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1665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科会计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确定了课题研究方向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为大家整理了专科会计 论文的开题报告,欢迎借鉴!1.1选题目的及意义1.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市场经济逐步深化, 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理论创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2001年 中国加入WTO以后,既为我国国际贸易往来创造了条件,为企业走出 去提供了舞台,却也引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而营运资本管理的效率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企业经营绩效,进一步细化涉及到了 企业供、产、销各个方面的优化与升级,然而相比于资本结构、股利 政策方面,我国上市企业尤其是国有制企业对

2、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视却 远远不够。1.1.2营运资金是企业经营周转过程中使用的日常性流动资本, 是衡量企业流动性和支持日常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准。营运资金管理是 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科学而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可以促 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而,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得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白热化,企业越 来越重视对营运资金管理。目前,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已不再局限 于传统的理论研究,向着更深度和广度发展,而国内的研究与国外相 比明显滞后。纵观国外的营运资金管理,已经从营运资金管理目的、 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等传统理论研究向着更深和更广发展,美国两位学 者经过深入

3、调查发现财务经理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耗费的时间占了 约三分之一。美CFO杂志和REL咨询公司从1997年便开始针对美最 大的一千家企业进行系统性的营运资金调查,以实际数据经验支撑理 论研究;国内营运资金管理开始时间虽然较晚,但王竹泉等学者提出 的分销渠道控制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尽管为得到实证的证实,也使 得国内营运资金管理取得了新的发展。1.1.3营运资本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 鉴于各上市公司性质、所在行业、周边经营环境等的不同,营运资金 管理方法与策略也千差万别,因此,针对不同行业的营运资本管理研 究也在逐渐展开。但专门针对能源企业的却如沧海一粟,能源类上市 公司与其他行业企

4、业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存 货成本高等,这就注定了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特性性、创新性与适应 性。而且我国能源行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内部改革刚刚完 成,外部强劲需求考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也迫 使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资本管理,面临问题越多越复杂,就更迫切需 要相关理论实证研究的支持,为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方法,也进一步促 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绩效。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营运资本概念的理解大都基于美国学者EugeneF.Brigham 和SottBesley(1972)给出的有关营运资本的两个相关概念,即营 运资本和净营运资本。而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实

5、证研究虽起步较 晚,却也在逐步健全当中。由只针对单一营运资产项目管理的研究发 展到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重心,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逐步走向系统 化、全面化,在研究内容和范围上也更加深入和扩大。1.2.1国内研究现状毛付根教授(1995)指出营运资本一般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 而净营运资本则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现代企业 理财必须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之间的变动所引起的盈利和 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全面的估量,正确地进行营运资金的结构性 管理。最优的营运资本投资水平,也就是预期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 水平。这是国内最全面介绍营运资金的开山之作,定义了营运资金, 并分析了营运资金的

6、管理与公司风险的关系。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2000)提出了对现行周转率指标的 质疑,并提出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代替“应收账款平均账龄”,“存 货周转率”代替“存货平均占用期”的建议,该研究是对营运资金周 转率指标的深刻剖析,使营运资金指标的确定更加符合营运资金管理 的初衷,促进了营运资金理论的发展。雷新途(2003)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营运资本应界定为永 久性流动资产与永久性流动负债之差。此外,作者还指出营运资本研 究的重点应放在稳定的、可预测的流动资产和负债,排除随机性强、 不可预测的流动资产和负债。王竹泉、马广林(20XX)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 “分销渠道 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

7、理的重心”一文,提出了 “将跨地区 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新理念,并倡导 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 有机结合起来。这再一次将营运资金管理这一财务问题同管理紧密相 连。原因是对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上为风险收益权衡问题,只有拓 展到管理领域才能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获取更多收益。罗福凯、车艳华(20XX)支出营运资本日常管理已经演进为营 运资本实时管理,营运资本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前沿对象。营运资本在 产业链上的流动,会形成一条跨区分销企业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 户的价值链。只有每一个接点企业都处于高效运作状态,价值链才能 畅通。品牌、特许经营权

8、、广告、信息等无形流动资产将成为公司营 运资金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研究大大拓宽了营运资金的研究范 围,营运资金与供应链结合的思想,以及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介入,使 得营运资金管理的思想更加宽泛,也更加复杂。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20XX)对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 究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以营运资金 的重新分类为切入点,在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 营运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 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 道的营运资金,并相应的提出了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移到

9、了渠道关系管理上,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方强、张琪(20XX)将营运资金的搭配政策由配合型、激进型、稳健型,重新划分为激进型、稳健型和保守型已解决实际应用政策制 定和风险水平与理论相脱节的现象,使得经理人员更好的利用财务政 策,提高工作效率。李文(20XX)提出了营运资金的占用比例的评价指标、营运资 金来源结构的评价指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的概念,其中 营运资金占用比例评价指标包括:营运资金需求占营运资金占用率、 净流动余额销售规划比率;营运资金来源结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资 产占有率、流动负债占有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现 金周转期、营运资金

10、周转期、剩余日、营运资金生产率、渠道营运资 金周转期。现在对于营运资本的研究更多地引入了利益相关者和价值链。 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股东享有企业经营的净利润,而是所 有内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分担风险,获得收益,从而决定企业边界和其 价值创造。因此,最优的营运资金投资水平应是预期能使内部利益相 关者财富最大化的水平,而且这个水平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1.2.2国外研究现状W.D.Knight(1972)对当时的存货订货量基本模型进行了拓展, 提出了在保险储备量下的最优订货模型。这一模型提出了在保险储备 的情况下,如何使存货的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化的订货方法。该 模型是对前期理论研究的进一步

11、拓展,对当时的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 响,促进了后来一系列存货订购模型的产生。国外早期营运资金管理 只是针对某一项流动资产,只能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流动资产部分 的管理状况,忽视了资产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在应用这些策略时 经常出现冲突和矛盾。KeithV.Smith在1973年归纳了当时八种具有代表性的营运资 金管理方法,它们分别是:总体推断法(AggregateGuidelines)、 约束条件法(ConstraintSet)、成本平衡法(CostBalancing)、概 率模型法(ProbabilityModels)、组合理论法(portfolioTheory)、 数学规划法(Mathema

12、ticalProgramming)、多重目标法 (MultipleGoals)以及财务模拟法(FinancialsSimulation)。上 述八种方法直到目前仍然是一般的财务管理或营运资金管理教科书 中所介绍的方法。HamptonC.Hager (1976)提出了 现金周期”这一概念,结合 企业的生产过程探讨现金流转状况,提出改进现金管理,缩短现金周 期的措施。Jensen ( 1986)认为当企业经营管理着存在着利用企业较多的 自由现金流收益从事获得非金钱私人利益的过度投资道德风险行为 时,短期债务融资有利于削减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收益,从而经常性地 减少自由现金流。另外,短期债务还可增加企业

13、破产的可能性,进而 增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激励,更有效的使用企业资金。上述研 究均是对营运资金基于单个项目的研究,对于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限 制在公司投资融资范围之内。Gentry,Vaidyanathan和Lee( 1990)在现金周期的基础上,通 过综合考虑现金周转期内各个阶段现金流量的时间和数量,按不同时 间点占用营运资金数量重新计算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应收账款 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建立了一个修正的现金周期(AWeightedCashConversionCycle,WCCC)指标-加权现金周期。此 时的研究仍然只停留在孤立研究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的层面。JohnC.G

14、roth(1992)将营运资金视为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企 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就是投资的目的,即占用最少的资金,以最低 的资本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应时刻关注在营运资金上投资的风 险,考虑机会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JuanColina (2002)在管理类型上重新阐释了营运资金管理。 他指出,一个全面的营运资金管理计划包括三个部分:(l)收入管 理(应收账款、订购程序、支付账单和收款);(2)供应链管理(存 货和物流);(3)支出管理(购买和付款)。通过对营运资金管理 的细化,强调了营运资金三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将会给公司带来最佳效 果。Colina的这一论述使人们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不再局

15、限于资 产负债表部分,而是扩展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将公司日常琐碎的 经营管理统一于营运资金管理之下。Steyn、Hamman和Smit从整体考虑营运资金,认为高增长并不 是一家公司取得成功的好方法。因为如果公司有较高的销售增长率, 其扩张较多依赖于非现金营运资金的扩张,那么在股利支付之前来自 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增长将远远慢于税后净利的增长,结果导致 公司的破产风险增大,成为被收购的目标。因此,如果公司想要在长 期中取得成功,必须采取一种更加温和的增长方式,重视现金流与非 现金营运资本的管理。JohnAntanies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三角困局”.他指出企业 要想同时做到存货的最小化、资产利

16、用程度的最大化以及顾客服务水 平的完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试图达到一个领域的最优化,就意 味着忽视了该优化过程对另外两个领域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整个公 司的次优化。而公司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又会加剧该问题 的严重性。因此,在制定营运资本管理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公司其他 领域计划的影响情况,否则营运资本管理计划的最优化很可能损害整 个公司的战略意图,造成公司战略目标的次优化。Jafar和Sur(20XX)研究了国家热力公司(NTPC)营运资金管 理效率,结果表明,该公司在放宽限制之后取得了较好的营运资金管 理效果,这是通过自身适应放宽限制后的全球化和自由竞争的新环境 实现的。他们指出,虽然许多国营企业通过适应新的形势来生存和发 展,一大群在数量和投入上比重都很大的公共事业部门已经被严重的 问题困扰,如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缺乏研究和开发,营运资金管 理低效等。MihirDash和RaniHanuan通过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营运资金管 理的风险-收益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