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160952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高校学生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1 双语教学的概念及发展背景 1.1 概念内涵 双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知识的讲解。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各地情形复杂,因此双语教学也表现出各类不同的情况。按照“双语”的不同情形,一般我们所了解到的双语教学多为汉语和英语,这是目前高校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还有一类双语教

2、学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其双语的概念为汉语及其民族语言,像朝鲜族、蒙古族等,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双语教学,在其高考及各类期中期末考试中也有专门的双语试卷。 1.2 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体现。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我国该学科教育兴起于80年代,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尚需大量借鉴国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旅游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景观学等众多专业学科体系,而这些理论体系大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学者的学术知识也是来自国外,或是留学或是翻译英文文献。由于各地语言习惯和各人理解能力的差异,学者们在翻译和讲授国外理论时难免与原著有

3、所出入,因此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接受国外原著和一手学习资料的机会,培养其外文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准确的理解专业定义和理论内涵。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也能为学生将来从业上岗打好基础,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为广泛,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从事管理、经贸类职业,在校期间通过双语教学的培训,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心应手的进行各类专业的深造学习,并与各方面人才进行专业交流。 2 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现状 为深入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随机选取某高校旅游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被调查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本科院校,因此普遍代表意义。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98份,回收率达98%,其

4、中有效率为100%。结合问卷调查对高校双语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2.1 双语教学普及,课程比例较低 调查中,被访学生全部上过双语教学课程,这说明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经相当普遍,普及率很高,高校领导已经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双语课程比例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双语教学还未达到预期标准,课程比例普遍较低。高校旅游专业在整个学业阶段一般都有二十门专业课程左右,除大学英语、英语口语之外,仅有一门或两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而且选择双语的课程多为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以及西方经济学等,很多都是由管理学院老师授课,而旅游学院专业的双语授课老师数量微乎其微。 2.2 双语教学流于

5、形式,内容空泛 由表1和表2可知,高校旅游专业在双语授课中较少采用英文,有的所谓的双语教学只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偶尔使用几个英文单词,其他时候则与中文讲课无异,考试方面更是与普通课程雷同,大多采用全中文试卷,或是添加少量名词翻译,并没有与双语教学相对应的考试方式。 2.3 授课方式单一,缺少师生互动 调查中了解到,旅游双语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说明学校愿意为双语教学提供一定便利。但是由于教学老师较少,备课成本较高,双语课程都采用大班上课,多为一个级部同堂听课,还有两个学院合堂上课的情况,由此造成学生到课率低,教师上课速度减慢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只有9%的学生感受过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师

6、生互动,更少的学生体验过课堂之外的互动交流,其余大部分都选择了没有任何交流互动,这也说明目前的双语教学并未形成特色,而是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样。在课本教材和参考资料方面,英文原著以及原著译本教材尚未得到普及(见表3),50%以上的双语课程仍使用中国学者自编教材,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是,将近20%的双语课程所使用的参考资料是由教师搜集整理的,资料来源于网络、原著书籍以及教师的经验积累,以课件的形式给学生集体复印。可见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匮乏是制约双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瓶颈之一。 2.4 学生态度良好,但满意度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73%的学生对双语课程非常期待,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8%的学

7、生选择了不喜欢,19%认为无所谓,随便学校怎么安排。满意度的调查方面,基本呈现正态分布,整体满意度不高(见表4)。究其原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没有参考资料、课程内容太多、教师口语水平有限、内容过于简单、授课环境杂乱等,如表5所示。其中,课程内容太多和内容过于简单的选择率持平,说明学生理解水平和语言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为教师授课增加了难度。 3 问题及思考 3.1 教师的角度 3.1.1双语教学的目标分歧 双语教学的目标有两点,一是学科专业内容的学习,二是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对于这两点的主次顺序尚存在较大分歧,这也影响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部分教师认为,双语教

8、学的最终目标是更好的为学生营造语言氛围,方便其提高英语交流水平,因此授课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英语的表达和听力理解,而学科内容只是英语学习的载体。另外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专业课的学习,英语只是一种语言途径,是为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专业只是服务的,因此授课过程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较低。笔者认为,双语教学两大目标的主次之分应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水平具体而定,教师更多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中英两种语言环境下逻辑思维的转变和现实工作环境中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 3.1.2 课堂之外的交流互动 作为双语课程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授课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对

9、专业知识的接触也仅限于课本和多媒体课件,这对于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一定的视野和见识是必须的,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动,而互动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星级酒店的参观交流、模拟导游实践以及各种旅游纪录片的观看等等,在该类活动中添入英语专业元素,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1.3 教材的选择 教材方面,笔者认为这不是凭借某一位教师或是某一学校的教师便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国整个高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加强双语教程建设,特别是旅游专业双语教程的编写,需要各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而在此之前,授课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慎重的选择教课材料,制作课件,为将来双语教材的编

10、写积蓄经验。 3.2 学生的角度 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一个旅游班级中可能存在四级、六级、专业八级等各类英语水平,因此教师便面临一个众口难调的窘境。针对该现象,笔者考虑高校双语教学应采取小班授课,将双语课程分为等级,由学生自行选择。教师在了解学生理解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该做法会使教学成本上升,但却是高校开办特色教育和建设精品课程的必经之路。 3.3 学校管理的角度 3.3.1 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是指每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逐步提高讲课速度和参考资料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指各大高校需要逐步

11、积累双语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培养双语教学人才,培育双语教学精品课程,从而逐步提高整个教学水平。 3.3.2 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激励 与一般课程相比,双语教学的备课和教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大量的备课时间而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从而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方面应采取各种特殊政策激励教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双语师资。如为双语课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在津贴、奖金以及职称评定上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等。还有,高校应尽快完善双语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使的各种奖励和激励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 2邓俊,蒋昕.论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实践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和教育教学特刊 3贾智莲,娜仁图雅.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