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__教学案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5034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之驴__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黔之驴__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黔之驴__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黔之驴__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黔之驴__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之驴__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之驴导学案主备人:冉秋蓉 审核人: 备课时间:2014.5.12【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章。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3、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征,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寓意。难点:分析驴和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征,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1)、柳宗元(773-819),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称 “柳柳州”。 (2)、三戒是柳宗元寓言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这三篇寓言,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 2、字音(教师范读课文,并强调读准

2、下列字音) 黔(qin) 窥(ku) 慭(yn) 骇(hi) 遁(dn) 噬(sh) 狎(xi) 踉(ling) 倚(y) 二、合作探究1、文言知识积累A.一词多义(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 b.以为且噬己也 ( ) (2)、然 a.慭慭然 ,莫相知。 ( )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3)、之 a.黔之驴( ) b. 虎见之 ( )B. 词类活用(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稍近益狎 近: (4)、尽其肉 尽:C. 重点词语解释(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 (2)、至则无可用 则: (3)、稍出近之 稍: (4)

3、、以为且噬已也 且: 噬: (5)、觉无异能者 能: (6)、益习其声 益:2、翻译全文三、展示提升1、文中哪些词语刻画了驴的形象?怎样的形象? 动作描写:“鸣”、“蹄” 虽是庞然大物,却只会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形象。2、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虎的什么形象,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并完成下表。心理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博技止此耳动作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远遁近出前后荡倚冲冒“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心存恐惧,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经过反复试探,终于大胆出击,击中对方要害,终致对方于死地,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3、从文中所刻画的两个形象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从“虎”的角度分析:(1)任何貌似强大的凶恶之徒,其本质都是虚弱的(2)面对突入起来的“强敌”,不能贸然妄动,而要深入调查,摸清要害,方能胜券在握从“驴”的角度分析:(1)“落后就要挨打”、“优胜劣汰”(2)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自制忍耐,以智求得生机从“好事者”的角度分析: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具体实情,盲目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四、检测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