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11001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信息用户与服务课程标准一、 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特点在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与用户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阐述,二是突出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网络和技术发展为依据的面向用户的增值服务和各种专门化服务的拓展,三是在分析社会发展的信息机制的基础上,深化信息服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以此为重点进行讲解,旨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业发展需要。(二)课程基本理念我们的高职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

2、,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根据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抓住“实用性”的特点,紧紧围绕实际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来驱动教学,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二、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信息服务与用户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

3、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分析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现代信息服务及其组织机制,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社会交往与信息交流以及用户信息获取、利用中的信息心理、行为规律,讨论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发展和现代条件下信息服务的基本业务、组织与管理方式。本课程教学立足于信息服务实践和信息服务目标化发展的现实,着重于服务与用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二)具体目标理解用户与信息服务的关系掌握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掌握信息保障、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与信息集成服务的业务拓展三、 内容标准序号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学时项目一导论1了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功能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已

4、成为我国各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主流;2认识到这些环境对信息服务的管理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信息服务与用户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3理解从信息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的信息服务组织与管理问题;4掌握信息、信息服务和用户之间的关系。5运用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分析当前的实际问题利用大屏幕讲解基础知识,通过实训掌握相关知识。2项目二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1认识到国际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与信息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2理解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结构、经济机制3能够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分析信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5、的变化和信息服务业的生产率以信息服务行业结构与职业分布及社会信息形态对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影响为例,加深学生对信息服务业发展机制的理解4项目三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1明确从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整体出发开展研究2掌握用户调查的途径、社会统计测量方式、用户特征资料与数据处理以及用户行为规律研究的基本方法3理解九种基本方法的基本步骤、内容,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具体分析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找出其中的规律通过分析九种基本方法的基本步骤与内容,让学生掌握统计测量、抽样调查、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6项目四用户信息需求分析1了解用户需求的内容2认识信息需求的内在机理3了解用户对信息

6、资源需求的类型4理解网络环境中的用户信息行为通过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职业特征与其差异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用户信息需求机制与用户信息需求规律4项目五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1了解用户获取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前提2掌握用户获取信息的情况不仅是开展信息服务的需要3明确用户的信息获取机制和改进信息获取途径的策略通过实例分析用户信息利用中的信息价值,让学生掌握获取用户信息交流与用户的信息的方法4项目六用户社会交往与互助中的信息活动1认识用户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2理解用户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信息作用机制、社会交往中的信息活动3理解人际关系与信息活动、公共关系与信息活动、社会活动中的信息行为规划4了解社会竞争中信息活动的

7、基本环节、社会合作中的信息活动、社会冲突和调适中的信息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社会交往、社会互助、社会流动中的信息活动与信息活动4项目七用户信息心理研究1认识用户信息心理是用户信息的需求、获取、吸收和利用等方面的心理2理解信息心理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3了解用户对信息认知过程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要点与方法以及用户信息心理行为分析4项目八文献信息服务及其组织1认识现代社会的文献信息服务是一切以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为依托、面向用户开展的服务活动2理解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组织、文献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开发、定题服务的

8、特点与查新服务的程序3认识文献信息服务伦理规范、文献信息服务业务规范4掌握文献信息服务的类型、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文献信息服务中的资源开发与服务组织4项目九中介、咨询与决策支持服务的组织1掌握中介市场主体、中介服务、咨询服务、决策支持2理解咨询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范围、咨询服务的程序和方法、决策支持服务在信息利用上的特点以及决策信息支持服务内容3能够针对一家咨询服务机构,了解其运作流程通过角色扮演、视频观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中介服务的社会作用机制与中介服务机构的类型以及咨询服务与决策支持服务4项目十用户信息保证服务的组织1明确信息保证按其服务对象和方式,可

9、分为人员信息保证何项目信息保证2明确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与发展中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活动3理解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二者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又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内容通过小组协作,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4项目十一信息网络服务及其管理1认识信息网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与服务2熟悉信息网络的各种不同解释3了解网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服务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网络服务知识4项目十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服务业务的拓展1能够掌握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特征、技术构成、资源建设以及组织与管理问题2理解科技与经济信息机构服务的结合以及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网络化发展,构

10、成了科技和经济信息机构业务拓展的主流3熟悉专业信息服务服务、系统集成和网络信息重组与传播的形式和具体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服务业务4项目十三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1能够了解公益性信息服务是指以社会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而提供的各项公益性信息服务活动2能够理解在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资金、政策、信息来源、组织调控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的信息行为决定整个事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规模3熟练掌握资源共享与信息保护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掌握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2项目十四信息服务的市场经营与管理1能够明确市场活动由商品及其流通性质

11、所决定2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商品价值理论3了解信息服务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4掌握信息服务商品的定价方法通过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掌握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6项目十五信息服务的政策与法律保障1能够熟悉信息政策结构与内容2能够理解信息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需要3能够了解信息政策实施应考虑的基本问题、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评估的流程通过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掌握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4四、 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构建小型网络,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要充

12、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4、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编写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综合实践题目,便于组织教学。(二)教学建议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管理基础,VB语言,C+语言。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任务

13、驱动,应选用典型网络构建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对网络构建与配置提高认识。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多媒体、投影和演示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网络构建与管理。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

14、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评价建议 1、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 2、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是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和电子实验题目,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和远程实验室开放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五、其他说明本课程为必修课,按照本大纲采用同一的各专业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和上机实习紧密结合,采用计算机联机大屏幕进行直观教学。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