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12878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归纳)(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最全!从地基到装修,你一定要注意这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到装修,细数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一、地基基础 桩身垂直度差原因分析人工挖孔桩身混凝土护壁轴心未按每节复核垂直度,产生左右偏移。防治措施桩护壁模板应按每安装一节在桩口架十字用线坠复核、调校。 桩顶浮浆清理原因分析 由于泵送预拌混凝土粗骨料偏小,水灰比过大,振捣混凝土水泥浆时桩顶浮浆过厚,影响桩的抗压强度。防治措施 桩浇筑混凝土应高于设计标高3050,混凝土初凝前剔除部分桩顶浮浆,混凝土终凝后采用人工凿打见石子为宜。 监理逐桩检查拍照。 柱短肢墙插筋偏移原因分析 短肢墙(

2、柱)插筋由于下部钢筋密集安装插筋偏移。 插筋安装后未固定。 浇筑混凝土时插筋偏移,未扶筋及复核。防治措施 按轴线位置拨开密集钢筋插筋锚入用点焊或增加箍筋固定。 插筋上部用钢管或木枋井字架固定,复核轴线。 浇筑混凝土后及时扶筋、调校。 加强旁站监理的责任心教育。 地梁轴线偏移原因分析地梁模板安装后未复核轴线。防治措施 按纵横轴线用钢尺丈量及房间的对角线检查,做到准确无误。 搞清楚中心轴线与偏心轴线的相互关系。 监理复核轴线时必须所有轴线逐一复核,不允许抽查;甲方对此加强检查督促力度。二、主体工程 模板安装支撑体系不规范,现浇梁板下挠原因分析 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基土未平整夯实。 支撑间距过

3、大,无锁脚杆及垫枋。 钢管支撑扣件未扭紧。 模板主次龙骨间距过大或材质较差。防治措施 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梁板支撑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撑与基土之间安放木垫枋,荷载较大的还应在垫枋上安放垫铁。 支撑间距:板一般控制在8001000,梁高小于750时间距控制在8001000以内,当梁高750时间距应控制在600800以内,并梁支撑上增加剪力撑,支撑底部距地(楼面)200设置纵横钢管锁脚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以满足混凝土结构整体受力及稳定性。如转换层模板支撑安装及大型构件用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钢管支撑扣件应在浇筑混凝土

4、前进行检查扭紧式增加扣件(十字花扣件)。 板模板主龙骨间距应控制在600以内,次龙骨应控制在200以内(九层胶合板为例),主次龙骨应采用40100木枋,上下立边应刨平。 模板安装后浇带二侧模板及支撑提前拆除原因分析 后浇带二侧模板、支撑安装时未严格按方案实施,未形成独立体,混凝土徐变、应力线变形时间未达到。 班组交底不到位。防治措施 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实施,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在安装时应与支撑系统脱离开,形成独立体系,待后浇带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方能拆除支撑及模板,跨度大于8m的构件应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能拆除支撑及模板。 加强班组交底的督促检查。 模板安装轴线偏移大,爆模,

5、后期剔打原因分析 短肢墙(柱)纵向筋浇筑混凝土后未及时扶正、校核,预拌混凝土流动性过大,从而使模板的侧压力过大,梁侧模板支撑不牢或间距过大,爆模钢筋位移,剔打钢筋外露。防治措施 短肢墙(柱)纵向伸出楼面部位应增加不小于二道箍筋,浇筑混凝土后及时用钢 尺校核轴线尺寸,钢筋偏移的立马扶正。 梁侧模板支撑间距应控制在400以内,板主、次龙骨应支撑在梁侧模上。 爆模使混凝土构件截面积增大,剔打时严禁将主要受力筋剔出,如主要受力筋外露必须采取碳纤维加固处理。 钢筋安装同截面接头过多原因分析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未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 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防治

6、措施 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搭配,同一组搭配,可按一顺一例安装,接头宜相互错开。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采取焊接或机械连接。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且不小于50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梁二排筋下沉原因分析 梁二排筋固定办法不当,振捣混凝土时碰撞。防治措施 利用一些同钢筋强度等级直径25的短钢筋(长度按梁箍筋宽度)架立与梁下部二排筋及箍筋绑牢或为整体浇筑混凝土时振捣邦尽量避开碰撞。 梁上部二排筋不能与箍筋绑扎的采用拉钩筋方式悬挂绑扎或采用开口式箍筋兜起箍筋。 钢筋安装梁柱接头

7、搭接错误原因分析 工长对标准图集不熟悉,忽略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防治措施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中规定。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1条、2条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 对于机械速接接头的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钢筋安装挡墙顶部竖向内外排钢筋锚入一侧板

8、在一个平面原因分析 配料时未考虑外排钢筋与内排钢筋的高度不同。 钢筋连接时未按外排钢筋高于内排钢筋安装。防治措施 配料制作时按钢筋连接方式配制不同长度的内排、外排钢筋,分别编号挂牌。 安装时伸入板内的外排钢筋应高于内排钢筋(伸入板内的外排与内排钢筋间净高宜50左右)。 混凝土主要问题 混凝土麻面蜂窝,露筋,空洞,漏浆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隔离剂,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振捣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少于50。 浇筑混凝土前应严格办理隐蔽手续(垫块的数量、间距、固定

9、的方式、厚度)。 钢筋较密集的部位采用插扦或直径30振捣。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充分湿润,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进行下料。 拆模时间应根据3天或7天的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拆模混凝土强度要求应达到规范主控项目规定。 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管理和混凝土拆模报验的申报管理。 混凝土夹渣原因分析 浇筑混凝土前柱根部、梁、板底部残留杂物未干净。 施工缝处理不当。防治措施 梁、板中的杂物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水冲洗至柱内根部,柱或短肢墙根部模板开清渣口。 施工缝是混凝土接触处,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残留的松散混凝土凿掉,冲洗干净,保持湿润,然后将同标号的水泥浆刷面再浇筑混凝土。 监理在签署混凝

10、土浇灌许可证前,必须作全面的检查。 混凝土板面不平整,开裂原因分析 板面未采取二次赶压收光。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板面上人、上料产生冲击荷载、搭设支撑。 模板支撑未支承在坚硬的基土上,垫板支承面不足,浇筑混凝土时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防治措施 预拌混凝土浇筑楼板应采用2m4m长木枋(60X160木枋)赶平、压实,混凝土初凝前板面应进行二遍压实收光,严格控制标高和板的浇筑厚度。 混凝土初凝后12小时以内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0C不得浇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上人施工,卸料时严禁冲击模板。 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支撑应支承在坚实的基土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11、支撑应有锁脚杆、水平杆及剪刀撑,使支撑形成整体。楼板开裂楼板开裂混凝土楼面养护较好混凝土楼面养护较好 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搁置错误,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原因分析 同条件养护试件未随主体结构上升搁置在楼层上,只养护试件不养护混凝土构件。 施工用水管未随主体上升安装在楼层上。防治措施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放置在自制的钢筋盒,二把锁(监理见证取样人员,施工单位时间工各一把),随主体上升搁置在楼层上;养护构件时养护试件,等效养护龄期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Cd送检(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施工用水管采用DN50水管随结构上升各层设置二个取水点。 混凝土构件养护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

12、凝剂或抗掺要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 现场检查到位。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不合理原因分析 施工方案编制时未针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缝位置。 因施工问题留设施工缝的方案未经设计同意。 施工时因突发情况未能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留设施工缝。防治措施 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缝留设的位置。 当施工原因需留设施工缝时,其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同意。 在施工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考虑突发情况施工缝留设处理的措施,施工时做好相关交底和准备。 砌体工程主要问题 砌体工程砂浆搅拌合无计量,未用砂浆搅拌机,随意添加外加剂原因分析 未按砂浆配合比计量,拌合时采用体积比。 拌合机械用卧式拌合机。 在水泥砂浆

13、中掺微沫剂且无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降低了砂浆的强度防治措施 砂浆现场拌合应严格按配合比、重量比计量;(工程部在07年8月已经要求现场砂浆搅拌必须使用砂浆搅拌机),砂浆搅拌必须在现场的搅拌站进行,不得在楼层上搅拌!对此必须作严格的要求。 采用立式砂浆拌合机,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拌和时间为35min,随拌和随用,时间控制在3h内用光,严禁使用过时灰。 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而掺加塑化材料后应适当的调整水泥用量(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有试验室出具的试配报告,方可使用;抹灰砂浆不允许添加塑化剂)。 不得用增加微沫剂掺量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砌体工程干砖上墙原因分析 原因:管理不到位 危害性:干砖墙影响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造成吸水较快,砂浆保水性差,和易性很差,砌筑时铺摊和挤浆困难,砂浆强度减低。防治措施 砖应在砌筑前提前12d浇水湿润,待砖表面凉干后使用,严禁干砖上墙砌筑。 加强管理。 砌体工程拉结筋长度不够或漏安原因分析 砌筑前未技术交底,拉结筋下料长度不够、偷工减料。防治措施 监理应检查落实班组交底记录。 设计明确了的,按设计施工。 砌筑前应认真向工人技术交底,一般情况下,凡墙体转角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处,内墙留有斜直槎处都应加设拉结筋,数量为120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独立墙120厚墙放置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