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12071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金沙小学 董志云一、 教材分析:1 、 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 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约分和通分方法的基础知识, 也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而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做铺垫。2 、 教学目标( 1 )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数学思考方面: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

2、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方面: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内容,感受“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2 )情感态度方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 、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材中所体现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 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五年级的学生之前的基础知识、 抽象思维能力、 知识变迁能力和概括能力不是很强, 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是: 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二、学情分析由于

3、我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稍差一些,要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班里的学困生与成绩好的同学各占了二分之一,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 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早就把这节知识预习并完成了相应的练习, 两级分化强烈,争对这一情况,我充分发挥“互帮式”学习作用,让成绩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再次辅导,加强学困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因为同学之间经常接触, 相互了解, 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自己的同桌,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举两得。三、教法学法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

4、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以学生发展为本, 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等情感态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注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感受验证, 以及 “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教法:采用实际操作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再用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最后用直观演示法:验证时,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

5、到抽象思维。学法: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操作体验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自然就想到分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提出,进行验证。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小主人。新课程提倡:过程重于结果。在探索和操作中我采用了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和引导发现法。四、教学过程:1、故事激趣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根据教材的安排把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让老爷爷给三个儿子分田地,老大和老二

6、觉得不公平,吵了起来,正好阿凡提路过,问清原因后,大笑了起来,说了几句后,大家不吵了,实际上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这样的故事导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贯穿在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2、感知规律( 1 )首先让学生观察,创设

7、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折一折纸。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都看作单位“ 1” ,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 这一情境的设置, 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 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2)研究素材,猜测规律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3=2/6

8、=3/9 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能说出与“ 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 ”大小相等的分数吗?从 1/2=2/41/2=4/81/2=8/16 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 4 )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强化训练,巩固教学效果。(在练习时,发挥“互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操作中巩固认识,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即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评估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