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2805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中国近代史测试卷历史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庆三中高三暑期辅导测试 历史试卷 .8.21本试卷分卷和卷两部分:卷为单选题,卷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4分)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学者们觉得,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极大觉醒,表目前A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启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D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动员和参与2右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A18年 .1898年 C.19 D.9年3.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对的的是A指

2、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拟定近期革命目的是统一中国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伙的方针政策.20世纪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队为对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该文呼吁 A支持五四爱国运动 B.建立无产阶级政党C进行国民革命 D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192年月,中国国民党刊登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219和1921

3、936年两个阶段都浮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重要是A.列强临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倡导国货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71929年,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致国民政府请愿书中提出祈求:增长外国火柴进口税、减免铁道运送收费等。这表白国民政府时期 A轻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政府不关怀国民经济发展 C.不平等公约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营公司面临官僚资本的挤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和197年后都浮现了大幅度下滑。导致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因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浮现困难 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公司 .中国被迫卷

4、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到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尚未能完毕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增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伙 B.完毕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的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0.“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她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她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获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1

5、.毛泽东的西江月(1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对抗国民党 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 CD.12.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种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什么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她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觉得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觉得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什么事,今则不仅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当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解放区.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

6、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因素理解精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军队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4.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任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浮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5.读右图,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点和胜利完毕的终点分别是 A.湘赣边和延安 B井冈山和陕北 C遵义和延安 D赣南和陕北16.陕北信天游中唱道:“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

7、,我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其中“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时间是A.194 B193 C1936 D.193717右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根据地开辟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1.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刊登于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19.观测下列外国在华产业资本控制中国重要产品比重(193年记录)表产 品比 重生铁产量97%钢产量%机器采煤量66%

8、铁路运送量9材料表白A.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B民族资本公司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20.193年10月0日,周恩刊登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了当时革命团队,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构成了同盟会,并联系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这段话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 A肯定孙中山联合各派力量促成革命成功的做法 B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C.呼吁国共两党密切合伙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迫使蒋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

9、战评价道:“从1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重要根据是.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C.为敌后战场开辟发明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2.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 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 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 国民党政策发生了变化 . 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攻打23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以中国军队积极撤出武汉而宣布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 .正面战场抗

10、日进入高潮24. 下列标语,按浮现先后顺序排列,对的的是“妻子送郎上战场;妈妈遣儿打东洋” “到解放区去”“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扶清灭洋”A. B C. .25 “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一方面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受大员,后者是指本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的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这段文字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B.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26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

11、争的核心内容涉及和平民主建国 社会主义革命 改组国民政府 军队国家化 A. . C. .27. 194年1月,右图中的人物在重庆进行会谈,双方签订了A.国内和平协定双十协定C和平建国大纲.共同大纲 28.“由于这些决策的成立及其实行,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畴开始了国家民主化。这就将巩固国内和平,使我们党及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和解放区走上合法化。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一次伟大胜利。”(引自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有关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批示)材料中所指的“决策”出自双十协定 .政治协商会议决策C.国内和平协定共同大纲2.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旷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

12、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30.读下图,此图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攻打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开始1.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在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攻打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2.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办和平谈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攻打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第卷 (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分)(不要在试卷上作答,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3.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公约,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人民奋起对抗列强侵略,救亡图存,努力求取中华民族的复兴。(共14分) 随着国民革命时期反帝运动不断趋于高涨,列强不得不调节对华政策,在一定限度上放弃固守公约特权的立场。南京国民政府运用这一有利形势积极开展改订新约的“修约外交”。192年7月,中美两国代表经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