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1586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盖章)评价单位: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六月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5号”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将原山阴县圪洞窑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山阴东庄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山阴进鑫煤业有限公司和新增区整合为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

2、044135,批准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为9.5307km2,生产规模90万t/a,批准开采49号煤层。该矿井田西侧2km处有右玉山阴县级公路通往山阴县城,井田与该县的公路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井田距北同蒲铁路之北周庄站20km,岱岳车站约35km,距大运公路20km,距山阴县城30km,自岱岳往北至大同市约80km,往南至太原市约280km,交通方便。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兼并重组后,利用原山西山阴东庄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场地作为本次兼并重组后的风井场地,在其东南200米处新选工业场地。新掘主斜井、副斜井,利用原山西山阴东庄煤业有限公司主、副斜井并联后作为整合后的回风井。共设3个井筒开发全井田。达产时,

3、3个井筒服务全井田。兼并重组后的名称、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投资总额、采掘方法及运输方式等基本情况见下表。兼并重组项目基本情况列表序号项 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兼并重组)3生产规模矿井生产能力90万t/a4井田面积9.5307km25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工业场地占地13.12ha,风井场地占地0.3ha6批采煤层4#、9#煤层7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开拓8采煤方法 4号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9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9运输方式井下主运输采用带宽B=1000m

4、m的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无轨胶轮车。10投资总额64485.03万元11建设工期14个月12服务年限51.9a13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天,每日四班作业,三班生产,一班检修工程主要设计建设内容序号系统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现阶段建设进展1矿井采掘系统利用原山西山阴东庄煤业有限公司主、副斜井并联后作为整合后的回风井,新掘主斜井和副斜井,改造井底运输巷、硐室、井底煤仓、变电所、主水泵房等风井的改造刚开始动工建设,主斜井和副斜井的开凿只是在井口部分刚刚开始动工,井底的建设尚未开始2地面生产设施原煤输送转运系统、2个直径22.0m,H=45m的原煤筒仓,地面原煤的转运系统尚未开始建设3公用、辅助设

5、施供水、供电、供暖、综采设备库、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联合建筑、行政办公楼、单身宿舍楼等4道 路新建场内道路,修葺工业场地至矸石场的公路5环保工程对锅炉设置脱硫除尘设施、筛分岗位布袋除尘器、井下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初期雨水收集池、矸石场的整治等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1) 矿址周围环境状况及建设条件分析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水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玉井镇东庄村西北260米处,行政区划隶属玉井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511123557,北纬393747393924。该矿井田西侧2km处有右玉山阴县级公路通往山阴县城,井田与该县的公路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井田距北同蒲铁路之北周

6、庄站20km,岱岳车站约35km,距大运公路20km,距山阴县城30km,自岱岳往北至大同市约80km,往南至太原市约280km,交通方便。(2) 环境功能划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本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应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本项目地表水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人体健康基

7、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类水质,则拟建矿区区域地下水质量定为类,执行地下水级水质标准。声学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规定,区域声环境执行1类标准,工业场地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运煤沿线执行4a类标准。(3) 城市建设规划山阴县是全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本工程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水泉矿与山阴县城直线距离30km,本公司矿井工业场地不在山阴县县城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内。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4)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山

8、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0年7月20日2010年7月26日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TSP:浓度范围在0.368-0.512mg/Nm3之间,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30mg/Nm3)的有21个,超标率100%,最大浓度占标率170.7%。由此可见,评价区已受到TSP污染。PM10:浓度范围在0.200-0.365mg/Nm3之间,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5mg/Nm3)的有19个,超标率100%,最大浓度占标率243.3。由此可见,评价区已受到PM10污染。 SO2:浓度范围在0.007-0.016mg/Nm3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

9、标准(0.12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7.3。由此可见,评价区未受到SO2污染。 NO2:浓度范围在0.01-0.023mg/Nm3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2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9.2。由此可见,本区未受到NO2的污染。CO:其浓度范围在0.15-0.63mg/Nm3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6.3,由此可见,本区未受到CO的污染。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TSP、PM10超标,这主要原因是评价区内煤炭企业众多,原煤堆场、运输等扬尘量等原因,另外当地地处北方,气候干燥,风沙大,也是造成TSP、PM10超标的重要原

10、因。二、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黄土冲沟内平时干涸无水,仅在雨季有短暂洪水排泄,流量变化大,时间短。沿沟流出井田最终汇入元子河,井田地表水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元子河支流。监测时,地表水体无水,故未进行地表水监测。(2)项目建设地下水影响分析结果: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0年7月22日-23日对评价区东庄村、水头村水井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同时引用“山西朔州山阴兰花朱和咀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中于2012年10月24日-26日对西水泉村水井水质进行监测的相关资料,分析监测结果,在所监测的东庄

11、村、水头村、西水泉村地下水井中,监测点位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类水标准,说明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3)声环境影响分析山西省环境环境中心站于2010年7月23日对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由监测结果看出:主井工业广场各监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9.051.2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8.249.0dB(A)之间,风井场地各监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在53.455.6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53.354.1dB(A)之间,除了风井场地各监测点夜间噪声监测值超标外,其余监测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敏感点

12、东庄村交通道路旁昼间噪声监测值为64.1 dB(A)、夜间噪声监测值62.4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这主要是当时水泉矿拆除相关设施,夜间也运输相关物资时的车辆鸣笛造成了超标。综上所述,表明当地声环境质量一般。(4) 区域环境敏感性因素分析评价区域中主要的环境敏感因素是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生态环境及村庄居民等。本项目所有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均小于D10%,说明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很小,表明工程建设对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从地表水影响分析结果可看出,工程投产后的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水质产生影响。从本次工程的总体布

13、局情况来看,施工期水土流失、运营期矸石堆存与地表变形是相对敏感的生态问题。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挖填土方、修筑道路等工程行为的影响,部分植被地段和植物多样性将受到破坏,但总的植被分布格局不会被打破。项目建成后,随着运营期的不断延长,项目周边的生境会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将会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发生一定调整,项目场地使陆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丧失,地表变形、污染物排放等影响均会对动、植物造成有害影响,但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与防治的情况下,其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居民而言,工程设计对井田范围内村庄、井田边界预留煤柱,评价在工业场区污染防治、矸石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了绿化防护等一

14、系列的规定,可达到居民区环境保护的要求,且从各环境要素预测结果来看,项目运行不会对井田周围村庄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评价区无社会特别关注区,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也非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居留环境。因此,总的来看,项目建设在环境敏感因素方面具有可行性。(5) 总量控制从区域环境质量要求方面考虑,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增加对区域环境的压力。由于项目采取了较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了现有矿井的落后生产设施,对周围环境甚至将会有所改善。工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烟(粉)尘、氮氧化物、SO2排放量均未超过山阴县环保局下达并由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6)从土地利用分析本次工程

15、工业广场占用现有工业场地的同时不新征土地,矸石场占用荒沟,不占用农田耕地。(7)从公众参与意见分析本次调查中有100%的公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并认为本项目选址合适,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希望该项目应尽早建设,无人反对。(9)工业场地选择与平面布置合理性本工程结合井下开拓方式及地面场地布置的条件,根据地形、地貌状况,建、构筑物性质及使用要求、生产联系紧密程度,将场地分为行政福利区、辅助生产区、主生产区三部分,工业场地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明显,外运方便,符合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物料处置环节顺畅,物流、人流布置合理。(10)矸石场选址的可行性根据估算,矿井重组投产后矸石产量合计约6.0万t/a,本矿所产的矸石拟送往拟选矸石场。矿方选用的排矸场位于紧邻工业场地南侧的一条荒沟内,距离最近的东庄村在520米以上。该沟总体呈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