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09825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刘洋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怀孕和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怀孕过程中孕妇由 于得到来自家庭亲友的高度关注,同时自身也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强 烈幸福感中,但是分娩期间和分娩之后又会给产妇带来强烈的应激反 应,使产妇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后抑 郁是孕产妇在产褥期间所发生的抑郁性症状1。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 日或数周。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紧张、疑虑以及恐惧等症状,严重者 会产生绝望甚至自杀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在严重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 的同时,也给新生儿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2。因此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及

2、时预防、发现并干预孕产妇产后 抑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因素分析、心理 护理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1.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临床表现主要有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等)、心理症状群(焦虑、自卑、 多疑敏感、记忆减退、自杀观念和行为等X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 精力下降、食欲减退等)三方面,患者表现最突出的是持久的情绪低 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本身 也能察觉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多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3,赵方 芳等人4在对280名产妇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出现产后抑郁的产妇162 例(57

3、.86%);焦虑135例(48.21%);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伴随出现。 刘翠红等人5在对650例产妇研究中发现,出现抑郁症状410例(63.08 %);焦虑350例(36.92 %);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 以上研究均表明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很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及家属 的高度重视。2. 产后抑郁产生因素分析2.1生理因素 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孕产妇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 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产后24h内,体内甲状腺素、孕激 素、雌激素均显著降低6。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变化:胡电等7 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后抑郁症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总分与 孤啡肽水平显著正相关,而

4、与52HT及DA水平显著负相关,遗传因 素: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8 ,表明家族遗 传可能影响到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个性。2.2心理因素孕产妇的心理动力学是其生育过程反应中最重要的因 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妇的个性特征。产后抑郁症多发生于以自我 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固执、认真、保守、社交能力不良、 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9 。妇女在孕期和产后第一个月均有暂 时性的心理退化现象,即其行为变得更原始或具孩子气。多数产妇缺 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因而过分担心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对分娩存在着 紧张恐惧心理。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 化更加明显。由于产妇

5、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 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情都要从头做起等现实,为产妇造成心理压力, 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 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 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研究表明,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 滞产、手术产等可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的不平衡,进 而促进抑郁症的发生。2.3社会因素 新生儿性别因素是导致家属的不满最常见的因素,同时 家属所反映出的态度也会给孕产妇带来一定的压力甚至委屈。随着社 会的发展,“小家庭”的趋势更加明显,而很多年轻父母,经济来源 尚不稳定,部分孕产妇的家庭收入

6、较为微薄,新生儿的到来会使经济 状况陷入更为窘迫的困境,此时的孕产妇会对新生儿的未来产生更为 强烈的担忧,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剧产妇抑郁。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能 够帮忙的人员较少或者孕产妇本身经验不足时,孕产妇会对孩子看护 问题产生忧虑导致抑郁10。有研究显示失业、夫妻分离、家庭不和 睦、居住环境恶劣以及产后亲属冷漠等都是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 素。调查显示,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缺少来自丈夫和 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113. 心理护理措施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产前评估,对于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 轻度抑郁症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耐心聆听产妇的倾诉,让产妇的不 良情绪得到

7、及时的宣泄,耐心讲解产褥期母婴的生理特点及注意事 项,教会产妇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产妇认同、适应母亲 角色。告知产妇在注意休息、饮食的同时,加强产后身体的锻炼,积 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等123.2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 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应加强护理工作的效率,治疗、护理 时间要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落实陪伴制度,特别是亲朋好友 的探视。休息质量直接影响产母的情绪13。3.3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患者情绪的稳定及治疗效果的巩固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无噪音为孕产 妇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指导患者入睡前用温水

8、泡足以利于睡眠对 于失眠的孕产妇,可以进行放松引导,必要时用药物帮助入睡。3.4提高认知加强孕产妇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加对相关知识的认知, 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分娩,对孕期和分娩时出现的各种不适能够正确对 待,消除恐惧感。提倡孕妇及家属一起学习孕产知识,在思想和技术 上使孕妇逐渐向母亲角色过度14.3.5产妇支持系统的建立患者家属尤其是产妇的丈夫是最有力的社 会支持,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要调动家庭的支持作用,提高家 属对疾病的认识,使他们消除偏见和歧视,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多鼓励、关心和体贴患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患者感到亲情的温暖, 明确自己在家庭亲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减轻患者的悲观抑郁

9、情绪, 增强自信心和价值感,主动配合治疗153.6对不良情绪的疏导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可以通过放松训 练,音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对孕产妇的情绪进行疏导,及时排解 不良情绪,必要时可以辅以药物治疗。1胡燕群.浅谈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59-60.2 赵云.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5): 145-1463 周建荣.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s1): 142-143赵方芳,孙延霞,高华,等.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25):137-1385 刘翠红,关凤枝,

10、杨文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 (1 ):88-896 崔才三,隋京美.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现代妇产科进展J.2005, 14(4):319-3207 胡电,古航,洪新如,等.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神经精 神疾病杂志,2003, 29: 321-3228 Miki B, Robert CD,David RR. Endocrine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of postpartum dep ressionJ . Comp rehensivePsychiatry, 2003,

11、44: 234-2469 MacQueen G, Chokka P. Special issues in themanagementof dep ression in women J . Can JPsychiatry, 2004, 49( supp l1) : 27-4010 郭秀敏.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1825-1826.11 Beck CT. Predictors of dep ression J . Nursing Re2 search, 2001, 50: 275-28512 邓梅,张学平。1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 (3)409-41014 毛翔宇.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7): 3104-310515 桂素琴.产后抑郁护理干预28例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91-9213 郭秀敏.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 12 (9):1825-1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