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10112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黄晓芬定海一中316000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浙科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一节,以“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内容在构成体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生物学素养。本节教材由三个经典生物学实验组成,因此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问题意识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科学史例,把知识的传授变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教学分析1内容与地位本节是必修二的重要组成局部,从总体上看

2、,必修二定位在基因水平,按照科学开展的历史进程来编排。本节内容在构造体系上表达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展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学习,为学生再现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漫长历程拉开了序幕,让学生在“重走探索之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教材架构了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历史事件;暗线是:科学技术的开展。两条线中都蕴含着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实验设计思路。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上与第一章联系起来,同时为学习基因的功能、生物变异及进化打下基础。2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解

3、决方法:让学生用目标学习的方法,采用教师讲解及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解决方法:对每一个实验步骤进展分析并设计实验。3理解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解决方法:通过讲解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实例来说明。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科学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物必修一中,学习了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知道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构造和功能,但认识没有深入到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的水平上。高二学生其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初步建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4、思考、分析、探究、表达,让学生掌握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开展,从而较好地实现新课程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4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概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过程;简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2理解: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1通过一系列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总结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索过程,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

5、对真理追求不懈的科学精神。 (2)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四、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模式:根据启发式教学思想,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 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采用探究式教学。2教学策略:教学程序:设疑引入 引导探究 归纳总结 反响应用学习策略:活动定向 学习探究 结论整合 深化扩展能力培养:观察思维 分析推理 综合创新 迁移应用3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等,课件制作中,主要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做动画处理,其它以静态画面形式展示,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

6、现过程,进展分析、讨论和总结。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设疑引入【设置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俗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遗传的现象。又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是变异的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 基本特征,那么在生物体内是什么物质对遗传和变异起着决定作用什么是遗传物质呢【过渡】:让我们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来探究一下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学生根据以往的生物学知识以及从媒体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思考答复以下问题。引入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探究【经典实验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经典实验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经典实验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与重

7、建实验】【展示噬菌体图片】:【讲述】: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蛋白质组成,在头部内含有一个DNA分子。侵染细菌后,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的物质进展大量的繁殖。【设疑】:为什么把噬菌体作为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材料?【引导提问】:科学家又是如何进展研究的?【介绍】:他们采取当时的一种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演示实验过程】:略【创设问题】:1、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什么2、子代噬菌体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它的蛋白质外壳是从何而来的3、仔细观察,两组实验的细菌裂解后,新形成的噬菌体有何不同实验结论是什么【得出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后,DNA进入

8、细菌体内,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展大量增殖。所以DNA是遗传物质。【展示图片、完成表格】: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多糖类荚膜菌落外表光滑外表粗糙毒性有没有【展示内容】:1活R型细菌老鼠安康2活S型细菌老鼠死亡3灭活S型细菌老鼠安康4活R型细菌死S型老鼠死亡【问题探讨】:1、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2、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提出质疑】:S型细菌有些什么物质又是什么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实验设计】:寻找

9、转化因子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会设计怎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呢为了提高实验技能,可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这一实验:实验原理: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一段时间后,遗传物质会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实验目的:探究遗传物质是什么实验假设:DNA是遗传物质。实验步骤:【展示过程】: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提问】:艾弗里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提问】:根据上图分析在烟草花叶病毒中,什么是遗传物质 【结果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观察、认识噬菌体的构造。分析、讨论、归纳并答复以下问题。观看噬

10、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形成感官的认识。探究、分析问题的答案。得出结论观看图片思索,填写表格。观看实验过程。分析思考问题,得出答案。思索并答复以下问题。进展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展实验探究,然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思索并答复以下问题。观看实验过程。答复以下问题并得出结论。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通过不同的标记,使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后归纳出这个实验的研究思路。让学生沿着科学开展的轨迹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11、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归纳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归纳】:根据以上实验及社会热点如非典型性肺炎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总结:1、无细胞构造的生物病毒,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2、有细胞构造的生物,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3、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反响应用【进一步思考】:艾弗里的实验虽然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但仍然有人提出了异议。你能分析一下这个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存在哪些缺乏吗应该怎样改进呢 结合所

12、学知识进展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六、问题研讨1对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理论上, 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实验结果为什么会有少量的放射性呢? 而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结果上清液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 原因可能是什么?2掌握了烟草花叶病毒感染与重建实验以后,有人将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RNA、蛋白质别离、组合,分别进展实验,进一步明确RNA也是遗传物质。用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分别感染烟草叶片出现两种不同病斑。用车前草病毒HRV的RNA去侵染烟草叶片。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蛋白质外壳去侵染烟草叶片。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与车前草病毒HRV的RNA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用它进展侵染实验。讨论: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验过程步的结果是什么2上述“杂种病毒繁殖的后代是哪种病毒3结合艾弗里等人的实验,分析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特点3在证明了核酸是遗传物质后,1982年,美国科学家从感染了瘙痒病的叙利亚老鼠脑中别离出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因子,并首先提出了朊病毒这一名词,它不含有DNA和RNA,只有蛋白质。疯牛病也是由于朊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遭到破坏的传染病。请你通过以上信息及本课内容,对遗传物质终究是什么做一个完整的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