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13673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全面反映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现对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进行总结.一、 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经查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共上报ADR186例.根据20#版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相关定义界定,其中一般不良反应报告152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4例,新的一般报告20例.(一) 发生ADR患者年龄情况年龄例数构成比%0103719.9112031.62130158.13140137.04150179.151604524.261703116.77180158.1819

2、0105.4合计186100.1二引发ADR药品种类186例ADR,涉与药品110种,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分类,抗感染药物共报告55例,其中头孢类19例,青霉素类15例,喹诺酮类7例,硝基咪唑类5例,抗病毒药4例,大环内酯类2例,抗真菌药2例,碳青霉烯类类1例.抗肿瘤药35例,心脑血管类药物28例,中成药24例,营养类9例,血液系统类7例,解热镇痛药5例,呼吸系统类5例,消化系统类4例,激素类4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3例,生物制剂3例,造影剂3例,维生素类3例,麻醉剂2例,生殖系统类1例,泌尿系系统类1例,镇痛药1例,解毒药1例,其它2例.联合用药10例,故药品总例数186. 三ADR累与器

3、官或系统同一药品产生的ADR可能累与多个器官或系统,所以实际临床表现例数186例.ADR累与器官或系统例数临床表现构成比%皮肤与其附件损害75皮疹、瘙痒、斑丘疹、荨麻疹、红斑、面色潮红、局部水肿35.4 消化系统损害58恶心、呕吐、腹胀、反酸、肝功异常、腹痛、腹泻27.4 血液系统损害18骨髓抑制、膀胱出血8.5 循环系统损害18心悸、胸闷、血压下降8.5 全身性损害14发热、寒战、多汗6.6 神经系统损害12头晕、头痛、幻觉、肢体麻木5.7 心外血管系统损害10静脉炎、注射部位反应4.7 呼吸系统损害5憋气、咳嗽、呼吸困难2.4 泌尿系统损害1尿失禁0.5 运动系统损害1腰痛0.5 合计21

4、2100.0 四引发ADR给药途径分布186例ADR,静脉给药方式有13例,口服给药20例,肌肉注射5例,皮下注射3例,腹膜腔内注射1例,吸入给药1例,阴道给药1例,经眼给药1例,皮下注射1例.五分析1.从年龄分布看,010岁的儿童与50岁的老年人群ADR发生率较高.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器官与组织尚未发育成熟,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肝脏代谢代谢速度减慢,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易发生药物蓄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提示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结合病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同时加强对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发现异常,与时处理.2.抗感染

5、药物ADR的发生率最高,占30.0%,为监测的重点.这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该类药品种多、剂型规格多、临床使用广泛、使用强度大,使用频率高.2临床存在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等不合理用药现象.提示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应对症下药,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静脉用药时应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3静脉给药方式发生的ADR最高,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吸收快,血药浓度高,对机体应激性较强,ADR发生率高.提示临床在选用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其

6、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的,不选用静脉推注或滴注.4ADR涉与皮肤与其附件的临床表现比例最高,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判断,不易与患者原发疾病相混淆,故上报率较多.二、 第一季度科室上报情况(一) 上报数量月份1月2月2月数量804957(二) 报表问题本季度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与CIS临床医生工作系统中病历记录相对照,发现部分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没有在病历中记录,详见下表:科室住院号普外一科1501884肾内科1503065普外一科1504353产二科1503572小儿二科1505307眼科1508075呼吸内一科1511653肾内科1507506妇一科1513338妇一科1513254妇一科1513433三、整改措施根据上述存在问题,建议医院加强抗感染药物监管,进行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培训,使各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避免无指征、超剂量、超频次、超疗程用药,减少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医药护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临床药学室2015年4月4日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