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3564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独特的文化和文明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要有友好的城市、较高的文明水准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因之而演化而来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生机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近几年来,满洲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大力推进了城市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绿色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率工程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可连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水平。一、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工程建设满洲里是一个草原城市,但因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域,受降水少、

2、积温低、冻害重、土壤差等自然原因影响,市内缺乏绿色,年年栽树不见树。截止XX年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尽管如此,满洲里毕竟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城市。多年来,努力打造“文化绿化”、“商全部绿网”的城市绿化个性建设特色,提出了向“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格局前进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上级支持、行政推进、政策引导、教授帮助、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大范围的营造森林城市的绿化模式。(一)实施项目,推进工程,大力提升森林覆盖率1、开启“XX年-2021年满洲里市造林绿化发展计划”,主动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XX年年初,邀请到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自治区林业厅、呼伦贝

3、尔市林业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林业高级工程师共14名来本市专题调研论证满洲里市城防林体系建设及城市造林绿化问题。领导和教授们实地踏察了本市造林绿化地块,详细了解了本市多年造林绿化情况,召开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城市绿化调研会议,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的进行论证,较为清楚地为本市林业生态建设把清了脉络,指明了本市林业发展的方向。教授组认为,满洲里市气候干、积温低、土壤差,造林成本高、难度大,必须选择好乡土树种,确保水源基础,落实管护责任。当年,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同时明确,带帽对本市的城防林建设工程给200万元的资金支持。2、开启“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

4、坚持“广种灌木”标准,推进“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推进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满洲里边境口岸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工程第一年植树40万株。2021年,国家林业局领导、水利部领导数次到本市调研,对亿元绿化工程的实施给了高度评价。3、实施“十万棵大树进边城”工程。XX年年,累计种植大树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20%,在植树造林,尤其是“大树进边城”的工作中,基于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新工作,本市在主动运作的同时,更是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我们主动征求业内教授的意见,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哈尔滨、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际栽种和栽后管理中,采取了机械挖大坑、换好土的方法,打破限

5、制根系生长的钙积层,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用草绳缠根土,预防散坨失水;支防风架杆抗风,涂白、喷药、抚育、防治病虫害,施用生根粉、保湿剂、复地膜、抹芽,促进树木生长,铺设节水浇灌管线浇灌,设置试验对比区以求证技术效果,为以后开展这项工作探索经验。4、实施生态林封育工程。严格实施禁牧休牧政策,恢复草原植被。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既林地围封万亩任务,围封地点分布在外交会馆、西301国道南侧等区域,其中投资7万元安装了9个大型关键防护林标志牌,编制完成了满洲里防沙治沙计划。5、推进种苗基地建设。计划建设了种植106万株的生产能力的种苗基地,多年相继栽种了樟子松、大云杉、榆树苗;圃区道路

6、两侧绿化云杉3万株、6米高的大云杉160株、扦插杨树3亩;采种工作全部完成。6、建设园林示范工程。加大了东山植物园建设,在完成了园区内道路、灯饰、公共设施的检验、维修、保养的基础上,栽种大树10000株,立刻进行浇灌等项管理工作,种植草坪,摆设鲜花,形成了本市园林示范项目。7、以木材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支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本市大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合作区木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业快速扩张,木材落地加工量XX年年达成380万立方米,占进口木材总量的35%。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企业三发木业完工投产,隆生木质颗粒、鑫富活性炭、中基木业、天意家俱、金罡人造板等一批木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快

7、速推进,2021年加工量可达成400万立方米以上。预期“十一五”末期,进口木材达成1500万立方米,落地加工达成700万立方米左右,可形成东北地域关键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集散基地。本市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中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了关键贡献。(二)大力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人均值1、推进带状公园绿化工程。实施了北湖、东湖、北湖北岸的绿化项目。2、推进五类绿地建设。多年来,绿化工程关键包含五类绿地:一是“地段绿化”,关键是外交会馆、世纪大街、华山路、文明路等9个地段;二是“广场绿化”,关键有套娃广场、雕塑广场、现代广场3个广场;三是“建筑物周围绿化”,关键有疾控中

8、心、新闻中心、科技馆、东山医院、俄罗斯博物馆、铁鑫市场等新建建筑物;四是“行道花卉裁植”,关键有外交会馆及市区等关键街道;五是休闲绿地,关键是外交会馆南侧休闲绿地,2021年已全部完成外交会馆休闲绿地建设,共播种草坪20万平方米。3、加大行道树木和绿地维护。每十二个月对市区近3万余株行道树、亩公园、万平方米公共绿地进行了立刻维护。每十二个月培育栽植美化街道用花卉20万株,近两年累计出动运水抗旱14000多车次,确保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城市绿化的整体结果,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三)提升城市生态意识,推进依法治绿1、强化管理,巩固成效。对新植和未成林地要落实专员进行常年管护,定时复灌、施肥、

9、松土、除草,预防人畜践踏。采取一切抚育管护方法,确保所种树木栽种当年成活率达成85%,三年保留率在80%以上的水平,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2、完善法规,依法治绿。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绿化管理方法;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和执法工作,果断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结果的行为,实施“依法管绿”,保护绿化结果。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本市造林绿化实施方法经过人大审议,形成工作规范。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将绿化工程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给定额补助;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将城市绿化纳入“三北”和“城防林工程”范围;同时,继续实施国务院相关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方法,动员适龄人员主动参

10、与到绿化工作中去。4、加强宣传,培养全民绿化意识。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包含绿化、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防火等方面内容,在街道、小区、公益广告栏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广场、商场、居民区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建设绿色家园的主动性。主动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爱绿护绿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全力把一个全新的绿化结果奉献给全市人民。二、抓实生态水网工程建设(一)建设了二水源二期工程在在东湖区二卡湿地境内开采新水源并修建新水厂,进行供水主管线铺设及相关配套建设,使本市供水主管线形成复线。

11、计划总投资13763万元,新增规模3万立方米/d。包含水源工程、净水厂、输水管线及配水管网等。XX年年12月2021年5月,完成了水源井工程,泵站、净水厂基坑开挖,水源井至净化厂管道安装及输电线路架;2021年完成净化厂供水管线开挖及管道安装、泵站、净水车间主体及隶属设施建设、调试供水,年底实现供水目标。(二)探索落实查干湖旅游景区人工湖工程计划完成海拉尔河雍水坝、河道整改,供水管线、泵站及高位水池基础开挖和输电线路架设、供水管道安装、泵站、高位水池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调试,铁北矿输干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向查干湖注水。(三)实施“引水入市”工程满足生产生态需要,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打造查干湖-西郊生

12、态公园北湖东林场湿地城市生态水系。(四)关键处理扎区、东湖区供水设施加大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力度,做好全市饮水安全“十一五”计划的修编工作,全部完成了东湖区车站地域在建供水工程。(五)建立自来水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公用事业管理新格局以二水源二期工程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基础,主动推进对扎区、南区自来水设施配套、完善、改造建设。(六)加紧二水源净水厂改造工程现已完成水处理车间主体工程及隶属设施建设。饮用水源水责问题,关系到满洲里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问题,为保护好水源,协调新巴尔虎左旗环境保护局,定时对水源地进行巡视,检验周围是否有环境污染企业及环境污染现象。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以上企业及污染现象的发生。监测站定时检验饮用水源水质,满洲里环境保护局已帮助环科所对水源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饮用水源地关键采取方法,严厉打击饮用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改行动。由市环境监测站整年对水源地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现在仅能监测11项指标。从长远上控制本市水源地水质,我们会同哈尔滨检测中心站采样分析,建立了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详细掌握了本市饮用水源监测23项分析数据。各项指标合格。三、实施绿色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多年来,本市采取主动方法,加强了环境管理,提升了环境质量,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