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12851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习题-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人群的营养学习要点 习题 答案 教学大纲规定 (一)掌握内容 妊娠期内分泌、血液、肾脏、消化系统,体重、基本代谢率的变化;妊娠期对母体和胎体的不良影响;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的生理特点;婴幼儿生长发育、消化和吸取的生理特点;婴幼儿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学龄前小朋友存在的重要营养问题;学龄小朋友的生理及营养特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运动员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二)熟悉内容 妊娠期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母乳饲养的长处;母乳与牛乳营养成分的比较;断奶过渡期的饲养;婴儿配方奶粉的规定与使用;青少年的膳食原则

2、;老年人消化系统、体成分、代谢、体内氧化损伤、免疫系统的生理代谢特点;老年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老年人的膳食原则;运动员的膳食原则。 (三)理解内容 妊娠初期及中晚期的膳食原则;哺乳期的营养需要;哺乳期中产褥期和产褥期后的膳食原则;幼儿的膳食原则;学龄前小朋友的生理特点;学龄前小朋友的膳食原则;学龄小朋友的膳食原则;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要。 教学大纲精要 (一)孕妇和乳母的营养和膳食 1.孕妇 (1)妊娠期的生理特点 母体在妊娠期间,为适应和满足胎体在宫内生长发育的需求,自身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调节,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 内分泌系统 人绒

3、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生长素、罐激素、黄体酮水平升高,对维持妊娠起核心作用。 血液 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长涉及血浆容积和红细胞数量的增长,血浆容积的增长不小于红细胞数量的增长,浮现血液稀释,血液成分也发生变化,故妊娠妇女易浮现生理性贫血。 肾脏 妊娠期间为了排出母体和胎体代谢所产生的含氮或其她废物,肾脏承当加重。 消化 妊娠期妇女常常伴有消化功能的变化,易浮现恶心、消化不良、呕吐、胃反酸、便秘等妊娠反映;但对某些营养素的吸取增强。 体重 妊娠期母体的体重发生明显变化,体重约增长12.。妊娠初期增重较少,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增重幅度较大。体重增长是反映妊娠期妇女健康与营养状况的一项综合指标。 基本

4、代谢率 妊娠初期基本代谢率略有下降,妊娠中期逐渐升高。 (2)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胎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素所有来自母体,因此必须对妊娠期妇女的营养需要加以调节。 能量 妊娠期间能量的增长是为了满足胎体生长发育、母体组织增长、母体蛋白质和脂肪贮存及代谢增长的能量需要。但妊娠期能量的摄入量与消耗量应以保持平衡为原则,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与否合适。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膳食参照摄入量(DI)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即妊娠4个月开始每日增长能量摄入量0.84m(00kcal)。蛋白质 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长重要是为了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孕体自身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

5、来供应子宫、胎盘及乳房等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和推荐的妊娠期蛋白质增长量是:妊娠初期(妊娠第2周末此前)为5/d,妊娠中期(妊娠第12周末)为15g/d,妊娠晚期 (妊娠第2周后来)为/d,还要保证优质的动物及豆类蛋白质的摄入至少占1以上。矿物质 妊娠期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增长,妊娠期妇女易于缺少的矿物质重要是:钙,妊娠期需增长贮存钙量约为3g,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妇女每日摄入钙量为 00na,妊娠后期每日为 500 mg。铁,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常用的营养素缺少病之一,整个妊娠期需铁总量约为1 000rg,其中35na满足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的需要,450g满足妊娠期红细胞增长的需要,其他部分

6、是用于补偿铁的丢失,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妇女的膳食铁摄入量为25mg/d,妊娠晚期为35g/。锌,妊娠期妇女摄入充足的锌有助于胎体生长发育和避免先天性出生缺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锌摄入量应由非妊娠妇女的15mg增长至20g,以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需要。碘,妊娠期妇女碘缺少也许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呆小症,其重要体现为严重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缓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膳食中碘的摄入量由非妊娠妇女的每日15g增至175g。 维生素 叶酸,当妊娠期妇女体内叶酸缺少时,可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如果在妊娠前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每日服用40叶酸,就可有效避免神经管畸形的初发和复发。维

7、生素12,妊娠期妇女缺少维生素B12,可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亦可导致胎体的神经系统受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12的摄入量为每日.6g。维生素B,给妊娠期妇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6十分重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6供应量为每日nag。维生素B,妊娠期妇女缺少维生素B1时母体也许没有明显的临床体现,但胎儿出生后却也许浮现先天性脚气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B的摄人量为1.5mg。维生素C,妊娠期间胎儿血中维生素C含量比母体高24倍,而母体维生素含量比非妊娠期妇女低50左右,因此国内推荐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的摄人量为1nag,以满足母体和胎体的需要。维生素

8、A,妊娠期妇女摄入足量的维生素有助于胎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自身的健康,妊娠期妇女维生素A缺少也许与早产、发育缓慢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关,但维生素摄人过量时也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先天畸形的也许,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每日摄入量为000IU。维生素D,妊娠期妇女缺少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并可导致新生儿手足抽搐和低钙血症及母体骨质软化的发生,但由于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可导致中毒,故妊娠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时应谨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从妊娠的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其每日膳食推荐摄人量为40 U。 (3)妊娠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和胎体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 妊娠期妇女营

9、养素摄入局限性时,常常可发生营养性贫血、骨质软化症、营养不良性水肿。 对胎体的影响 妊娠期妇女营养素摄人局限性时,对胎体的不良影响涉及先天畸形、低出生体重、脑发育受损。 ()妊娠期的膳食原则 妊娠期膳食应随着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和胎体生长发育的状况而进行合理调配。妊娠初期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口感好为重要原则,建议每日服用适量叶酸和维生素B12等以避免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妊娠中、晚期的膳食应广泛选择和食用新鲜的乳、蛋、禽、鱼、肉、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证母体和胎儿对营养素的需求,此时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十分重要。 2.乳母 (1)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产后第一周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质稠呈浅黄色,富含大量

10、的钠、氯和免疫蛋白,特别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乳铁蛋白等,但乳糖和脂肪含量较成熟乳少,故易消化,是新生儿初期抱负的天然食物。产后第二周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过渡乳中的乳糖和脂肪含量逐渐增多,而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第二周后来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成熟乳呈白色,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随着胎儿娩出、胎盘剥离排出体外,产妇血中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而催乳素水平增高,增进乳汁分泌。 (2)哺乳期的营养需要 哺乳期的营养需求远不小于妊娠期的营养需要,良好的乳母营养供应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并维持乳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必须对乳母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需求加以调节。

11、 (3)哺乳期的膳食原则 乳母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都增长,就必须精心地选用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并要在不同步间段将其合理地调配成最佳平衡膳食。 (二)特殊年龄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 一方面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猛,代谢旺盛,需要得到足量优质的营养素供应,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消化吸取功能尚不够完善,对营养素的吸取和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能量 婴幼儿的总能量消耗涉及基本代谢、食物的热能效应、活动的能量消耗、排泄能量和组织生长合成过程消耗能量(贮存能量)。为了使婴幼儿时期体重能按正常比例增长,能量摄入应与需要平衡。 蛋白质 婴幼儿正处在

12、生长阶段,规定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来提供其氨基酸需要,以维持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婴儿的蛋白质需要量是以营养状态良好的妈妈饲养的婴儿需要量为原则来衡量的。在充足母乳饲养时,婴儿蛋白质摄入量相称于.62.2g/(kgw),其她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值低于母乳蛋白质,因此需要量要相应增长。中国营养学会在建议蛋白质RNI婴儿为1.5.g/(kgd),岁幼儿为35g/d,23岁幼儿为40g/。 脂肪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能量采源,摄入过多和过少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都不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婴幼儿每日膳食中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合适比例6月龄以内为4550%,6月龄岁为5%0,岁以上为305%。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13、重要供应婴幼儿能量,协助机体蛋白质的体内合成以及脂肪的氧化,具有节省蛋白质作用。不应养成婴幼儿爱吃甜食(蔗糖、糖果等)的习惯,以避免龋齿发生。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在婴幼儿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较容易缺少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涉及钙、铁、锌等。 维生素几乎所有的维生素在缺少时都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维生素和维生素。 ()婴幼儿的合理饲养 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必须通过合理的饲养来获得,应当结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的特点,拟定科学的饲养方式。 1)母乳饲养 对人类而言,母乳是自然界中营养最全面的惟一食物,是婴儿

14、的最佳食物。母乳饲养是人类哺育下一代的天然饲养方式,具有如下诸多长处。 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含优质蛋白质: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为8:,优于牛乳,白蛋白在胃内形成较稀软之凝乳,易于消化吸取。母乳还具有较多的牛磺酸,能满足婴儿脑组织发育的需要。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母乳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具有脂酶,易于消化吸取。母乳中还具有一定量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可直接供应婴儿以满足脑部及视网膜发育的需要。含丰富的乳糖:乳糖是母乳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形式。乳糖在肠道可增进钙的吸取,井经细菌分解转变成乳酸,减少肠道的pH以诱导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有效地克制致病菌或病毒在

15、肠道生长繁殖,有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母乳中钙含量约为30mg10m,低于牛乳,但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加上乳糖的作用,可满足婴儿对钙的需要,并且这也与婴儿的肾溶质负荷相适应。母乳中其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齐全,含量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又不会增长婴儿肾脏的承当。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在前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母乳饲养儿应在出生4周后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 母乳(特别是初乳)具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御力。母乳中特异性免疫物质涉及免疫细胞和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物质涉及吞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补体因子C及双歧杆菌因子等。 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增进婴儿的智能发育。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可反射性引起催乳素分泌并有助于子宫的收缩和恢复,加速母体的复原。 母乳既卫生又无菌,经济、以便、温度合适,并且新鲜不变质。一般健康的母乳是无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