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12809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与曹刿论战情节设置比较谈 ?殽之战与?曹刿论战两篇课文都选自?左传,在情节设置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两篇课文都以“论战统挈全篇?曹刿论战一文的纲在于“论战,文章紧紧围绕这个纲,先写曹刿战前论战,“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庄公依靠作战的两个条件进行了否认,当庄公提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条件后,曹刿立即给予肯定赞同,指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从而表现曹刿对战争的正确分析和政治远见。然后文章写曹刿的战中论战,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曹刿对战斗指挥的正确。看起来是写战役的经过和曹刿的具体指挥,而实际上这仍是“论战的组成局部,两个“未可

2、“可矣足以表现出曹刿对战斗高度的预见性、洞察力和科学的战略战术。最后文章写了曹刿战后的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从而精辟地阐述了以弱胜强,以小敌大必须抓住战机,鼓舞士气,耗费敌人力量的战略战术,又一次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从以上看出,无论“战前战中“战后都无不围绕着“论战这个纲。?殽之战一文标题虽不是?蹇叔论战,但从其情节设置看,也是以“论战为纲,统挈全篇的。文章首先写蹇叔谏师时“论战,“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得千里,其谁不知?然后又写了蹇叔哭师时的“论战,“

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文章接着用“王孙满观师来印证蹇叔论战中所说的“必有悖心;用“弦高犒师“皇武子逐客印蹇叔预见的“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用原轸力主击秦师印证蹇叔断定的“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用战争的结局、三帅被俘,印证蹇叔料定的“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最后用“秦伯哭师与蹇叔“论战相照应,再度印证蹇叔“认战的正确性。由此看出,殽之战的情节设置也是以“论战为纲,八个场面,四重矛盾,无不在这个“纲下展开,又无不在印证“蹇叔论战的正确性。从这一点上说,?曹刿论战与?殽之战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两篇文章都略写了战争的经过?曹刿论战一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

4、过,但并没有正面详写战斗的进行情况,而只用了几句话写了战斗的地点和曹刿帮忙庄公指挥作战的情况,可谓简明扼要。相反而对曹刿的战前“论战和战后致胜原因的论述却写得详细具体,文章之所以这样安顿,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体现曹刿“论战的正确,以便突出中心。?殽之战一文对战争的经过的描写更为简略,仅用“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一句话概括了战斗的时间、经过、结果,其笔墨之经济可谓到达极点,文章之所以这样安顿,是因为作者的意图在于“论战,而不在于“论战的正确性。两篇课文在情节设置上这种大胆的剪裁,使文章叙事分明,重点突出,纲举目张,收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三、两篇课文都通过“论战揭示文章的中心?曹刿论战一文的中心思想是明确的,这就是只有“取信于民,正确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中心是靠曹刿战前对战争取胜条件的分析和战后致胜原因的论述来揭示的,显得自然得体,顺理成章。而?殽之战一文的中心也是靠蹇叔“论战来揭示的。课文不是为记事而记事,而是通过秦晋殽之战过程的记述,着重反映秦师必败的原因“贪和“轻。文章先写蹇叔的“论战,然后用战争的结果印证蹇叔“论战的正确,从而水到渠成地点明文章的中心:“贪暴轻狂必败;知彼知己,方百战不殆。两篇课文对中心思想的揭示可谓非常巧妙。总之,两篇课文在情节设置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去比拟、去研究、去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