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5214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nng( )望远方,前路无法猜测,可能是康庄大道,也可能是崎岖艰险,甚至是万丈悬崖。我们与其t( )然彷徨,不如背起行囊,踏荆棘,迎风雨,在生命的锤lin( )中昂然前行,纵使不能璀璨夺目,也应如诗人所云:我昂首向cng( )穹,并非一定要摘到星月,我需要这个向上的永不臣服的姿态。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

2、家学说。B.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将“一窍不通”改为“

3、一无所知”)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为山九仞,_。 _,智者见于未萌。非澹泊无以明志,_。_,草色入帘青。西风古道,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一轮残阳,落在马致远的眼前,勾起他天涯漂泊的羁旅之思:“_,_”(天净沙秋思);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_, _” (渔家傲)。 5.名著阅读(5分)(1)下列有关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

4、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又线索分明。B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经过野猪林的风波后,他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而奋起反抗,杀人报仇后雪夜上了梁山。 C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九纹龙史进,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徒弟。D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为人仗义孤身跳楼劫法场的石秀叫“拼命三郎”。E.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走上联合斗争的开始,第一个送来生辰纲消息的是赤发鬼刘唐,领导者是晁盖,定计策者是吴用;白胜扮成卖酒的,其

5、余人扮成贩枣的客商稳住对方,刘唐佯争酒引诱对方,吴用巧下药麻倒对方,最终智取成功。(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说这话的是谁?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姓名(或绰号):_性格特点:_6.班级开展“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5分)【说古诗】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前搜集到的两句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说说其中隐含的科学知识。(2分)A. 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选( )_【辑古诗】活动结束后

6、,大家决定将搜集到的含有科学知识的古诗收录整理成一本诗集,请你给诗集命名。(1分)诗集名称:_【写寄语】仿照前面的例句,在空行处各续写一个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2分)读古诗,能让我们拥抱美妙的世界;读古诗,也能让我们领略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一江春水向东流?_?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秘密是什么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是谁在施展魔术呢?_?如果你对这些诗词中的问题感到好奇,就请翻开这本书,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探索诗词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吧!二、阅读理解(共34分)(一)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4分)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

7、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7.(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2分) ( ) A忆江南 B如梦令 C天净沙 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12分)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宫。上食,孝慈

8、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陟:登。踬:跌倒。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间所享之福。慎:人名,指

9、宋慎。 8.(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故为蔬食 ( ) 遽起 (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 濂教太子诸王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例句:宋先生其来乎?A其反激之力 B.不能名其一处也 C. 其船背稍夷 D.其真无马耶9.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每 值 万 寿 节 则 来 京 贺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_11.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_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_等

10、缺点。(2分)(三)阅读梁衡的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完成1214题。(6分)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

11、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

12、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