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2878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Word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

2、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3.惯性 (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

3、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 (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概念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一对作用力作用在同

4、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力的性质同一性质的力不一定为同性质的力作用的对象两个相互作用两个物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无依赖关系整理为word格式叠加性二力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和可抵消、可叠加、可求和且合力为零相同点等大、反向、共线典题解析【例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 B 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到阻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 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AB【例2】.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5、:如图所示,把鸡蛋A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鸡蛋B 撞去(用同一部分),结果是每次都是鸡蛋被撞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对的作用力的大小. 对的作用力的大于对的作用力的大小. 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 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 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受到合力较小. abc【例3】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abc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ab边成水平并放上一光滑小球,把物体abc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 )A 沿斜面的直线B 竖直的直线C 弧形曲线D 抛物线ABLm【拓展】如图所示

6、,AB为一光滑水平横杆,杆上套一轻环,环上系一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绳,绳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绳拉直,且与AB平行,由静止释放小球,则当细绳与AB成角时,小球速度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大小各是多少?轻环移动的距离d是多少?【深化思维】怎样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例4】由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当F=0时,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或不受外力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就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因此,能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同步练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

7、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整理为word格式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 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2.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来的位置

8、,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底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太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B.乒乓球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C.物体超重时惯性大,失重时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m2m14.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

9、、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一定相碰DCBA 一定不相碰 不一定相碰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道小车的运动方向.5. 如图所示,重物系于线DC下端,重物下端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拉断. 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拉断. 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将AB线拉断. 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将CD线拉断.6. (海南高考)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

10、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整理为word格式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二力平衡.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重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弹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

11、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前后8.某同学坐在运动的车厢内,观察水杯中水面的变化情 况,如下图所示,说明车厢 ( ) A.向前运动,速度很大. B.向前运动,速度很小. C.加速向前运动 D.减速向后运动. 9. 如图所示,在车厢内的B是用绳子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A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厢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厢作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哪个图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的情况( )AB AB A BAB AB C D10.在地球赤道上的A处静止放置一个小物体,现在设想地球对小物体的万有引力突然消失,则在数小时内,小物体相对于A点处的地面来说,将() 水平向东飞去.红绿M车前进

12、方向原地不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消失.向上并渐偏向西方飞去. 向上并渐偏向东方飞去. 一直垂直向上飞去.11.有一种仪器中电路如右图,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钨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 灯亮,原理是 ,刹车时 灯亮,原理是 .整理为word格式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物体的加速度a 跟物体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 F=ma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 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a跟合外力F、质量m的定量关系.注意体会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可理解为: 对同一物体(m一定),加速度a

13、与合外力F成正比. 对同样的合外力(F一定),不同的物体,加速度a与质量成反比. 2.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是矢量式,加速度a永远与合外力F同方向,体会单位制的规定. 3.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规律,即状态规律,它说明力的瞬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瞬时性问题分析绳与线类弹簧与橡皮绳类不同只有拉力,没有压力弹簧有弹有压,橡皮绳只弹无压不可伸长,弹力可发生突变受力发生形变,且需要一段时间,弹力不能突变相同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同一绳与线弹簧与橡皮绳两端及中间各点弹力大小相等三.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 1.宏观是指用光学手段能观测到物体,有别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 2.低速是指物体的速度远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3.惯性系是指牛顿定律严格成立的参照系,通常情况下,地面和相当于地面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是理想的惯性系. 四.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处于超重的物体,其视重大于其实重. 2.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