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考试之阳城县东门广场的规划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15355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阳城县东门广场的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阳城县东门广场的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师考试之阳城县东门广场的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师考试之阳城县东门广场的规划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景环境广场依托于整个旧城的背景下,阳城县旧城位于县境中心偏东北的山谷盆地,城墙周长2.3km,高1013 m .城西北隆起,东西长而南北窄。故有 凤凰城 ”之称。阳城县志中称 “万山拱翠,三水抱城,烟树楼台高于雉堞” 。旧城 区是阳城传统的商业中心,同时融纳行政办公、居住、文教等用地。广场位于阳城旧城城东,城墙脚下。占地东路,西与旧城相连,北与北墙后路相连。近地。广场位于阳城旧城城东,城墙脚下。占地 东路,西与旧城相连,北与北墙后路相连。近27678m2.东临南环路,南临环城5m 高差的凤 、居住、文教等用27678m2.东临南环路,南临环城5m 高差的凤凰东街由东向西从广场上方穿过。所处的

2、地理位置可以显示出建成后广场所起的作用。既既是由东进入旧城的一个入口又是通过这几条贯通的干道展示于人们面前的一个窗口。二 设计原则及设计重点1 .原则广场设计应在旧城总体规划指导下解决内外交通组织、风貌等问题,提升广场的功能和作用 ;尊重阳城旧城的历史风貌和旧城特色;尊重与周围环境,交通组织的协调统一2 .重点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空间层次。比例关系 ;注重阳城城市特色,设计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得广场;广场风貌及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的创造;三 广场详细规划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现状踏勘分析,力图使阳城东门广场设计成为特色明显,主题鲜明,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场。主要突出“凤凰 ”为主题

3、的设计构思。1 .结构广场的结构为开敞式的,分为静动两大区,以动区为中心连接三个入口分 别形成两条主要的轴线。由沿城墙绿化形成了一条生态景观绿化带。2 .道路交通组织通过总规的要求对广场周围道路的整合,广场分别设两个主入口和一次入口与这些道路相接。广场内部主要以两条主要的步行景观大道组织主要的人流。其次考虑抽象的凤凰形态和地理位置形态,布置道路。广场的路网好似舞动的凤凰。3 .空间、景观体系规划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结合广场规划性质,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的融入广场环境。利用地形的高差和层次营造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

4、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景观体系主要围绕阳城的特色,以凤凰为主题营造景观空间及景观节点的。如 “丹凰朝阳 ”喷泉广场, “凤凰来议 ”主题雕塑, “凤凰来栖 ”观景平台,阳 城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展示区。设计上采用以下几种手法(1)引入自然环境的手法,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水等自然环境。如生态绿化林,碧波皓月水景,沿街模纹绿化等。(2)引入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轴线贯穿于两点之间,围绕轴线布置空间,虽然看不见,却强烈的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3)中式园林造景手法的引用,利用地形高差,空间环境运用对称,对景,虚实,呼应等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