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13091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污染调查报告4 篇在这个暑假,我们小组的人员苗玮艺、曲莹莹、王政龙、缪蕾蕾调查了地球的空气污染问题。 为了让我们对现在的空气环境有一个了解, 保护地球空气的清新,我们通过访谈、上WA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等方法完成了这个问题。调查完以后, 我们觉得我们的缺点是少了更详细的对地球臭氧层的解释, 优点是可以全面地写出地球空气问题。什么叫作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 植物及动物的生命, 损害财物、 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

2、物 ; 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 就是空气污染。 换言之,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空气污染的危害上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比如,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 人。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 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 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

3、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 毫克 / 米 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 3.83 毫升 /米 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 随呼吸进入器官, 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这也就是所谓的光化学污染。由上例可知,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 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2) 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

4、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 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 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 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 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 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 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空气污染的危害下(3)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 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 遮挡了阳光, 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据观测统计, 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 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

5、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因此, 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 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 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 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

6、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 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 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 0.52C。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 以增高1.56C。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 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大气环境

7、污染之光化学烟雾l 根据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将光化学烟雾分为城市型光化学烟雾、工业区型光化学烟雾和区域型光化学烟雾。 由于光化学污染与辐射强度、 温度、 湿度等 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所以一年当中光化学污染通常在夏秋季节较为严重。l 光化学烟雾就是大气环境污染之一, 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等均有严重危害。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的哮喘发作,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恶化,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 加速人的衰老。 大量的流行病统计表明, 光化学烟雾与呼吸道系统发病及死亡率、眼病等有关,同时亦是某些癌病产生的重要诱因。大气环境污染之霾当前造成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各种污染

8、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从能见度理论和我国大气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角度出发, 分析得出,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以东部能见度显着变差为特征的区域霾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气溶胶的显着增加导致的。 影响霾的气溶胶组成复杂, 其中细粒子对能见度和霾的影响较大, 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 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 病毒等的主要武器, 霾天气 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动性强。大气环境污染之沙尘暴在广袤的耕作区,由于植被破坏、土壤风蚀,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伴随的大风尘粒卷入空

9、中而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出现。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形成后,会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通过污染大气等方式,致使农作物有的绝收; 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严重影响。降尘会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地球保护层臭氧层上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但在离地面20 至 30 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层, 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 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可以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uv-b) 。由于臭氧层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

10、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 1985 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并证实其同氟利昂 (cfcs) 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到 1994 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 万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地球保护层臭氧层中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凶。利昂是本世纪 20 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

11、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 80 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 产量达到了 144 万吨。 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 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XX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 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 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 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 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 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 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 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在现代经济中, 氟利昂等物质应

12、用非常广泛, 要全面淘汰, 必须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也应努力回收,尽可能重新利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氟利昂的主要生产厂家参与开发研究了替代氟利昂的含氟替代物 ( 含氢氯氟烃hcfc 和含氢氟烷烃 hcf 等)及其合成方法,有可能用作发泡剂、制冷剂和清洗溶剂等,但这类替代物也损害臭氧层或产生温室效应。 同时, 也在开发研究非氟利昂类型的替代物质和方法,如水清洗技术、氨制冷技术等。地球保护层臭氧层下n 为了推动氟利昂替代物质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 质,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类是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 如禁用、限制、 配额和技术标准,

13、 井对违反规定实施严厉处罚。 欧盟国家和一些经济转轨国家广泛采用了这类措施。 一类是经济手段, 如征收税费, 资助替代物质和技术开发等。美国对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实行了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等措施。另外, 许多国家的政府、 企业和民间团体还发起了自愿行动, 采用各种环境标志,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和使用不带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材料和产品, 其中绿色冰箱标志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各国对空气污染的措施上1985 年,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 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 维也纳公约 。1987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对 8 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简称受控物质

14、) 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 163 个国家的批准。 1990年、 1992年和 1995年,在伦敦、哥本哈根、 维也纳召开的议定书缔约国会议上, 对议定书又分别作了 3 次修改, 扩大了受控物质的范围,现包括氟利昂 ( 也称氟氯化碳cfc) 、哈伦 (cfcb) 、四氯化碳(ccl4) 、 甲基氯仿 (ch3ccl3) 、 氟氯烃 (hcfc) 和甲基溴 (ch3br) 等, 并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时间。根据修改后的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到 1994 年 1 月停止使用哈伦, 1996 年 1 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 发展中国家到 XX 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

15、伦、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国于 1992 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 为了实施议定书的规定, 1990 年 6 月在伦敦召开的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上, 决定设立多边基金, 对发展中国家淘汰有关物质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 1991 年建立了临时多边基金, 1994 州年转为正式多边基金。 到 1995年底, 多边基金共集资 4.5 亿美元, 在发展中国家共安排了 1100 多个项目。 到 1995 年,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使用大部分受控物质,但经济转轨国家没有按议定书要求削减受控物质的使用量。发展中国家按规定到XX 年停止使用,受控物质使用量目前仍处于增长阶段。 中国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家用电器、 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产品都大幅度增长,受控物质使用量比1986年增长了一倍以上,成为世界上使用受控物质最多的国家之一。各国对空气污染的措施中从各项国际环境条约执行情况而言,这项议定书执行的是最好的。目前,向大气层排放的消耗臭氧屋物质已经逐年减少,从1994 年起,对流层中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开始下降。预计到 XX年,平流层中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浓度将达到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