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10956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教师考编模拟音乐试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两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3.新教师第一次上讲台表现慌乱属于(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4.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谈话法 B.参观法 C.讲授法 D.读书指导法5.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 )的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A.导向 B.激励 C.促进发展 D.质量监控6.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2、 D.无歧视原则7.教师教学业绩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判断题)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判断题)9.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判断题)10.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教学。(判断题)1.【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2.【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布鲁姆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答案】C。4.【答案】ACD。中

3、公专家解析: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5.【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答案】ABCD。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8.【答案】。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课程标准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1.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

4、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则或原则,下列不属于教育公平内容的是(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资源公平 D.结果公平2.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精神需要和( )。A.物质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会需要 D.成长需要3.如果教学目标是需求学生尽快的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B.师生互动策略C.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D.合作学习策略4.下列行为有利于建立教师威信的是(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E.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5.在学生个性发展中,心

5、理内化的形式有(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技能内化6.韦氏量表主要从( )等方面来测量人的智商。A.动作智力 B.空间智力 C.言语智力 D.操作智力7.在心理咨询中,最首要的规则是保守秘密,这是心里咨询的“生命线”。(判断题)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判断题)9.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指认知方式差异。(判断题)10.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判断题)1.【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公平的内容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2.【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以把需要划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按需要

6、的起源可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3.【答案】C。4.【答案】ABCDE。5.【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其中,道德内化是指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知识内化是指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智力内化指把实际操作转化为智力操作。6.【答案】CD。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在心理咨询中,最首要的规则是保守秘密,这是心理咨询的“生命线”,如果不能保守秘密,双方就不能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7、。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学生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0.【答案】。1.下列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A.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持续递进性C.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的基础上,又称为( )。A.刺激-反应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C.接受-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3.自( )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4.下列做法符合启发性原则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

8、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5.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有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诸多事物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培养(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抽象概括 D.想象力6.课堂纪律具有的特征( )。A.约束性 B.强制性 C.标准性 D.自律性7.注意是广度指同一时间能把握的对象数量。(判断题)8.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来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是他面临的心理冲突属于多重趋避冲突。(判断题)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判断题)10.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判断题)1.【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

9、系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2.【答案】A。3.【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4.【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C选项与题意无关。5.【答案】AC。6.【答案】ACD。7.【答案】。8.【答案】。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物质前提。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者往往具有较高的动机,难度中等适当的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动机。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抚养小孩 B.心理模仿 C.生产劳动 D.生物本能2.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

10、”的教育主张,体现了(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3.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发展和丰富案例知识时不常用的方法有( )。A.观摩 B.微格 C.反思 D.教学案例研究4.众多教学方法按其总的指导思想不同,可以分为( )。A.范例式教学 B.启发式教学 C.注入式教学 D.灌输式教学5.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知识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6.制定课外活动计划的基本要求有( )。A.可行性 B.协调性 C.明确性 D.基础性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

11、修养的重要途径。(判断题)8.“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策略。(判断题)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判断题)10.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判断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4.【答案】BC。5.【答案】BC。6.【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制定计

12、划是课外、校外活动的起始环节。活动计划是全体参与活动的人员的行动导向和纲领,是课外、校外活动后继环节的依据。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可行性、协调性和明确性。中公教育提供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知行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属于学习迁移。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1.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

13、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2.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高智商一定具有创造性中公教育提供B.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C.低智商也可能具有创造性D.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 )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以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A.价值性教育目的 B.操作性教育目的C.终极性教育目的 D.发展性教育目的4.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 )。A.攻击行为 B.越轨行为 C.违法行为 D.冷漠行为5.现代教师专业素质( )。A.专业知识 B.

14、专业道德 C.专业能力 D.心理素质6.合作学习在设计上和实施上必备的特征( )。A.分工合作 B.密切合作 C.各自尽力 D.社会互动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凡是能增强儿童反映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判断题)8.教师独立于课程之外,他不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判断题)9.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判断题)10.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反映了学生具有注意的广度这一注意品质。(判断题)1.【答案】C。2.【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

15、般水平的智商;低创造性者智商可高可低。3.【答案】C。4.【答案】BC。中公专家解析: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的违法行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律、法规的行为。5.【答案】ABCD。6.【答案】ABCD。中公专家解析:合作学习必备的特征包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7.【答案】。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的。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描述属于注意的分配。1.早晨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2.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这是利用了( )A.知觉中的新颖性规律B.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规律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