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12953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过秦论新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秦论学习目标1. 了解贾谊的有关知识;2.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最后三段;3. 学习文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介绍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不被重用。 33 岁抑 郁而死。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 陈政事疏 论积贮疏等,这些作品文风的特点是议论风发 , 挥洒自如 , 气势磅礴 , 雄辩有力。写作背景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经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 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

2、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 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包括兖州、 冀州、 青州、 徐州、 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合纵、连横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亦作“连衡”。连横: 是一种离间六国, 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字词汇总字音膏腴(yu)遗链(cu)蒙恬(ti an) 藩(f an)篱鞭笞(chi)劲弩(nd)瓮(we ng)牖(y ou)锋镐(di )嵋(xi Go)函琪(hui名城)漂橹(l 口) 逡(qun)巡通假字约从离衡通“横”, 连横之策。合从 缔交通“纵”, 合纵之策。

3、始皇既没通“殁”,死。倔 起阡陌之中通“崛”,兴起。赢粮而景 从 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威振四海通“震”,震撼。一词多义名词,败逃的人 名词作状语,向北动词,沿袭北 追亡逐北 北收要害之郡 因 因遗策因利乘便 因河为池, 年 策因遗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致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延延及孝文王 秦人开关延敌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介词,趁着介词,凭借、依据名词,策略、计策 名词,马鞭子动词,招引、招纳动词,达到、获得动词,到达动词,延续 动词,引进、迎 动词,邀请弱会盟而谋弱秦使动用法,使削弱弱国入朝形容词,弱小词语活用名词的活用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

4、 括四海之意天下云 集响 应赢粮而景 从 内 立法度 然陈涉瓮 牖绳 枢之子 外 连衡南 取汉中 动词的活用追亡 逐北却 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 衡序八州而朝 同列外连横而斗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流血漂 橹形容词活用会盟而谋弱 秦 以弱 天下之民以愚 黔首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古今异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动词作名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形容词动用古义:黄河;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名词作动词在国外名词作状语向南逃走的人使退却使离散使

5、朝拜使争斗使灭亡使漂浮使弱使弱,削弱 使愚蠢变小、变弱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嵋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铸以为 金人十二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赢 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担负;今义:输赢的“赢”。流血漂橹古义:盾牌;盾牌;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蒙 故业 古义:继承;继承;今义:遮盖。西举 巴、蜀古义:攻取;攻取;今义:向上抬。相与 为一古义:结交,帮助;今义:和。结交,帮助;今义:和。重点语句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 而迁徙之徒也。宾语前置陈利兵而谁何。(陈利兵而何谁。)介词结构后置余威震于殊俗。(“于殊俗”作“震”的状语)陈涉之位,非尊于

6、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于君”作“尊”的状语)谪戍之众 ,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九国之师”作“抗”的状语)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表被动)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表意念上的被动)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以(之)愚黔首聚之(于)咸阳课文精要理清结构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1 4 )叙述秦朝的兴亡过程。第一自然段写秦国雄心勃勃的创业,这是秦的崛起; 第二自然段写秦国日益强盛, 所向披靡,这是秦的发展;第三自然段写秦势如破竹地统一中国, 这是秦的发展鼎盛期;第四自然段写秦一败涂地, 最终灭亡。这四自然段都在记叙,是文章的论据。第二部分(5 )第五自然段分析秦朝灭亡的原

7、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是议论,是本文的论点。第一自然段写秦国的崛起,从四个方面来写:地理、雄心、政策、成功。地理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雄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政策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成功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二自然段写秦国的发展,从秦国和其他诸侯两方面来叙述。秦国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和秦国比,诸侯有很大的优势:才多、地广、师众。才多:孟尝平原春申信陵,有宁越为之谋,齐明通其意,吴起制其兵;地广:十倍之地;师众:百万之师。但是,六国诸侯却败给了秦国,而且败得很奇怪:逡

8、巡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后来秦国: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第三自然段写秦国的鼎盛时期,分为:前期、后期以及作者的设想。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第四自然段写秦国的灭亡,从秦始皇和陈涉两人的角度来写。秦始皇余威震于殊俗陈涉出身-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兵力-数百疲敝;武器-斩木为兵。最后的结果却是: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六国非常强大都对付不了的秦,被以陈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给灭了。第五自然段用两组对比,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第一组对比秦国:国力,天下非小弱;地利,崤函自若也。陈涉

9、:地位非尊,武器非金舌;兵力非抗,战术非及。第二组对比秦国: 致万乘势,百有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秦朝: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从而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写作特点1叙事铺陈用叙事来说理, 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 按时间顺序, 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2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 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 “席卷”、 “包举”、 “囊括”、 “并吞”等词, 基本上都同义; “天下”、 “宇内”、 “四海”和“八荒”, 也都是同一个意思。 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

10、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3对比到底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 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 先盛后衰、 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 秦与六国的对比; 秦与陈涉的对比; 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磅礴,话也显得很有分量。知识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 题。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趁(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 顿兵挫锐, 负天下以不义之名, 而不得咫尺之地, 犹且攻之乎?”王曰:

1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 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 辍不攻宋。淮南子修务 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 ,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 一飞遂翔, 不可复下, 则当言遂飞, 不当言三日, 犹世传言曰: “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 木人御者, 机关备具, 载母其上,

12、 一驱不还, 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酉阳杂徂贬误【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1对下列各句加红

13、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2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B .飞之三日而不集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 和之C.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D .于凉州造浮图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覆杯水 于坳堂之上3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公输,天下之巧土,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刻木为莺,飞之三日而不集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作木莺,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A. B. C . D .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 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 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 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