陶渊明式的有官却不想做的文学家袁宏道,他笔下的山水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意境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满井游记。(二)学习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3、整体感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三)初读,落实基础(课前利用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四)做好探究准备通过网络、工具书、印发资料等方式:1、了解作者情况,所创文学流派及其风格。2、阅读作家的代表作品。3、阅读课文,对疑难之处做上记号,并试做

5、初步探究,以备小组交流。(说明:探究性阅读往往费时较多,故安排学生课外做一些准备工作,将本课置于一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对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有一个全景观照,从而避免理解的片面性。)(五)互查(利用早自习完成)1、检查朗读,看朗读的流畅度,诸如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方面是否准确。(小组长负责,教师抽查)2、检查理解。(同桌合作,一生读完原文,一生翻译,纠错,交换角色。)3、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给出解答。(六)质疑学生提出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迅速归类整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论题更集中,以提高探究效率。疑难问题整理归类: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2、本文写的是“满井”,第一

6、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3、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这些比喻有什么特征?6、全文的主旨是什么?蕴含什么哲理?(七)探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展开深入探究。(注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如下策略?小组通常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互补性?要进行具体分工?最关键的是选定组长、培养组长。)(八)交流各组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对话、争辩等形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本作出正确解读。满井游记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知

7、识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秒的思想感情。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2、能力目标: 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3、德育目标: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理解夫

8、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还记得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将虽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到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看看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踏青去。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朗,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2、游记,散文的一种

9、。以轻松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恼,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重音、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顺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燕地 廿二月 花朝节 靧面 曝沙 呷浪 浃 罍而

10、歌者 浅鬣 倩女 蹇者 髻鬟 堕事 飞沙走砾 恶能(答案:yn nin zho hu p xi ji li li qin jin j hun hu l w)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错音。4、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章。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教师出示试题,学生分成两组比赛抢答:(多媒体显示) 解释加粗的实词:冻风时作 (起)土膏微润 (肥沃)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在这时、水波的颜色、初)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打开、指镜匣)娟然如拭 (的样子)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

11、、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喝茶、端着杯、骑着驴之意。)作则飞沙走砾 (使沙飞、使砾走) 判断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A、冻风时作(经常)B、于时冰皮始解(这时)A、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但是)B、娟然如拭(的样子)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始、初)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A、冰皮始解(开始)B、髻鬟之始掠(刚)A、欲出不得(能够)B、悠然自得(得意)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表承接)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局者未之知也(表转折,却)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表修饰)A、一室之内(表示限度关系,可译为以)B、脱笼之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C、倩

12、女之靧面(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翻译下列句子:游人虽未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局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5、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第二段写郊游的所见所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城中余寒总:满井全景满井春色 分:水-山-柳-麦-人-鸟-鱼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结束全文 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学生齐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

13、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选三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明确: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松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明确: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1、关于白描:教师讲解: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2、修辞:提问:本文

14、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明确: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镜比喻新绿水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研明媚,生动而又传神。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3、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和修辞的句子,增加语言积累。六、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课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前三课重寄托重理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七、课堂小结请两位同学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补充评议。八、布置作业1、选出对加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冒风驰行(坐车) 呷浪之鳞(吸而饮)B、麦田浅鬣寸许(左右) 汗出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