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16707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湖北省咸安区西门小学 石娟在一些刚入学生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话语:“我的玩具可多了,有100个。”“我有100个阿姨,你只有1个阿姨。”“我是最高的,有100米”对于这类司空见惯的话语,大家见了都是又好气又好笑,因为在这些小学生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具体的“数感”,他们认为多就用“100”来表示,少就用“1”来表示。什么是“数感”呢?数感就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的理解和运用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在数字学习中培养数感 一年级学

2、生从刚入学时,就开始认识数。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就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的逻辑顺序,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感知到抽象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明: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数的认识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比如:学习10以内的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出:1个苹果、1支笔、1个书包、1根小棒,1个小组,1串荔枝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颗葡萄为一串,几个人为1小组?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如1颗葡萄);还可以表示1个集合(如1串葡萄,1个小组);还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如1个国

3、家),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这样,就让学生在认识数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二、在数数中培养数感。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只有通过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取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如在认识100以内数的顺序时,设计一个让学生数小棒,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小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的数;分捆数;10根10根的数,数完之后老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10根10根的数比较快一些。”“1

4、00根小棒多得多,10根小棒少得多。”“90根比30根多得多。”“50根和40根只相差10根”“20根比19根多1根”学生从自己的数数过程中体验到了数的大小、多少。对数的认识又有了很大的飞跃,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三、在数学的计算中增强数感。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计算并从中获得数据,发现问题,培养数感。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中,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一年级一班有少先队员36名,一年级二班有少先队员30名,这两个班一共有少先队员多少名?学生通过计算36+30=66,体会到把36和30这两个数合在一起就是两个班的少先队员人数6

5、6人。“那二班比一班少多少人呢”学生通过计算3630=6体会到用多的数36去减30就是二班比一班少6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也在计算中发现了问题,培养了数感。四、在生活中体验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知,发现和探索,这样获得知识的同时,还体验了学生的数感。例如:自己去买一买,称一称50克、100克物品的实际重量,摸一摸20页、50页、100页纸大约有多厚?还可以估一估一小盒糖大概有多少颗?一把花生大概有多少颗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总之,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标准虽然确立了培养学生数感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用意义的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甚至每一个环节,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质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