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09669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资料整理:跨部门沟通跨越部门之“坎儿” 2007-10-08 企业网景 对于部门主管来说,什么样的问题最让人头疼?也许每个人的烦恼各不相同,但部门配合难却是多数人的心声。其实不仅主管,普通员工也往往深为这个问题所困扰。但显然,在部门主管这一层级,直面这一问题更为紧迫一些。既在同一屋檐下,又并不朝夕相处;名义上是一家人,现实中又同床异梦。这或许就是跨部门同事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外管理日前对全国范围内的经理人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跨部门合作成为经理人高度认同的难点,超过半数的经理人深为这一问题所困扰。即使那些深谙“关系管

2、理”之道的老手,也多对此无能为力。是否,这必然成为无解的、永恒的话题?(子 荷)“老革命”遭遇的新问题 文/晓庄 因为在沟通上始终不畅,不同部门像一条链子上无法紧密咬合的两个齿轮。我做部门经理已经有两年多了。在这之前,我是做技术和业务出身的,业务水平自然没的说,同事关系也一向处理得很好协调部门关系,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所以,曾一度没把这个问题放在眼里。 然而,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壮大和新业务的开展,随着越来越多新生代经理人的加入,我感觉我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部门沟通这个在原来小企业里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我嗓子里的一个刺。无法咬合的齿轮我目前的职位是产品部经理,多数企业称其为研发部。我们部

3、门一共有二十来个员工,既有我亲自招进来的,也有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合作和沟通一直比较愉快。然而,在企业不断壮大后,我开始惊诧地发现:我们和市场部居然正向“背对背”发展。当然,我以为,研发与市场部理应互动和配合。比如:我们需要市场部门定期收集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市场上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情况,甚至是竞争对手目前的动作等消息。毕竟,最贴近市场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但是,虽然我和市场部的张经理也反映过,他却经常忙得无暇理睬,有时即使接受我的邀请,来参加我们的产品设计会,也总出去接电话和处理紧急事情,根本无法完全安静下来听一听。当然,张经理也并非对我们的工作不支持。有时,他会突然在晚上11点,打

4、电话给我说:“我有一个建议”然后,在电话里说上一通。通常这种情况下,一定是张经理刚拜访完客户,立刻就把想法告诉我,但是说实在的,他的想法也并不系统,一般也没有认真进行数据分析,往往支离破碎。而第二天,我再想去找更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时,他又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不能给我解决。我也不好太追着他问,因为毕竟他也有一个大部门的事情要处理。还有时,张经理命下属给我们部门写一个调查报告和建议书,但我并不知情。当我们拿到这个建议书时,新产品已经设计或改进完成了。于是,只能推翻重来,或者只好到下次再改进。因为在沟通上始终不畅,我们两个部门像一条链子上的两个齿轮,但却又总无法紧密地咬合在一起。而且,我也听市场部门的人

5、反映过,说我这个人有些高傲,好像看不起市场部的工作,总让他们做这做那,好像他们是我们的部下一样这我实在太冤枉了,也许部门差别使然吧。我也只能尽量适应他们随意性的工作习惯,自己部门的人也尽量不求人。不过这种低效率,确实很让我头疼。难友何其多其实,我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在企业快速上升的时期,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务而疏于沟通;有时为了不把界定不清的工作揽到自己部门,而不去沟通;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去沟通;怕沟通造成麻烦,还不如干脆自己闷头做;因为是不同的领域,即使沟通对方也完全不能了解自己的意思,干脆不沟通;其他部门总是给自己部门造成更多的工作负担比如:业务经理和厂长的沟通中也常有类似状况。业务经理希望

6、厂长给自己临时加个订单,而并没有考虑到厂长的工作难度。于是,经过几次,厂长再也不接受业务经理人的临时加单了。厂长的理由是:这样没有规矩的加来加去,工厂的工作都乱了,增加了管理难度和人力成本;而业务经理也满腹委屈:我也是为公司卖命啊,成天全国各地跑,不就为多点业务吗?还没有人配合。如果公司都不在乎,我何必在乎呢?还有一对配合难题最为显著,甚至可能是每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财务经理与销售经理之间的矛盾。销售总监是以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增加、销售额扩大、利润增长,来证明销售部门取得的成绩;而财务总监却在抱怨,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逾期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呆账、坏账损失增加

7、,甚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等等,这样的情况还能说是销售部门的业绩好吗?于是,努力把货卖出去与快速把钱收回来就变成了一对矛盾。财务经理与销售经理各自认为自己尽了力,互相不满,都为企业努力付出的两个主管却无法成为一对良好的搭档。还有一种情况是,市场部和销售部是两个部门,市场部负责铺货,增加见面率,而销售部则是要拿到真金白银的订单,这种情况一旦配合不协调,结果一定是大家都挺累,还都不见成效。再比如,HR经理与技术部门经理的配合障碍。技术部门怪罪HR经理招过来的人不合适,能力不符合岗位要求;而HR经理却说是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岗位说明书招的人,条件都符合才予以录用这样沟通、配合不畅的情况,恐怕每个

8、经理人都遇到过。它不仅是企业部门间的沟通难题,更会影响着部门之间的合作,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那么,该如何解决好部门沟通的难题呢? 责任编辑:子 荷解密部门沟通难 文/本刊记者子 荷打通部门间那堵隐形的墙吧,部门配合也许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难。部门沟通难是否有解呢?当然,部门配合难有时候也许要归罪于企业的制度、流程、文化等等。企业的部门设置不合理,内部缺乏互动文化等都可能是造成部门配合难的根本原因,部门主管对此显然无能为力。但是否因此就只能默默忍受呢?不。即使这样的客观情况存在,作为连接上下层的部门主管,只要你充分意识到部门配合的必要性,就依然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最大可能地协调部门冲突,实现部

9、门间的共赢。打通部门间的那堵墙对于部门配合问题,说一切源于沟通丝毫不为过。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把沟通提升到战略层面进行管理,足可见沟通的份量。但现实中最常见的景象依然是:部门内部可能亲如兄弟姐妹,部门主管犹如老大哥一样亦师亦友,但视其他部门则如“外人”,沟通仅限于点头与礼节性微笑。甚至,部门主管对其他部门有意见会在本部门内抱怨,而不是去坦诚地和对方主管沟通协商,或者因为害怕伤感情,而对矛盾采取了隐忍的态度,不动声色,委曲求全。这常常被称为“回避式”障碍。与此相伴,另一种经常性的错误是“踢球式”,即根本不打算给其他部门提供协助,一旦有人找过来,就以各种借口推脱,“指点”对方找其他部门。还有人则经常用

10、搬出上司的方法,由上司来进行协调。事实上,这些都并非智慧的选择。可以说,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主要取决其沟通、协调能力。尤其在平级部门中,失去了权力的强制性,谁也不服谁时,就更加考验部门主管的沟通协调能力。无疑,当矛盾和冲突成为客观存在时,直面才是最好的方式。而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头人,自然是跨部门协调的最适当人选。主管需要在部门中扮演两个角色:发言人以及公关代表。带领团队与其它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是主管的天职之一。回避只能使矛盾越积越深,而如果不仅回避还向下属抱怨,那就更犯了部门沟通的大忌。下属们因为对你的认同,自然会由此对其他部门产生抵触感,非常不恰当地“团结起来,抵御外敌”。而如果你

11、擅长踢皮球,则需要小心,当自己的部门需要帮忙时,对方也很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你发火都不知道该找谁去。不可否认,搬出上司常常能迅速解决眼下的问题,但事实上,这通常被认为是部门主管沟通无能的表现。而且,长此以往,上司也会不胜其烦。因此,真正的钥匙仍在部门主管自己的手中。打通部门间那堵隐形的墙,真诚地将其他部门看作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才是明智之举。在扁平化的趋势下,跨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打通心理障碍,不仅节省别人的成本,更节省你的成本。成功沟通有窍门和决策、执行等能力一样,沟通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尝试找到部门合作不畅的症结,一一攻破,会让你的沟通更有成效。1 . 最大可能地利用主管

12、会议部门主管区别于员工的一大优势,就是他们可以经常在主管会议上碰面。不要把这样的会议当成例行公事,充分地抓住会议上的每一分钟,倾听其他部门的工作以及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吸引其他部门主管关心你的部门所做的工作,和需要配合之处,会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少帮助。因为通常情况下,尽管身处一个公司,但因精力所限,很少有人会过多地关注自己辖外的事务。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关心,其他部门主管可能因为没意识到你所做工作的重要性,而在你寻求帮助时毫不在意。2 . 确认你想要的由于部门不同,大家在认知上难免有差异,因此明确你想要的极其重要,并且要确认对方听懂了你所说的话。这通常需要你对要求有细致、明确的界定。比如:你希望

13、市场部针对新产品量身订做特别的营销方案,想要借此吸引中产阶级。但“吸引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达成目标了呢?3 . 换位思考这条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在部门沟通中也同样适用。尽管企业总体利益一致,但不可避免的,各个部门也存在自己的小利益,而这很有可能是与其他部门利益相冲突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道理,一味地需要对方牺牲,自然难以赢得配合。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你先替对方想好弥补的办法。比如提供对方需要的协助,清楚地告知对方,任务顺利完成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等等。4 . 把矛盾解决在暴露前这里指的是,在正式的讨论沟通之前,先进行私下的沟通,争取事先取得一致,也就是常说的通通气。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

14、把对面子的考虑成本降到最低,回旋余地大;另外也可以获得上司的赞赏,还可以为公司内友好沟通的企业文化助一臂之力。为此,部门主管之间保持适当的私人友谊是需要的。5 . 跟踪到底阿里巴巴对主管有个明确的要求:No Surprise,意思是“不要惊讶”。指的是主管必须对本部门内的事情时刻掌握,不出现因不了解而震惊的情况。在部门配合中也一样。当对方接受了你提出的要求后,必须时刻跟踪进展,不要等到最后才发现他们做的不是你想要的,或者他们做得太慢了。6 . 内部沟通不放松或许有的部门主管还没意识到,跨部门配合顺利与否某些时候也取决于部门内部的协调。如果部门主管之间约定的事情没有及时通知下属,或者相反,都会增

15、加合作的摩擦,减低效率。因此,保持内部时刻处于沟通畅通的状态是必需的。7 . 主动承担“灰色地带”的责任所有的企业中,不论部门之间的权限怎样清晰划分,都一定存在一些被遗漏或难以界定的地带,各个部门都可管可不管,便是所谓的“灰色地带”。但“灰色地带”的事常常关乎各个部门的利益,因此,主动地去处理这些事情,一定会利人利己。8 . 掌握沟通细节尊重、了解、激励等等人际关系准则在这里都同样适用。沟通需要技巧,说什么也许并不重要,让别人听到什么才真正重要。可以尝试记住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词:5个字我以你为荣;4个字你的看法;3个字是否请;2个字谢谢;最不重要的1个字我。9 . 千万别告状一旦部门配合出了问题,向上司告状是最愚蠢的选择。原因极其简单,即使这个问题由上司出面干涉解决了,但以后的沟通协调可能更麻烦。甚至,上司都怀疑你的能力。(来源: 中外管理2007年10月 )跨部门沟通的细节心态李庆远晓庄中外管理2005年第1期企业管理-实务作为部门主管,沟通能力无疑至关重要。而在跨部门沟通时,更存在着一个心态问题。谁能把握好心态,谁就能赢得他人的积极配合和高绩效。 据统计: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工作中的成功率与个人幸福率都超过85%;针对10000人进行分析: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