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柜装配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6740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P柜装配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JP柜装配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JP柜装配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JP柜装配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JP柜装配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P柜装配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P柜装配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圣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SD/ZY-2013JP 柜装配工艺规程版次 / 修订:A/0受控状态 :编制:常健批准:郜永亮2013 年 02 月 28 日发布2013年 02 月 28 日实施一、总则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 JP 柜工序,作为生产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指导。二、引用标准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辅助回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低压电器安装工艺守则接地保护电路安装工艺守则线端热缩管加工工艺1.工艺过程先安装元器件安装板, 其相邻两边偏差: 不平行度绝对值应小于Imm。成列安装板应小于 5mm;两安装板间隙应小于 2mm。不垂直度:板在 Im 以下;允许的偏差应小于 1.

2、5mm。 ( GB0071-92)1.1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拆御灭弧罩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需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重量小于lo 克的元件除外),每个元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使用的符号应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1.3 元器件的安装及接线, 应使其正常功能不致由于相互作用 (例如:发热、电弧、 振动、能量场等)而受到损害或误动作。1.4 元器件的安装A看清图纸, 分清板前还是板后安装, 并按图纸规定尺寸安装,误差不超过 1. 5mm。B板前安装先打开开关的

3、盖子,装上安装螺钉,注意开关内部另件不能散失,不准有任何异物落入开关内。C安装灭弧罩,再将端盖装上旋紧,破损灭弧罩严禁装入开关内。D开关安装在角铁支架上时,支架结构要平整,不能有倾斜。E如果开关的安装同开关板有配合位置时,必须注意开关与面板开孔的配合尺寸, 手柄边框必须在面板开孔内,开关的前后位置应使手柄边框不低于内侧平面,达不到上述要求, 允许以绝缘垫圈进行调整。F板后安装需打开盖子,安装一定规格的螺杆要拧紧而且并二只螺帽,一只螺帽作为并紧玻璃纤维板之用。G开关应垂直位置安装,板后接线开关必须安装在绝缘板上,面板前接线的开关允许安装在金属骨架上或绝缘板上。H固定自动开关的结构必须平坦,不然在

4、旋紧安装螺钉时,开关的胶木底座会受到弯曲应力而损坏,为了防止飞弧应将开关的裸母线包以绝缘物,开关导电部分与配电装置金属部分间距应不小于20mm。I来自电源的导线接在断路器灭弧室内面的接线端上,而接到受电器的导线应接到脱扣器一端。A安装前先以500 伏摇表检查开关的导电部分对底座的绝缘电阻,在周围介质温度为20 5和相对温度为5070%时应不小于IOM Q,否则应烘干。B断路器的安装一般应将电源引进之导线或母线接于静触头(上进线端)而接至用户之导线和母线应连接在下出线端上。C安装开关构架应平整、牢固、开关应垂直,安装在构架上,用 4 个螺钉固定。D开关灭弧罩应齐全完好,隔弧板应无损坏,在开关上装

5、配应到位,以防止开关操作时,因振动而脱落。E断路器应该接地,接地螺钉有符号标记。F开关安装完毕后,对手柄及合闸、分闸传动机构进行调整,使机构动作灵活,工作可靠,无卡死现象。G安装调试时应注意以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为指导。A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常与热继电器,及按钮配合使用,按钮安装在装置控制面板上, 接触器及复合开关和继电器安装在装置内底板上,安装时,按设汁图纸的尺寸要求进行安装。B检查触头接合时,应干净、无损伤、毛刺等,吸引机构动作应灵活。衔铁及铁芯的螺钉应紧固,弹簧压力应适当,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回路电压一致。C安装检查完毕后,应带电操作,检查接触器的动作情况,响声是否正常,衔铁和触头的吸

6、合是否牢固等。A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绝缘外壳无裂痕,铁芯无锈蚀,浇注绝缘良好,附件齐全,接线柱头平直,二次接线头完好,标记清楚,铭牌规格符合要求B穿心式互感器的安装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电缆穿过互感器中间孔后电缆头的制作和接线。2. 质量检查2.1 检查元器件的安装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用尺测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飞弧距离,发热件与其它元件距离,安装高度,位置等应符合有关规定;2.2 对于手动及传动机构,应分合闸各5 次,操作应灵活正确,可靠无卡住现象;2.3 目测元器件、铭牌、标签牌、安装位置应正确、整齐。2.4 目测装置及元器件的涂漆,电镀层不得起皮脱落,

7、发黑及生锈等现象;2.5 检查接地线,接地接触良好。3. 注意事项3.1 安装元器件时应注意不要划破,损坏其漆层影响美观。3.2 仪表、继电器、瓷件、胶木及易损坏件等,不可摔打碰撞,以免造成损坏,影响精度。母线制造和安装工艺规程1. 工艺过程1.1 硬母线制造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 倍,如右图所示:1.2 硬母线安装型号规格电气间隙爬电距离JP10141.3 软母线表 2相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A上左远B中中中C下右近中心线(接地中最下最右最近心线)正极上左远负极下右近注:在特别情况下,例如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表规定。1.3.3软母线与电器元件相连

8、时, 线头均应留出50l00mm 的余线。以便检验、修理,留出余线所弯形式应一致,凡遇到元件布置狭窄或母线与元件接点距离不等时,则可适当缩短或放长余线。2. 检查验收2.1 施工结束后,施工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自检,认为符合标准后,送车间检验。2.2 按图纸和本守则检查母线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品, 退回施工者,作返修处理,经返修后确认符合要求的,由车间检验员通知车间主任,办理送检手续。3. 安全与注意事项3.1 在冲床上装拆模具时,应切断电源,模具要装得平稳牢固,不可偏压,冲床运转时,禁止将头、手伸入冲模工作危险区内。3.2 钻孔时,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二次线行线工艺规程1.工艺过程1.1 根

9、据实际需要的长度来落线,并放余量150200mm。应尽量利用短零线头,以免浪费。1.2 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配线做到横平竖直、布置均匀、牢固、整齐美观。1.3 行线时可按具体情况,做到平面排或扎成圆形,下下右左笔直的线放在外档,有曲折的线放在里档,然后再分路。1.4 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与交叉,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三倍导线直径,并弯曲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数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1.5 导线束用阻燃缠绕管绕扎。 为了达到导线通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均应有 3lOmm 的空隙(视所缠导线的粗细而不同,粗者空隙大点,细者则少点) 。同时也可分段缠绕,分段缠绕后

10、的线束,分段应整齐,不允许参差不齐。1.6 如用行线槽配线, 所使用的行线槽应符合JB2438-78通用行线槽的规定。行线槽应配置合理,固定可靠,出线口处无毛刺、尖棱等,不得出现开裂。1.7 导线颜色应符合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所用导线不得损伤。1.8 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若孔的深度短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合适的绝缘套。如橡皮圈:若孔的深度较长时,线束应有加强的绝缘层,如外套塑料管等。1.9 导线联接处,可根据设备接点情况或直接或按螺钉旋转方向弯成羊眼圈后,再进行联系。联接必须保证接点处拧紧, 无松驰现象。1.10 两个接点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点, 一般一个

11、接点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接二根导线,如用羊眼圈,应在二根接头间,放上平垫圈,以避免羊眼圈损坏和导线脱落; 当需要边接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导线的可靠连接。1.11 对于低压柜,所有软导线不得直接进行连接,两端均应安放大小合适的铜接头或插针,并将其压紧,压紧后应无松动现象,导线与铜接头或插针间不得露出导线的铜线;其它电气传动屏、 电能计量箱、动力配电柜等,允许其软导线两端不安放铜接头或插针,直接进行连接。1.12 导线连接的两端均需套上与图纸相符的编号套 (元件本身接点间的连线或相邻两元件间明显可见的边线可不套编号套) 。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牢固不褪色。1.13

12、所有连接点的连接必须牢固, 在主接地点附近应标志接地符号。各接地部位保证其电气接触良好,不应有沾漆和黄锈。1.14 绝缘导线束不应直接在导电部件上或铁板上敷设,线束应固定在线夹上,线夹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线束也可装入行线槽内。1.15 当仪表门上装有 60V 的电器元件时, 仪表门应有接地点, 并有导线与壳体相连接, 其导线的截面应不小于从电源到门上电器连接线的最大截面。接地线须使用全长标示的黄绿双色软导线。1.16 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黑色绝缘导线,导线的最小截面, 对于单股铜导线为 1.0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为 1. Omm2,导线的绝缘应按工作电压不低于是 500V 来选择。1.17 接线时应将绝缘层剥去适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