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35630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学会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高低不平、崎岖、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唱歌的小河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德育目标学习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唱歌的小河的含意。感受文中小作者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 学习生字词,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 理解第一小节。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 启发谈话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陶冶性情,感受真善美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看看作者读了一本好书后有了哪些感受。二、 板书课题,释题。则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相当于“条”。“日记一则”可以理解为“一篇日记”。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 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2 指名读生字并正音。3 开火车读生字。四、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日记写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再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碰到了石头,他一点儿也不怕,

3、歌声更加嘹亮” 为什么?2 找出哪些是直接写“我”喜欢这首诗,哪些是间接写“我”喜欢这首诗。(第三自然段是直接写“我”喜欢这首诗。 第四自然段是间接写“我”喜欢这首诗。3 小结:同学们很聪明,也很会学习,在极短的时间里了解了日记的大概内容。作者如此喜爱的唱歌的小河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咱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五、作业:1 朗读课文。2 读课外书10页,并将书名、作者名及今天读书的起止页码写在读书本上。 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2 背诵喜欢的部分,懂得读书的意义。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 导入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小作者得到了一本好书,他是那么喜欢它,唱歌的小河到底写了些什么,让

4、小作者爱不释手?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去找答案吧。二、 初步感知诗意,理清作者读诗后的感受三、 学习儿童诗唱歌的小河1 指名读第一节。说说小河一边走,一边唱,它的歌中会唱些什么?2 小河遇到了一块大石头它会怎样想?怎样唱?3 读第2、3小节。小河冲过大石头,一直走向大海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表现的?唱着什么歌?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四、 学习第三段(作者读后的感受)1 读了唱歌的小河大家有了许多感受,请划出你和小作者同样感受的句子。学习小河的精神。2 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小河一样的情况,你会像小河一样吗?用上“如果我会;如果我会 ”写一段话。五、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同学们,在学习生活

5、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大家要像小河一样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向着自己的目勇往直前,你一定会像小河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六、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本文以日记的方式写作我们要记住它的格式。学习小作者,多看好书,多写日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作业:背诵唱歌的小河;写一篇日记。小河没有被大石头吓退前进的步伐,它勇敢地冲了过去。这时小河唱的歌声就像嘹亮的冲锋号,又像胜利之后的凯旋曲。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用我们的朗读向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小河敬礼。板书设计日记一则多看好书,多写日记教学反思 课题煮书课型讲读课文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卷”。2 学

6、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读书的方法,逐步认识到应学习、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煮书的含义。 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 学习生字词,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3 理解第13自然段。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激情导趣,提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板书:煮)你能为它找到伙伴吗?(用煮组词)你们听说过煮书吗?(板书:书),书能煮吗?真奇怪!今天咱们来学习课文煮书,相信我们一定有新的收获。二、初读明意,学习生字词1 书真的能煮吗?怎样煮书才得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了课文你知

7、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待会我们一起学习。2 同桌交流学习,互相质疑。3 (出示生字卡片)谁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后讲评、正音。4 重点问题的预设: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三、创设情境,质疑问难1 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和小伙伴们想到一块去了。请同学们认真读书13自然段,思考:小作者看到“煮书”二字时,他向谁提出了什么问题?(我指着不会煮坏吗?)2 真奇怪,书不是用来读的吗?怎么可以煮呢?想不想明白,赶紧到第三自然段找答案。(书是精神消化吸收)。3 引导学生理解爷爷的话: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书籍丰富了人类的内心世界,使人的内心充实、富足。学生通过收集名

8、言警句,明白爷爷将读书比作煮书的道理。4 小结:食粮可以煮,那么作为精神食粮的书同样也可以煮,那么书用什么方法去煮,煮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消化呢?请同学们下去查找有关名人的读书趣事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探讨。五、 作业:1 熟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 2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 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2 明白煮书的含义。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是人类重要的精神食粮,食粮可以煮,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同样可以“煮”,书要“煮”到什么程度才方便“消化吸收”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煮书这篇课文。二、品读赏析,突破难点面对疑惑不解的我

9、,爷爷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46自然段。把爷爷的话多读几遍,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请记下来。1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煮书?的含义。煮书:一是:品书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直到理解。如杜甫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是:读书多读书,仔细品味一番。读书是为了品书,仔细地品后是为了更好地读,即读中品,品中悟,悟后再读,读出声音,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这就是反复地读,不断地品,即“煮书”了。2 你还知道哪些煮书的方法呢?(让学生讲名人读书的好方法)。三、拓展延伸,小结升华1 请同学们讲一讲学习这一课的体会。2 小结: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我们不仅明白了

10、“煮书”的真正含义,而且了解了许多读书学习的好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煮书”精神,及时补充精神食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作业:1 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和优美的句子。2 写一篇日记,讲一讲自己学习这一课的体会。板书设计煮书 “读书” “品书” 我:奇怪疑惑不解豁然开朗教学反思课题红马的故事课型讲读课文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2 正确、流利分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冒号的用法。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识字和理

11、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是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启发谈话,激发情趣。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讲一个小朋友画红马的故事。他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生字词。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认真读书,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Gu shi fen ban wei 故 事 粉笔 黑板 尾 吧Dou biao bang bu ju 都 有 标 准 帮 助 补上 居然3 认读

12、二类字:挥着 浸在 洗澡 苍蝇 戴着普通 巡逻4 利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让学生自由记忆。三、指导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咸情。2 教师范读。(配乐)有感情朗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3 学生互相对读,比一比谁读得好。4 指名示读,大家评议。四、学习第一段课文。1 齐读第一段课文。2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3 小结:第一自然段虽说只有一句话,但是他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干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喜欢画画的原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213自然段。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2 感悟文章的写作目的。教学过程 预设生成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