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0484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6页)(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北某幼儿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XX县位于XX省北部,XX市中部偏西,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辖10镇8乡一个农场358个行政村,总面积4333平方米,总人口34.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人。XX地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腹地,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及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XX已发现的各类矿产资源,XX样样都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多种重要资源组合匹配一身。煤炭预测储量500亿吨,探明储量106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1.56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2亿多吨,探明储量4500万吨;岩盐储量1.3万亿吨;高

2、岭土储量达10亿立方米。全县土地广阔,人均19.5亩。水资源比较丰富,有无定河、芦河、大理河、黑木头河等大小河流115条,年径流量5.8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277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陕北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王圪堵大库已经开工建设。2008年,XX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7.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1亿元,增长6.5%,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40.84亿元,增长28.9%,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9.8%,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7%。

3、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9:66:14转变为13:77:10。2008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60.6%,增幅较去年提高116.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增幅较去年提高了54.5个百分点。2008年XX县年末总人口为34.1万人,比2007年33.8万人,增加了0.3万人,增长0.89%,其中:男17.9万人,占总人口的52%;女16.2万人,占总人口的4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0.7万人,占总人口的90%,非农业人口3.4万人,占总人口的10%。XX县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文化遗迹到处可见。XX古长城、接引寺、宝山寺、青龙山古遗

4、址、五龙山庙(法云寺)、波罗堡、肖崖革命旧址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高镇油房头村旧石器遗址依稀可见,秦直道、明长城遗址风骨犹存,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故里至今保存完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的。XX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群体性、思维性特征,XX的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富集,人文优势特别厚重。XX文化底蕴深厚,计划利用5年时间,共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培养文艺人才,充分展现自由的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大县,促进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打造一张具有陕北特色、充满影响力的文化“名片”。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XX县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机

5、遇,认真落实“科教兴横、教育奠基”战略,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45所,其中农村中小学就有333所,学生在50名以下的学校有190多所,占全县总数的55%。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的原则,与县财政局联合制定XX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意见,撤并规模较小,一人一校的村小48所。同时,为了防止因布点调整而出现新的辍学,以及根据民办学校学生转往公办学校和大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现状,规划新建X

6、X第五中学和第三小学,以缓解中小学上学压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2009年再撤并规模小的村小40所,同时,在县城规划新建1所初级中学和1所幼儿园,实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重组。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扎实开展各种实验教学,今年准备召开一次县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现场会,年内接受“普实”市级初验。新建的XX县XX幼儿园不仅能解决义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项目名称:XX县XX幼儿园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建设地址:XX县第二节 编制依据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教育网站和网

7、校暂行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XX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7、X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修订)(榆政教发200540号)8、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法规等第三节 建议范围及内容一、研究范围为了准确地确定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对XX县XX幼儿园项目工程、建设用地现状、总体建设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最终确定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二、研究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新建XX县XX幼儿园项目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确定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从而论证本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为: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建设条件

8、研究;三)建设内容及规模的确定;四)建设方案研究;五)建设水平及投资估算。第四节 主要结论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有利于满足XX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符合我国关于“教育兴国”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关于共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是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必要补充。项目的运营,可扩大XX县的基础教育力量,有利于本学区适龄儿童顺利入学,利于贯彻义务教育法,有利于贯彻执行县教育厅年初关于XX县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的战略部署,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XX县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建设和改善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体现当地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水平,本项目的建设不仅适应

9、时代潮流的发展,更是“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XX县XX幼儿园项目的建设有势在必行之势。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 XX县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分析XX县教育内部管理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同时,狠抓教师学习培训,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质量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激活职校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并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一、XX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一是教师年龄结构堪忧,学历达标率不高。学历不达标,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落后的教师

10、仍然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些教育大多保持传统教育观念,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教育方式,不仅理念不先进,且教育方法落后,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随着XX县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逐渐提高,但随着教师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学校的教育形式仍非常严峻。这一现象在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大部分教师年事渐高,或已接近退休,他们中的很多曾是民办教师,教育部门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培训对他们来说也已是杯水车薪,能否增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保持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功能,提升农村教育的教学水平,这才是关键。二是年青教师教学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即“教非所学”。XX县来看,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及

11、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相当奇缺,特别是在农村,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他们大部分不是专业教师,基本上“半路出家”。以往教育部门招收的一些大中专毕业生,要和以是大学院校的二、三流毕业生,要么一部分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他们身上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教书育人的方法和技巧。而有些具备了教学所学专业条件的教师,却因学校实际教学岗位需要情况,往往派不上用场。三是大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铁饭碗”未从根本上打破,教师舞台缺乏强烈的“商业竞争”,给了很多教师得过且过的机会。趁教育转型期,趁各项体制和机制不健全,趁老师岗位竞争与淘汰机制不成熟、未定型等因素,致使他们竞争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不高,或盲目跟风,或随波

12、逐流,或“车到山前必有路”等观念和行为到处存在。四是教师的教学育人能力有待提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明确,教育观念的不更新,教师中缺乏良性竞争,地学责任感不强,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成为教师增加自身素质的闭门羹。二)教师流动影响了教育的公平一是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教师间的流动,使优质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导致本落后的农村教育更显捉襟见肋,城市教育也因人才部分外流而差强人意。常年以来,青年教师在农村接受培养、锻炼后,成为了经验丰富、有影响力的教师,就被吸引或调配到城区,由此,农村教育成为了培养教师的舞台,而享受这一权利的却是城区学生,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泡影。由

13、此,只有制定 更加完善、细致、合理而灵活的教师流动机制,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教育部门承担着培养既为教育服务的教师,又为其它部门培养优秀干部的“责任”。其中,少部分优秀教师继续为教育培养人才而留守岗位;另一部分优秀教师则被其他部门吸收或挖走,这已成了趋势;还有一部分优秀老师则流向经商或“下海”,这也不常见。长久以来,教育部门的这一“双重”职责,突现了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界,也改变了人才匮乏的局面。三)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政府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有限,其投入要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且正在大力度解决教育问题,但相比经济发展来说,还是缓慢了许多。

14、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够,表现在城乡之间更为明显。另外,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虽逐步在得到解决,但仍然不均或不够公平,部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没有是到很好的保障。总而言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中,教育的长远发展难以抵御短期经济发展这块蛋糕的巨大诱惑。对于政府来讲,真正把基础教育工程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四)教学基础设施差与发达地区相比,XX县城乡办学条件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城市扩张,城市人口急骤增加,还给了城市教育很大的压力,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变得吃紧。而在农村,大部分教学设施破旧不堪、年久失修,缺乏奖金进行重建,加之,近年来农村受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成班率高,校

15、舍紧缺,教师匮乏。因此,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的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五)信息水平偏低。随着国家对此项目的投入增加,一些学校的“远教”工程设备、实验设备等渐渐完善,但仍不齐全,大部分学校只是趋之若鹜。但因老师素质整体不高,学校应试教育仍然存在等原因,部分学校花在教育上的“远教”设备也成了摆设。六)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反辅教育,效果不明显。虽然国家正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但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甚大,更多学生宁愿直接找工作,根本不注重职业教育等。另外,XX县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与职业学校师资配置跟不上、硬件条件差,学校教学和企业要求难以对接等因素有莫大的关系。由于政府对教育的发展

16、重视力度不够,致使其对教育的投入也相对不足,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难以享受到更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XX县发展教育事业的优势举措1、全面改善办学条件1996年XX县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省给XX县投资720多万元。2001年XX县又被列为第二期“国贫工程”项目县,中省投资1090万元,群众捐集资2000万元,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到2003年底XX县“普九”总投入已达6700多万元。全县新建中学9所,小学63所,改扩建中学19所,小学250所,完成总建筑面积10多平方米,并配备了270多万元的课桌凳和图书仪器,使全县大部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2004年,XX县“两基”达标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各项工作进入倒记时。与此同时,农村寄宿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