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114704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旋转是几年级在图形教学中扎实概念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部分,究其原因,概念的正确了解是主要的原因。怎样加强图形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扎实概念的本质,在图形教学中要关注以下方面。一、在整体把握中明析概念的系统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为了加强概念教学,老师必需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概念是逐步发展的,而且诸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络的。老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基础活动经验的连续性,从而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系统性。如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在很多教材中是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的。在一年级,先出现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初步认识,经过让学生观察部分实物及

2、实物图,如装墨水瓶的纸盒、魔方等。积累部分相关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感性认识,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知道这些形状的名称。然后,经过操作、观察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各有多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深入加深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感性认识。再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图形。但这一阶段的教学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第二阶段是在五年级。笔者在教课时,关注了学生前阶段的活动经验,在学生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借助实物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学生有了前阶段的感性积累,学生的探究就水到渠成,课堂更富有实效性。二、在建模操作中触摸概念的本质1重视比较分类,突出概念本质属性对部分有联络的概念,能够引导学

3、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络和区分,以形成概念系统。比如,笔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把这两个概念放入了四边形的大背景下去研究,老师力图让学生经历这么一个科学分类产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由来是因为我们数学内部的分类需要而产生的。先从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情况进行分类,分成两种:平行和不平行;再在平行和不平行这两组线上加入另外两组线,从而产生各类含有代表性四边形;最终让学生对四边形按对边是否平行进行分类。学生在比较分类中建立了,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分为一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分为一组,两组对边全部不平行的分为一组。这个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比较,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2加强辨析,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概念的特点之一:对某一概念的内涵不很清楚,也不全方面,把非本质的特征作为本质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误认为,只有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才叫长方形,假如斜着放就识别不出来。为此,往往需要变换概念的叙述或表示方法,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了解概念。意在从变式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3重视利用,深化概念的本质属性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去处理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多种数学能力的过程。而且,也只有让学生把所学习到的数学概念拿到生活实际中去利用,才会使学到的概念巩固下来,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利用技能。

5、为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掌握小学数学教材逻辑系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比如,在学习圆的概念后,让学生设计“投球比赛”的游戏。学生为了突出公平性,学生利用了圆的本质属性,设计了“多个儿童围成一个圆,在圆心上放一个球框”。这么经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老师适时点拨,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爱好和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概念的了解。三、在图形想象中培养空间观念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进行发明性思维的过程,对于巩固和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促进作用。空间和图形领域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在观察、演示、制作等多种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开展联想和想象,活跃思维,发展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在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发明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不但仅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想象,画的过程中就要想象二分之一的样子,在剪好后要想象整个图形的样子,再打开。四、在动态处理中扎实概念的内涵数学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但传授知识绝不意味着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而应重在提醒隐含在其中的出色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或改变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觉或再发明、再发觉的过程中去。让数学静态知识动态化,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数学建构才能比较牢靠和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