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4661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述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论述题1.1. 阐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答: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 会实践服务。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 供理论依据。(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探索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索学生学 习各门课程的心理规律。(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2. 试阐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答: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 计划地

2、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 面来阐述。(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 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 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2.3 .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探讨儿童心理 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先

3、天与后天 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 研究心理发展问题。(3)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首先,要组织与 心理学有关的多学科专家来进行研究;其次,在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要适当招收一些其他学科毕业而又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最后,要形成一个有统一学术思想的心理学派。3.1. 论述遗传、成熟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答:1,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 的现象。,2,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 理发展。3,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

4、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4,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 体施加影响的过程。3.2. 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答:(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 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3)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总之,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 理发展过程中,外因(教育)与内因(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关系。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 条件,外因只

5、有通过内因来起作用。4.1. 试说明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有关内容。答:第一,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第二,知 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第三,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 展的标志。自我意识包括三种形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1)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己名字的 认识。1. 6岁的婴儿,开始能说自己的名字。2. 1岁的婴儿在看到别人做某事情时,自己也想做,并能说“X 乂(自己的名字)也想要”。对自己身体的认识。(2 )自我评价的发展。婴儿的自我评价刚处于萌芽阶段。从 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的独立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

6、较笼统的评价到比 较细致的评价。(3)自我调节的发展。4.2. 试说明婴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答:婴幼儿言语发展包括下列阶段:(1)婴儿言语发展的阶段。婴儿 言语的发生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阶段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阶段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也叫呀呀阶段。婴儿期言语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在言语形成时期,婴儿言语发展要经历三 个阶段:阶段1,单词句阶段(11. 5岁)。阶段2,简单句阶段(1. 52岁)。阶段3,复合句阶段(23岁)。 (2)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4.3. 试说明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答: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涉及以下主要内容:(1 )笑。笑是情

7、绪愉快的表现。笑的发展经历以下阶段:阶段1,自发性的笑(05周)。又称内源性的笑。阶段2,无选择的 社会性笑(5周4个月)。(2)恐惧。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1,本能的恐 惧(0岁开始)。阶段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阶段3,怕生(6个月左右开始)。阶段4, 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开始)。(3)依恋。依恋是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4)道德感。第一,在婴儿期,道德感就已经开始萌芽,如同情心、责任心和羞耻心等。第二,爱国主义情感 在幼儿阶段开始萌芽。第三,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一些

8、高级的道 德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等开始形成和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不断丰富,道德感指 向的对象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幼儿道德感指向的事物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向抽象发展; 幼儿道德感逐渐由比较肤浅、表面、不稳定向比较深刻、持久和稳定发展;幼儿的道德感与道德需要密 切联系,成为一种内在品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5.1. 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答:(1)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2)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 活动来实施的。(3)学校学习是有组织的活动。学校学习是一种有组织的形式,通常以班为单位。5.2 .论小学生主导活动发展的特点。答:小学生主导活动-学习的发展特

9、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 习态度三个方面。(1)学习动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学习动机从 内容上可分为4种:第一种,为得到好分数,第二种,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学校和班级以及各种组织)交给自 己的任务,第三种,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第四种,为祖国的 前途、人民的利益,(2)学习兴趣。(3)学习态度。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小学生对待学业分数的态度。5.3. 论小学生概念的发展。答:小学生概念的发展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主要包括:(1)概括性发展 的阶段。小学生的概括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从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过渡到对事物

10、本质特征的概括。(2) 数概念。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学习算术有密切联系。(3)字词概念。小学生字词概念掌握的特点是:小 学生在选择概念的定义和给概念下定义时,都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水平1,错误的定义;水平2,概念的 重复;水平3,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水平4,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水平5,本质的定 义。6.1. 论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答:初中生生理发展,对他们心理发展产生明显的、特殊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 “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2)运动需要显著增强。 (3)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4)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6

11、.2. 论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答: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发展的特点。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抽象逻辑思维的发 展进入关键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2)思维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多元论阶段。第三阶段:相对论阶段。(3 )思维发展的内容。概念。 推理。辩证思维。(4)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初中生思维发展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其发展趋势是:从小学 到初一,男女生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逐渐明显。初二以后,男女生思维发展各具特色。7.1. 论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

12、发展的影响。答:阶段一,性反感期。阶段二,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 阶段三,接近异性的狂热期。阶段四,浪漫的恋爱期。表现出以下特点:(1)身心发展不平衡。(2)对自身发育 的喜悦和烦恼。高中生的体型基本接近成人。(3)对异性产生了兴趣。7.2. 论高中生同伴关系的作用和特点。答:(1)促进学习进步。(2)促进情绪稳定,达到相互支持。(3)促进性 格发展。(4)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是:(1)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喜欢与同性别的 同伴交朋友。(2)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3)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4)高中男女学生 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7.3. 论

13、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答: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I)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 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5)自尊心强。高中生有很强的 自尊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第二,自我评价的途径多 样化。第三,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第四,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第五,自我评价的稳定 性逐步增强。出现以下几种类型:自我肯定型。自我否定型。自我矛盾型。自我扩张型。自我萎缩型。8.2. 教育超常儿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公平,不要搞平均主义。(2)要适当,不要操之过急。(3)要实事

14、求是,不要求全责备。(4)既要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8.3. 论智力落后的预防与教育。答:智力落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劝阻近亲结婚。(2)避免高龄妊娠。(3) 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4)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教育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积极性。 (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9.1. 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答: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二者在许多方面不同:(1) 概念。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 忆。(2)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它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

15、事物进行操作。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它记 忆某些事物就是为了留备后用。(3)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在72单元之内。(4-)表征。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 用表象表征,表象可能是视觉形象,9.2. 论发现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答:(1)提出明确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 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资料。(5) 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9.3 .论如何正确使用讲授法。答:其具体表现为:(1)对认知不成熟的学生过早地使用纯言语讲授教学,违反 了儿童从具

16、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2)没组织好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些没有关联的事实,缺少用以进行解释或 说明的基本原理。(3)新的学习任务同已学过的学习材料缺乏联系。(4)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要求学生认识 孤立的事实,以及用相同的语言或在与过去相同的情境下复述各种学习材料。9.3如何避免上述教学中的弊病呢?奥苏伯尔认为:(1)必须使接受学习符合有意义学习的条件。(2)必须明确认 识接受学习的意义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3)接受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接受学习需要学生用自己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也需要学生独立地和批判地探讨所学的教材,以便透彻地理解它。10.1. 论述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答: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类。(1)内部 条件。原有知识背景。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 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元认知水平。元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