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1714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和影响探究摘要:全球原油贸易量逐年增加, 随着原油供需调整和价格变化, 跨区域原油贸易也愈发频繁。通过跨区域原油贸易, 可以影响全球原油资源配置和原油价格的波动。关键词:跨区域原油贸易; 价格; 供需; 资源配置;随着全球原油需求的不断提升, 国际原油贸易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中东和俄罗斯是主要的原油出口地区, 近年来中东原油出口占世界原油出口总量的份额有所下降, 非洲和南美洲的出口量相应增加。对于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 其进口来源也逐渐多元化, 从依赖区域优势从事原油进口贸易, 逐步转向跨区域原油贸易, 从而优化本国的原油进口的资源配置。一、全球原油

2、贸易概况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原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假如原油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那么原油贸易那么可以称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循环系统。全球原油供给和消费存在地理上的不平衡, 因此大量的原油需求需要通过贸易的方式来满足, 原油贸易已经成为原油产业链重要的组成局部。目前OPEC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油供给方, 但近年来北美、俄罗斯原油产能快速增长, 全球原油供给市场逐渐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 而原油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亚太、北美、欧洲成为国际原油消费最集中的区域。中东地区作为主要出口原油区域, 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0%左右, 主要来自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曼等国家, 主要

3、出口至日本、欧洲、美国、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长期合同是中东国家销售的最主要方式。中东的国家石油公司通过与国外石油公司、贸易公司、炼油厂等直接签订长期销售合同, 以大体确定每年度原油的供给与销售, 合约中规定交货的目的港, 不得转售, 主要表达在沙特原油、科威特原油、伊朗原油等。此外, 阿曼原油、伊拉克的巴士拉原油、阿联酋原油可以进展现货交易, 现货采购更为灵敏方便, 很多买家都选择长约与现货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方式来安排采购方案, 以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合理调整原油采购品种和数量。俄罗斯是原油出口量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俄罗斯向亚太地区 (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 和美国太平

4、洋沿岸出口的原油主要来自萨哈林油田, 西西伯利亚和萨哈林将成为俄罗斯对亚太地区原油供给的主要地区。在原油进口方面, 受我国民营炼化进口配额的放开与战略储藏扩张等因素的影响, 202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4.2亿吨, 同比增长10.5%, 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我国的原油进口依赖度由2000年的25%上升到2022年底的69%, 据预测中国2040年原油依赖度将到达80%, 将来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有望继续攀升, 有利于国内两大油运央企中远海能及招商轮船的开展。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逐年攀升, 进口平安问题日益凸显。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已经成为有效解决中国原油进口平安问题的首选策略之一。目前

5、从进口区域分布来看, 中东仍是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地, 但2022年进口占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至42.8%, 从北美的进口占比上升了1.8个百分比至2.2%, 非洲的进口占比由13.3%上升到14.2%。从2022年中国的进口构造也可以看出, 长间隔 货源的进口占比在提升。二、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可能性分析形成跨区域原油贸易, 需要具备一些可能性条件, 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在原油市场供求方面, 供需总量的调节主要由OPEC调整出口量来解决, OPEC的减产, 会导致全球东部区域供需缺口拉大, 需要大力从区外增加原油进口, 而从西区市场来看, 美国方面可供出口量的增加, 以及利比亚油田复产和

6、地中海原油装运的正常化, 预计西区供给整体偏松, 全球市场会呈现东紧西松;的格局, 通过西区原油进口到东区, 有助于缓和东区市场的供需紧张。第二, 在原油市场的价差构造方面, 当EFS (Brent-Dubai) 价差收窄的情况下, 会导致以Dubai计价的中东原油出口量下降, 以Brent计价的西区原油将会流入东区, 存在较高的套利收益, 从而形成跨区域原油贸易。反之, 在EFS (Brent-Dubai) 价差拉宽的情况下, 会导致以Brent计价的原油出口量下降, 以Dubai计价的东区原油流入西区, 存在较高的套利收益, 从而形成跨区域原油贸易。第三, 从终端用户炼厂的消费需求和效益考

7、虑, 在OPEC调整出口量, EFS价差 (Brent-Dubai价差) 变化的情况下, 各区域炼厂将会比拟轻重质组分油的收率, 在OEPC出口量增加或者EFS拉宽的情况下, 重组分油的收率会增加, 从而导致Dubai计价的原油流入西区的可能;在OEPC出口量减少或者EFS收窄的情况下, 轻组分油的收率会增加, 从而导致Brent计价的原油流入东区的可能。三、进展跨区域原油贸易的主要油种目前从事跨区域原油贸易的主要油种有:伊拉克的巴士拉、俄罗斯的乌拉尔、美国油、巴西油等。伊拉克的巴士拉原油, 在出口方式上, 主要存在长期合同出口、招标销售和Defree形式的出口。De-free主要是可以进展东

8、西向的贸易方式, 从而形成跨区域原油贸易, 巴士拉原油通过跨区域原油贸易, 进展东西向贸易, 扩宽了巴士拉原油的贸易市场, 实现贸易利润最大化。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 作为世界上出口量最大的单一油种、最大的含硫油资源之一, 乌拉尔原油可以很好地替代阿曼原油, 能减少OMAN及其他中东油的市场需求, 实现东西向含硫油跨区贸易, 从而影响中东定价。另外, 巴西的低硫油主要流向的美洲地区, 近几年通过到岸货的形式往远东地区销售。美国的含硫原油, 作为中东原油的替代, 随着产量逐年上升, 也逐步销往远东地区。四、跨区域原油贸易的市场影响分析通过跨区域原油贸易, 形成原油资源在不同区域内的交易, 不仅有利

9、于全球资源配置, 而且可以影响基准油的价格波动。其影响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于全球资源配置方面, 不同区域相似品质原油的跨区域交易, 可以优化各区域原油贸易的资源配置, 在某些区域常规油种进口量减少的情况, 通过进口区域外的相似品质原油, 作为替代油种, 可以使得区域内原油进口种类更加趋于多样性, 减少对常规油种的依赖, 在对常规油种的需求方面更趋于弹性化, 减少常规油种因价格波动或者供给量减少带来的风险。第二, 对于原油价格波动方面, 鉴于东向原油贸易主要以Dubai为主要计价基准油, 而西向贸易主要以Brent为主要计价基准油, 以Brent计价的原油品质普遍优于Dubai计价

10、的原油品质。然而, 在Brent-Dubai价差继续收窄的趋势下, 说明以Brent计价的原油价格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从区域贸易与贸易流向上来看, 预计东向供需缺口将会扩大, 以Dubai计价的中东原油出口量将会减少, 通过从区域外进口原油, 来弥补Dubai计价原油的供给缺乏。反之, 在Brent-Dubai价差继续拉宽的趋势下, 说明以Dubai计价的原油价格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从区域贸易与贸易流向上来看, 预计西向供需缺口将会扩大, 以Brent计价的原油出口量将会减少, 通过从区域外进口原油, 来弥补Brent计价原油的供给缺乏。第三, 对于终端用户炼厂的消费而言, 一般情况下,

11、各区域的炼厂根据装置装备的特点, 加工的油种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要么偏轻质油或重质油, 要么偏低硫油或高硫油, 通过跨区域原油贸易, 进口区域外的原油, 可以降低对区域内常规进口油种的依赖。另外, 进口区域外的原油将会影响炼厂本身的消费加工情况, 以及经济效益, 需要通过评估装置适应性和消费的经济性, 来有选择性的进口区域外原油。假设品质、性能和常规油种接近, 那么可以作为常规油种的替代;假设品质、性能和常规油种有差异, 可以尝试采用调整加工配比, 或者和其他油种混炼的方式。参考文献何铮.国际原油贸易流向现状及开展态势.当代石油石化, 2022.【2】程淑佳, 王肇钧.复杂网络理论下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研究.地理科学, 2022.刘芸芸, 隋梦海.国际原油贸易流向及开展态势.经贸理论, 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