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11705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活动目标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 人格的发展。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 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 范围及培养途径。活动措施一、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 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 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 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

2、 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 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 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 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 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 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 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二、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 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 级也可以创设热爱

3、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 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 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 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 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 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 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三、创设家庭劳动环境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 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

4、了在学 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 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 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 渐进过程。3、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 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 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4、给孩子良好的

5、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 以鼓励为主。5、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 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6、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 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7、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 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 爱劳动,自觉劳动。四、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 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 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

6、年级学 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 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 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 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 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 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 “捡起身边的

7、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 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 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 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 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2)中高年级可开展

8、“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 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 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 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 劳动基地”。(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 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 家务劳动实践活动。3、班级劳动。(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 劳动到位。(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 学

9、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4、课堂教学。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 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5、节日教育。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 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 了”。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 垃圾”。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6、不

10、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 样”。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 扫雪,我才不去呢”。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 选“劳动好少年”。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3一、指导思想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然而,随着物质生活 水平的提高,在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他们花钱如流水,独生子女 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往往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 社会就不能发展的

11、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 生独立生活的自立,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会到 爸爸妈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我校将根据学校实 际,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二、活动目标1、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 的劳动习惯,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劳动是无上光荣的。2、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明白劳动不 只是动动手脚,而是手、脑、心、神并用的一种技能和技巧,有利于 开发智能,促进大脑发育,使他们成为现实社会有用的人才。3、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定期参加劳动基地的活动,通过实践 得到知识

12、和技能。三、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四、活动安排(一)宣传动员。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做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月动员工作,向全 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能积极行动起来,做学校里的热爱劳动小标 兵,做家里的热爱劳动小成员。(二)实施阶段1、在5月13日母亲节这天进行“今天我当家”的家庭劳动实践活 动。2、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劳动最光荣”。3、各班出好一期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黑板报。4、组织一次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中队活 动。(三)总结阶段1、围绕本月的主题教育,各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感受。2、各中队推荐评选2名“劳动之星”。3、各中队上交一份“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总结。4、资料图片整理装订。五、活动要求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按学校要求有序开展工作。2、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避免走过场。3、活动形式要多样,并及时总结。4、所有活动都请形成文字材料,并请积累相关的活动照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