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美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1074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一年级下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一年级下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一年级下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一年级下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美术(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案第1课 画自己课 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水平、观察水平 培养学生抓住五官的特点并表现的水平。 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的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通过表现自己的脸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大胆画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点,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五官与同学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异才有了每个人不同 的面貌。教学准备:镜子、表现工具(自选)。注:两节课连堂完成本课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1、游

2、戏:首先所有学生闭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选4位同学藏在面具后,让大家认是谁。问: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问:为什么我们能够一下子认出每个人是谁?生:学生会从服装、头发、空缺的位置来判断。教师引导:露出眼睛、眉毛,脸。问:每个人区别最大的是哪里?生:脸。二、观察分析,了解自画像。1、了解人们的相貌的区别。师:为什么老师能区分大家呢?生:由于我们每个人长得不一样,所以老师理解我们。师:是什么不一样呢?生:是五官、脸形、发型不同。师:谁能说说自己的特点?生:我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扎着两个翘翘的辫子。(多请几个小朋友说)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觉?(互相讨论、观察)2、出示课题:画自己3、你认为自己什么表情

3、画起来最好看:(对镜子做表情欣赏,请几位表情生动的同学上台表演)。4、欣赏课本范作,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问:小朋友为什么把自己画成这样?(边欣赏边分析表现形式)学生的回答不能确定。 5、赏析徐悲鸿自画像师:看看画家笔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鸿吗?-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早年留学欧洲学习西方油画,回国后结合我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长画马。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师:知道这张画是用什么画的吗?生:油画。(教师提醒)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1、学生作业。师:你们想怎样画自己?(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是什么样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时候。2、带了小镜子的同学能够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作出

4、一个表情试试。别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点。3、本课时完成基本形的表现。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画自己,并剪下来,粘贴到一张纸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照。加强集体意识,感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教学重点:画好自己,并剪贴。教学难点:大胆表现,抓住特点。教学准备:剪刀、胶水、一张大纸。1、以头部为主,主要表现面部特征。自由作色,大胆表现。2、即时表扬落笔肯定、表现大胆、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3、对表现拘谨的孩子作鼓励性指导。四、欣赏评价及教学延伸。1、点评:选3-4张较好的画,请作者自己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2、学生评价。3、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4、

5、把所有作业贴在大纸上。师:这是我们全班的集体照,长相不一样,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 第2课:长呀长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在小组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的良好品德,提高观察、感受、探究、联想的水平。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活动,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教学准备:植物生长图片

6、或录象、盆栽植物若干、绘画用具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表现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情景。第一节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童话故事:一粒种子发芽了二、新授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植物的生长知识1、 交流亲自实践得到的某一植物生长过程的资料和发现。2、 交流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相关知识。3、 播放植物生长过程的相关记录片或图片资料。4、 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 茁壮成长,并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会有不同。5、 分析教材第5页作业特点,引导学生明白范作是如何将植物生长过程反映出来的。6、 思考:你还有不同的画法、想法吗?三、小结:1、 画出植物各生长期色彩丰富的变化,可使画面更美

7、。2、 可添加各个时期出现的小昆虫、动物,然后环境因素,使画面更丰富。3、 大胆想象,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作品来。第二节教学过程:一、小结上一节课学习情况及知识点的复习。二、学生继续作画,作画过程中教师重点肯定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同时扶助较落后的学生。三、 学生相互点评作业,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四、 课后延伸:把老师给你的种子带回家,种起来,看看会长成什么样子?第3课 太阳学习领域:造型o表现教学目标:1.用橡皮泥这种可塑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太阳的造型,熟悉泥材的特性,进行感官体验。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记忆与想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太阳的

8、多种不同个性化表现,增强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动手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在审美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学习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富有个性的太阳。难点:太阳形象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点。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学生示范作品、供学生展示用的泡漠板、大头钉、实物投影仪、电脑等生:橡皮泥、剪刀、碾压或印纹的工具、美术课本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1、与学生分享后羿射日的传说。2、板书课题太阳二、欣赏古今学习新知1、结合课件欣赏古代人们所表现的太阳,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我看到的

9、太阳是怎样的?给我的感觉怎样?2、结合课件欣赏小朋友创作的太阳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形、色、表情等进行赏析。3、探索利用橡皮泥进行太阳作品制作的方法。三、引导创新体验乐趣1、布置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使用橡皮泥与伙伴合作或者自己独立创作特别的太阳作品。2、巡视指导学生的创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表扬、推广好经验四、评价作品,分享经验作品展示,并在夸夸自己、夸夸别人的活动中进行评价,在交流中分享创作心得与经验。五、知识拓展课后延伸1、结合课件展示古代饰有太阳图的衣服图片、儿童创作的其他表现手法的太阳作品和日全食的过程图。2、小结并进行课后的延伸。第4课 漂亮的瓶子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

10、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提高审美评价能力。2、 掌握瓶子对称的造型特点,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3、 通过造型游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 瓶子的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和装饰的方法。教学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合适及外形美观。教学过程: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大量欣赏不同形态和不同图案、色彩的花瓶,边欣赏边讨论:1、这些瓶子美在哪里?它们的外形是怎样的?你看到些什么图案?2、用了那些方法进行美化?3、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美化?4、你最想做一个怎样的瓶子?想画上怎样的花

11、纹?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和想法:瓶子的形体、装饰方法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二、指导创作。 讨论对称形状的剪法,并让学生示范,总结出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学生创作:1、剪出外形。2、讨论实施装饰的方法,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 多种媒材,对利用剪贴、喷溅、拓印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表扬及指导。四、展示与评价第5课 洗澡知识性目标: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

12、象。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教学过程:一、表演猜谜:请一位学生做出洗澡的动作,让大家猜他在做什么。二、小组交流自己洗澡的趣事。三、 观看动物洗澡的录象,了解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四、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拓宽学生的思路。认识到洗澡这个词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事物上,如:洗汽车,雨水为建筑物、花草树木洗澡,甚至想象给地球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五、作业要求:1、 先体验洗澡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2、 再用不同方式对主题进行表现,如:绘画、小品、哑剧、歌舞六、 学生作业1、 自由结成小组。2、 根据大家的特长、爱好选择表现形式。3、 合作完成作品。七、展示、

13、表演。八、评价和小结。1、 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作品发表看法。2、 我们要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第6课 船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隐性内容与目标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

14、插图或影视等图像资料。二、 感知与启示:以小群体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每个小组选择最佳资料向全班展示或播放。三、探讨与交流:依据直观图像,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教师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性特征。四、设计创作:1、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2、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身的种类。3、装饰船:用线和色为船身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4、 背景:与船的状态相应用色、线或画水域等场面来衬托船。五、评价与交流: 展示作品并讲画面情景。由作品所展现出的有关船的类型、情景,联想出围绕船发生的故事。六、课后拓展1、 有关船的故事。2、 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3、 了解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最先进的船是怎样的?未来的船是什么样的?第7课 手形的联想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情进行联想,探索装饰与组合的美感。2、情感目标: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