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11122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王羲之,字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家,有“_之称,世称“_。【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 “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次第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 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表凭借,用来。 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

2、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合适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 环绕一觞一咏 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飞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慨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一词多义】(一)

3、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二)一(1) 一起。例:假设合一契(2) 一样。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到达3、家贫,无从致书

4、以观 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6、修守战之具 整治(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冀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j )年之后 周、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虚词运用】1、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办法2、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5、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到达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特殊句式】(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二)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三)省略句:1、省略句:省主语:(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介词“于:映带(于)

6、左右 悟言(于)一室之内【波及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叹系之、游目骋怀【重点句翻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翻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翻译:【用课文中的话填空】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气氛:_、天气:_

7、,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第二段在第一段的根底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寒暄周旋谈起,其语句是_,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叹相同,其语句是_。然后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感叹,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叹,其语句是_。第三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兰亭集序的情感】第一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

8、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高兴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办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叹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叹,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发明。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假设合一契表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