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679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案红绿色盲遗传学院: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姓名:指导教师: 红绿色盲遗传【教材分析】红绿色盲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的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色盲遗传现象和色盲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伴性遗传的学习,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

2、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红绿色盲遗传的概念;概述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举例说明色盲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教学方法】 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

3、体课件红绿色盲遗传 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预习将要学习的新内容红绿色盲遗传。【课时安排】20分钟【教学过程】下一页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1. 课件展示图片(红绿色盲检查图)设置问题:你的色觉正常吗?你知道的色盲有哪些呢?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联系图片给学生讲解色盲及它包含些什么,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准备。2. 课件展示男女色盲比例问题:这样的社会调查准确吗?我们可以通过什么进行检测?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它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3提出今天学习的新课题-红绿色盲遗传。1. 学生识图辨认,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6 9骆驼 59牛 大象2. 观察男女色盲比例图,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组织语言,准备回答问题。1.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问题自然地引入新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红绿色盲遗传的概念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1. 讲授道尔顿送母亲礼物的故事,同时展示相应的情景图片,让学生观察与思考。(讲述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2. 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思考,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的概念。1课件展示一个典型的色盲家系图谱。认识图谱,了解图示各部分的含义。根据图谱,老师提问: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5、? 提问: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还是隐形基因?教师提示学生以前的知识:无中生有为隐形2.课件展示男女染色体显微图片,引导学生观查。提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3教师先让学生描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老师对其中的关键词总结。1. 学生在听故事,感知图片的同时,认真思考为什么母亲眼中的袜子与道尔顿眼中的袜子不同呢?2. 学生听完故事后,思考交流,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的概念。1应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男性与性别有关红绿色盲基因是隐形基因无中生有为隐形2. 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位于X染色体上3 学生尝试自主的描述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1. 课件绘

6、声绘色的模拟送袜子的情景,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与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结、下定义,得出概念。1.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抓住重点学习。2.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体现常染色体的相同和突出性染色体的不同。3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1. 教师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2. 就师生共同填出的表格而言提问:男女有几种婚配方式? 提问:各种婚配方式中所生子女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何?3师生共同完成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婚配、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4. 再即将学生分四组,每

7、组书写一个,每组再选一个代表,黑板写出并说明子女表现情况,完成另四个婚配图解。5. 问题探讨:利用“遗传图解”,提问:从图解看色盲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怎样?提问:男性的色盲基因怎样才能传给男性呢?提问:观察图解,色盲基因在性别间是如何传递的呢? 1. 学生认真思考,填写表格。2. 观察表格,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6种思考3学生思考,分析,作答4. 小组活动,完成另四个婚配图解。5.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的色盲基因Xb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只能传给他的女儿。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1. 检验学生对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的理解。2. 让学生尝试写出婚配方式。3强调遗传图解的格式,

8、要求学生书写规范。4. 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小结 课后练习拓展练习6.归纳特点。教师先让学生描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老师对其中的关键词总结。思考与讨论一:教师讲述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关于红绿色盲的故事。提问:剧中的情节具备科学性吗?包拯的推断正确吗?思考与讨论二: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色盲基因? 提问: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提问: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1.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 2.

9、课后练习学生完成课本后的习题。6. 学生尝试自主的描述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1.学生听故事,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2.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女儿不需要1 .回顾本节主要内容。2. 学生课后认真做习题。6.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1.故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极大兴趣。2. 通过即时的例题分析,检验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真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有利于学生掌握重、难点。2. 培养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的习惯。【板书设计】 红绿色盲遗传 概念:一种人类常见遗传病,患者存在色觉障碍,不能区分红色与绿色 性质:1.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由隐性基因(b)控制,即:Xb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交叉遗传(隔代遗传)3.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