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2608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千载(zi)谮言(zn )跛脚(b )无耻谰言(ln ) 伯仲(b) 薄似纱(b )杜撰(zhun ) 寡廉鲜耻(xin ) 衰鬓(bn )蕴藉(j ) 冠冕(un ) 锃光瓦亮(chn )【答案】“载 ”应读zi,“薄”应读bo ,“藉”应读ji,“锃”应读z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 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传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 堪:能够【解析】B项,“许”,称许,称赞。【答案】B 3名句默写。(1)早岁那知世事艰,_。(陆游书愤)纸上得来终觉浅,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_,铁马

2、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_,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塞上长城空自许,_。(陆游书愤)小楼一夜听春雨,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答案】(1)中原北望气如山绝知此事要躬行(2)楼船夜雪瓜洲渡王师北定中原日(3)镜中衰鬓已先斑深巷明朝卖杏花(4)出师一表真名世山重水复疑无路(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洲烟雨

3、: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4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解析】本题通过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理解上阕最后两句,要注意“酒徒”与“我”两种人的对比,将上阕前三句“我”的豪情壮举与上阕最后两句自己的遭遇作对比。体会这两次对比所构成的情感上的反差。【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5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对典故的理解,来考查作者的观

4、点态度。【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二)(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6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第二联以风吹树林,一叶飘落,露湿野草,百虫竞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营造

5、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答案】【要点】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7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想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是在半夜无眠,诗人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在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8请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空白处的语句,使整个文段句式一致、句意通畅、中心明确。鉴赏唐宋诗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唐诗中的“形象美”大漠孤烟、江天一色,这是流光溢彩的盛唐景象;你可以品味宋诗中的“哲理美”_、_,这是冷静睿智的两宋精神;你也可以欣赏唐宋词的“音韵美”_、_,这是婉转动听的中华音乐。【解析】本题是对仿写句式和文学常识的考查。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第一句所举短语属于宋诗的内容,第二句所举短语能够说明唐宋词在音韵上的特点,前后句式一致,句意通畅。【答案】源头活水、庐山面目词牌平仄(长短交错、依声填词)、押韵对仗(叠词连用、应歌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