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3453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目 录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情况3第二章拟建项目情况4第一节项目概况4第二节编制依据4第二节项目提出理由5第三节项目建设原则8第四节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第五节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规划与方案12第六节公用工程17第七节项目组织管理20第八节建设进度安排24第三章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25第一节编制依据25第二节建设用地25第三节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26第四章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27第一节资源利用分析27第二节能源利用方案27第五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9第一节设计依据29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29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32第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33第一节投资估算33第二节经济效益评价3

2、5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38第七章结论与建议40 / 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情况本项目由*承建。*是由*投资于20XX9月12日投资成立的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为。公司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本次生态公园项目的前期建设和日后的管理运营。公司前期主要管理人员约18人,其中绿化工程师1名,电气工程师1名,设备技术维修人员3名,财务人员1名,行政人员4名,其他管理人员8名。生态公园正常运营后,将陆续面向社会招聘其他工作人员,预计需要32名左右。第二章 拟建项目情况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生态公园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 4、项目建设期限:6个月,即

3、20XX4月10月 5、建设规模及容:本生态公园建设总用地面积约1025亩,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不含广场面积;建设容主要包括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园功能设施两大块6、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项目所需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第二节 编制依据1、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4、*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总体规划5、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6、*总体规划7、*旅游规划8、公园设计规9、城市绿化条例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第二节 项目提出理由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加强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4、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容。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人口与产业在城市高度集中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速度也在加快,城市的扩与环境压力等将越来越大。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城市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至20XX,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预计到20XX,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以上,城镇人口将达到5.53亿人;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可能进一步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

5、长的需求。城市绿化总量不足,发展很不平衡,到20XX全国还有94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全国设市城市中有19个城市一个公园都没有。*市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20XX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是自治区唯一的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地级市。在过去的几年里,*市的城市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市绿化用地仍比较紧,往往采取见缝插绿的建设方式,城市中心地区绿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各类建设工程的绿化不配套,挤占规划绿地现象严重。要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就必须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统一考虑,协调管理,发挥综合

6、效益。因此,在政府指导与监督下,加大力度进行城、乡镇改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顺应经济与时代发展的重要之举,也是建设经济强市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第三节 建设的必要性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基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文化活动、社会交往的载体,早已引起世界围的关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

7、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同时还应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极为便利。旗政府驻地*镇东距呼和浩市102公里,西距*市45公里,距*机场40公里,南距准格尔煤田160公里。京包铁路、110国道和*高速公路横穿旗境,境县级公路萨托公路已建成60公里的柏油黑色路面,萨凉公路83公里的改建工程于20XX底建成通车,乡与乡、乡与村公路全部贯通。*是山水相映、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境有中部唯一的原始次生林区九峰山林区,面积125万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申报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著名的佛教胜地美岱召,位于11

8、0国道北侧、大青山脚下,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明清时期土默川统治中心,现保存完好,城寺兼备,姿态古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总体规划,*镇在未来的10年将成为新型中等城市,为了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委、旗政府拟对*西果园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生态公园。生态公园的建设也是20XX*委、*政府为居民群众办理的十大好事、实事之一。生态公园定位为*区域重要的生态绿化景观和文化休闲中心,*新型中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带和公益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农民原有的脏、乱、差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生态道德意识,改变村民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促

9、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建设将极加快新农村改造,使乡镇居民在居住环境、管理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等方面与城市全面融合,实现生活环境和质量的重大转变,有效地推进*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的城镇功能,提高全镇的文化含量,加快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节 项目建设原则1、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集会、文化活动的场所;规划多项功能区域,设置适量的经营性项目。2、设计的总体定位是生态;公园的整体气质是浓重的地方文化气息和便捷的群众参与性;以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为依托,在绿色

10、、生态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带有当地蒙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公园展现于世人面前,设计将延续形式服从功能的理念,将各个功能单元延续到轴线布置,形成空间序列感极强的组团式形态。3、在公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面,遵循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多层次的原则,根据公园的特点和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正确处理好生态质量、景观效果及文化涵三者间的关系;在园建筑物设计、建筑材料选用、垃圾回收、喷淋浇灌等方面,遵循节约能源、再生利用的生态原则,使公园环境最大限度地贴近自然生态,减少资源浪费。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以及不同建

11、设部门间的关系,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资源保护、生态林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以绿、生态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原有地形、营造立体景观,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理想环境。5、强调生态意识,遵循生态规律,控制开发利用的强度,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兼顾,显现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景观。6、保护大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进行规划,整合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保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绿地的绿肺功能。7、在建筑设计中,坚持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的原则;尽力降低造价,采用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在结构设计中,力争做到技术先进、布置合理、安全可靠,整

12、体性好,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造型,达到经济性、先进性的统一。8、严格执行各项法规,满足消防、环保、抗震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等市政管理的要求。第四节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市*。该区域北起*,南至*,西起*,东至*,总占地面积约1025亩。项目区交通方便,基础公用配套设施齐全,可满足本工程的建设。二、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项目区地处陆北纬中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显著特征为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多晴少云;夏季温和,雨量集中,多雷雨天气;春季风多雨少,回暖快,温差大,气候干燥;秋季短而凉爽,气温剧降,雨量骤减。全年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少而集中,光、热、水

13、配合较好。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较短,日温差较大。四季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1气温:年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37.4。2日照:最早日出时间5时07分,最晚日落时间是20时 13分。年总日照时数为3056.3小时。12月日照最短,历年月平均为201.4小时左右,5月最长,历年月平均为311.5小时左右。3降水:水涧沟所在的大青山区平均年总降水量2.92 亿立方米,按月份分配很不均匀,多集中在5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85.1%。4无霜期:历年平均初霜日在9月25日,历年平均终霜日在5月14日,无霜期为1

14、10125天左右。5风向、风速:主风向多偏或偏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2.8米/秒,历年最大风速24米/秒。*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还有其它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地区,共有9个民族,31.53万人,土地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3人,为*市农业区人口较稠密地区。*分为北部山区和山前平原区两个地带,旗政府所在地位于*镇,全旗划分为13个乡,4个镇,1个管理委员会,298个行政村,590个自然村。截至20XX,*生产总值为*亿元,同比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7.8%;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

15、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15.1%。2、交通运输条件该地区交通十分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对促进本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铁路:*由东向西横穿,可到达、*、*、等地。公路:*高速、*高速、*高速四通八达,、*、等地驾车轻松到达。3、通讯条件本地区进入了长途通信国际国自动直拨网,开通了移动通讯和无线寻呼系统。电报通信也进入了全国自动转报网,邮政部门开办了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电子信函、移动通信等业务,已经步入了现代化通讯网络。第五节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规划与方案一、指导思想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构思,从生态公园和区域自然与历史分析出发,注重历史元素的提炼,力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要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创建一个以人为本,文化气息浓厚的生态园林公园。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避免失误,降低风险,少走弯路。二、建设规划l、设计目标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绿化种植为容,提供一个安逸和舒适的生态环境,力求创造市民喜爱的、体现时代感的新型城市景观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