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16658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南方地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南方地区 一、单顶选择题图1为国内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重要分布在国内的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2.图中地形的发育重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读“西南地区重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记录数未涉及西藏)登记表”,回答34题。地区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资源人均潜在值资源构造()农林牧资源矿产水能资源全国00006.349西南.3119.4506四川14.4147.443156.云南4.212.349.2508有关西南地区重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的说法,对的的是( )A农林牧资源总值接近全国

2、的一半B.人均资源潜在值超过全国9.2C.四川省人口多,人均资源总量低于云南省按本地资源配备,本区发展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的潜力巨大4.限制西南地区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是( )A.气候湿热B地形复杂C交通不便D经济基本单薄建国以来,长江沿岸是国内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进一步内陆,综合性强的一种工业地带。据此回答56题。.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论述,对的的是( )长江流域有六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国内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长江流域是国内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地区长江流域蚕桑基地重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长江流域是国内重要的甜菜、甘蔗、

3、长绒棉生产基地A. B. C 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论述,对的的是()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送以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A. B. C D结合下图,回答78题。7图中铁路线的名称,按顺序排列对的的是( )A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南昆线、湘黔线B.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贵昆线、浙赣线C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贵昆线、湘黔线D京广线、焦柳线、京沪线、湘黔线、浙赣线8.有关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特性的论

4、述,对的的是( )A.处是商品粮基地,盛产春小麦B是淮河,是国内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是旅游胜地黄山D.处都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近年来太湖多次爆发严重的蓝藻爆发污染事件。研究表白太湖蓝藻爆发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下图是“太湖湖水氮磷含量变化图”和“太湖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910题。长9据图分析太湖湖水氮磷含量变化的特点是A.磷氮含量呈负有关 B.磷氮含量逐年上升 C.磷氮含量在同年达到最小值 D.氮含量比磷含量时高时低.导致太湖蓝藻爆发的“天灾”“人祸”重要是A 初夏气温升高,降水较少,蓝藻生长快 B 工业化和都市化滞后于周边地区污染治理C夏季降水

5、多,污染范畴扩大 D水草和漂浮物打捞速度过于缓慢二、综合题11、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同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拟定研究地区收集资料,理解地区特性分析该地区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研究思路: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根据图示信息,阐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性。(2)与国内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3)为充足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地区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用的措施。

6、(5) 说出该搞立体农业开发给本地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2.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100023026/(1)“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的代表地区,说出该区域内重要的外力作用形式。()“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地,并阐明理由。()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所在省

7、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至少写出三个方面)不利条件。(4)图中省会都市所在地形区的重要特性是什么?根据该地形区的具体状况,应如何充足而合理地开发本地的农业资源?(5)该地区土地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请指出其严重的人为因素,并提出治理措施。 ()该省以北所属的地形区是 ,该地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是什么?形成因素是什么?有哪些治理措施?13、读“国内南方某地区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及“南方部分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 D (1)图1所示是国内哪个地形区?该地区的河流有哪些水系、水文特性?并阐明其形成因素。(2)图2中C地带夏季河流径流量占全年比例较小,为什么?(3)A

8、、B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请阐明因素。(4)本地区有哪些国内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大工程?请简述其状况(5)本地区发展农业具有哪些优势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行克服?(6)图1中,长江在河段治理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应采用什么措施进行治理?14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内某区域图材料二:年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次明确提出“增进中部地区崛起”,“增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造调节的重大任务”,要“实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互相增进、共同发展”。(1)写出通过图中两省会都市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的名称 。(2)该地区

9、是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3)该地区是国内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图中A、B两地区水土流失所导致的不同危害。(4)为提高图示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应采用哪些措施?(5)试分析中部崛起战略中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的区位优势。1-5:ABCA 6-0:CDDA 11、()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红壤土。 ()优势:水热条件充足,复种指数高,农耕历史悠久。局限性:人均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3)

10、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工业;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加工业;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4)水土流失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护林植树,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发优势农业资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小水电、沼气、薪炭林等)。(5) 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充足运用土地资源,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各业,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同步,发展多种经营变化农业构造单一的面貌,有助于充足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解决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增长了农民收入。.(1)流水的侵蚀作用、冰川作用。(2)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地有两个,即太平洋和印度洋。重要因素有:

11、“三江并流”地区位于国内的西南地区,既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3)“三江并流”地区位于云南省境内,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或能源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地区有较长的边境线,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较优越等。不利条件:交通不便;地震、滑坡、泥古流等地质灾害较多。()省会都市所在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其重要特性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本地的土地资源,走立体农业之路;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或发展特色农业(5)土地石漠化 人为因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

12、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局限性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恶性循环。治理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节农业生产构造和布局等等(3分)。()四川盆地 酸雨 因素:自然:多阴雨天气;人为:有色金属冶炼排出大量的酸性气体。措施: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开展对酸性气体的综合运用。(1)图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其河流水系、水文特性是多支流、多曲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冰期。因所流经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又因处在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暖,降水丰富。 (2)该地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此时台风影响也较小。(3)地处国内地势第二

13、、三级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多峡谷;且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重要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三峡引水到丹江口,再修建引水渠道,经湖北、河南、河北到北京;尚有西电东送中部通道,自三峡、葛洲坝等送电到华东地区。(5)地势低平,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生长期长,水田为主,作物可一年两熟。但因降水多,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为红壤,酸性强,腐殖质含量低,需进行改良。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投放熟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丘陵地区可种植茶树、马尾松等喜酸耐酸植物。(6)防洪 措施: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三峡、葛洲坝等)、修筑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生物措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或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湖等。1. (1)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广线;京九线。 (2)有丰富的铜、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市场()地区为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减少,严重的会导致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运用;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 B地区为平原,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湖淤塞,河流水流不畅,湖泊调洪能力减少,使洪涝、干旱灾害加剧。()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充足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开发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沼气,解决农民生活用煤、用能问题;植树种草,防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