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0951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甲醇制多聚甲醛项目1. 2项目承办单位四方台区发展和改革局1.3拟建地点 四方台区太保镇1.4建设规模 年加工甲醇2.9万吨,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1.5建设年限 项目计划建设期2年1.6概算投资 项目计划总投资30600万元1.7效益分析 项目产品为多聚甲醛,按年产多聚甲醛2万吨计算,年销售收入20000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规模2.1城市基本概况2.1.1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的西南部,东径1305448133,北纬4624646之间,东与宝清县、友谊县接壤,西南与桦南县相连,北与集贤县毗邻。(二)地形地貌:双

2、鸭山市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众多河流贯穿其间。双鸭山市因城东北2座形似卧鸭的山峰而得名。从西南至东北依次是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三)气候特点:双鸭山市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温热而多雨。1、气温。年平均气温3.3,极端最高气温36(2001年6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70年1月)。 2、 降水。全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最多降水量857.2毫米(1981年),年最少降水量302.8毫米(1975年),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 %,最大积雪深度为56厘米(1985年2月),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

3、利条件。3、霜期。初霜平均在9月9日出现,(南部半山区在9月19 日出现,最早在9月7日出现)终霜期平均在5月14日结束,(南部半山区在5月22日结束,最晚在6月5日结束)无霜期平均137天。4、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4.3米/秒。春季风速较大,平均风速5.1米/秒,夏季风速最小,平均风速3.5米/秒,1968年12月2日,1982年5月11日出现2次12级大风,风速34米/秒。5、日照。年日照2480小时,其中:春季月平均日照232小时,秋季210小时,冬季169小时,最高日照值是6月,月日照244小时,最低日照值是12月,月日照仅146小时。(四)水资源:双鸭山市境内主要河流

4、有安邦河、扁石河、七星河、横道河、马蹄河,由南向北,分别流入松花江和侥力河。最大流量为493立方米/秒。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产生年径流量为2.36亿立方米。境内共有水库8座,均是1958年以后人工修建的,库容总蓄水量为1,503万立方米,灌溉能力达5万亩。地下水,市区境内地下水资源,按照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沙层孔隙水,风化裂隙水,裂隙空隙水和裂隙溶洞水4个含水层,60年代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为埋深1至2.3米,属潜水型地下水最大出水量为260吨/小时,进入70年代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乡人口不断增加致使地下水资源超量开发,地下水资源出现严重贫乏,地下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下,储水量0.7

5、4亿吨。双鸭山市水资源水质好。PH 值6.77.3,矿化度小于0.150.74 g/L。地下水条件好,属重碳酸盐水,水质清澈,污染较小。按着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5个指数和30个参数上,可达到国家同类标准用水。根据地矿部904水文地质工程大队1992年完成的双鸭山市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该区域地下水补给模数为10.95m3/(akm2),开采模数为5 .4751万m3/(akm2)。项目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寒葱沟水库正在兴建。(五)土地资源:耕地面积15,492公顷,占市属总面积的27.7%,高于全省25%的水平。园地面积251.08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0.50%。林地面积947

6、80.98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60.8%。 牧草地面积632.16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1.1%,低于全省5.0%的水平。城镇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6,826.95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12.2%,远远高于全省2.4%的水平。交通用地998.46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的1.8%,比全省水平高出0.8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3083.01公顷,占市属土地总面积5.5%,低于全省水平4.6个百分点。(六)植被:双鸭山市地处低山丘陵区,属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穆陵三江平原亚区,生长着丰富的针叶和阔叶林,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以水稗、大叶章、小叶章、狗尾草、猪毛草等草本植物为辅。远山覆盖率达100 %

7、。森林总蓄积量为410.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红松、方松、冷松、樟子松、黄波罗、水曲柳、椴木等20余种。(七)矿产资源:双鸭山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煤炭是双鸭山的主要矿产资源,素有“煤城”之誉。煤炭远景储量100亿吨,精查储量25亿吨,现年产已达1500万吨。羊鼻山铁矿储量1.37亿吨,品位较高,可选性好,是全省唯一的大型磁铁矿。 (八)动物资源:双鸭山市是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茂密的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活动和生息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哺乳类动物,如东北虎,黑熊等,啮齿动物如松鼠;两栖类动物如东北雨蛙以及各种鸟类、鱼类及昆虫类。(九)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有七星峰公园、七星河湿地、七星祭

8、坛、枫林古城,赫哲族民俗风情园等。双鸭山市天然山水,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的生态旅游环境,有待开发。2.1.2双鸭山市经济社会状况(一)行政区划与人口:双鸭山市现辖集贤、宝清、友谊、饶河四县和尖山、岭东、四方台、宝山四区,共有42个乡镇。境内有12个国营农场,40个国营林场。总面积224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76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51万,市区人口51万。(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1%。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100.5亿元,与1978年相比,累计增长11.5倍。其中:第一产业年均递增9.2%,累计增长7.2倍;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0.6%,累计增长10.3倍;

9、第三产业年均递增14%,累计增长26.8倍。整个经济总量与1978年相比翻了三番多。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40.9:44.6:14.5调整到2002年28.5:38.5:33.0,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三)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6倍。改革发放以来,我市工业企业从单一经济类型,小规模工业为主的企业,发展到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较大规模的轻重工业企业,工业产值从1978年的63638万元,发展到2002年的443548万元,年均递增8.4%,是拉动该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四)固定资产投资:197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1万元,2002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501万元,年均递增12

10、.6%,累计增长16.1倍。(五)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97654万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递增7.8%,累计增长5.1倍。粮食总产量实现57.1万吨,累计增长1.3倍,年均递增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65元,与1980年相比累计增长15倍。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10.7平方米,与1980年相比人均增加9.2平方米。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由1980年的79%,增长到2002年的98.6%。(六)城市面貌:近5年来,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亿元,建成了集佳、福宝、双七等9条高等级公路,拓宽改建了双福路、新兴大街和东西平行路;建成3个城市广场和14个现代化生活小区,增加绿化面积

11、40公顷;安通煤气工程开栓送气。实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和保洁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七)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完成了当期财政支出。2002年可用财力比1997年增长5.4亿元。全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剥离不良资产29.8亿元,核销呆帐3.9亿元,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业稳步发展。(八)人民生活:1980年该市恩格尔系数为58.1%,是勉强度日的程度,到2002年,该市的恩格尔系数已降到34.7%已基本实现富裕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84元,与1984年相比,累计增长7.1倍,年均递增12.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8782元,与

12、1978年相比增长10.5倍,年均递增10.7%。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0年的3.01平方米,发展到2002年的8.45平方米,平均每人增长住房使用面积5.44平方米。城镇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3.4平方米,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21平方米。2.2项目建设的背景多聚甲醛又称固体甲醛,在高温下易转化为甲醛蒸汽而参与各种反应。主要用于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农药等行业的产品合成。如乙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各类树脂生产及部分杀虫剂、灭菌剂、除草剂的制造。我国多聚甲醛生产起步晚,采用真空耙式干燥,过程无法有效控制其聚合度,造成国内产品装备能力小,产品性能差,目前国内多聚甲醛主要靠进口来

13、解决。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市是一座以煤炭、电力、粮食为主的资源型、综合性、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完达山脉北麓、三江平原腹地,交通发达,与周边县市四通八达,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极为便利。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000万吨。城市中心区现有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天;电力现有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我市建设多聚甲醛项目地域、原料等条件非常优越。2.3项目建设的规模根据我市现有原料的供应及对周边产品需求调查,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多聚甲醛(甲醛含量为95+1%)2万吨。第三章市场效益预测3.1 市场现状据调查统计,目前国内多聚甲醛的生产厂家有近四家,年总生产能力不足4000吨,而消费总量已

14、达到近3.4万吨/年,主要靠进口来解决。据海关统计:近几年我国多聚甲醛年进口量在3万吨左右,并且以30%的速度递增。目前,国内进口价格在800010000元/t。3.2 市场预测多聚甲醛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目前我国有80%主要作为农药除草剂草甘膦的原料。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近几年出口势头强劲,成交量在20多亿美元。仅此一项年耗固醛在3万吨以上。2005年我国多聚甲醛的需求量将超过7万吨,年消费比例增长率10,缺口近5-6万吨。另外,随着我国粉末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研磨剂、特殊颜料(如荧光颜料)等产品生产计划塑的不断开发,对高纯度多聚甲醛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目

15、前国内企业能生产含量为92%的产品,但仍不能生产95%以上高含量的产品。况且,目前国内尚无万吨级的生产95%以上的高含量多聚甲醛生产线。因此,当前正是开发此产品的大好时机,通过引进技术建设万吨级多聚甲醛装置前景非常看好。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1技术可行性分析4.1.1技术来源本项目采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大学天津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的技术。4.1.2技术先进性本工艺采用了降膜蒸发器作为两级甲醛浓缩设备,用振动流化干燥器作为老化、干燥设备,并采用三级造粒干燥(喷雾造粒塔、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随固体颗粒水分降低,表面发粘温度的提高,逐级增加干燥温度,是保证产品的良好形态、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溶解性及生产连续稳定。本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物耗、能耗低、产品质量高;操作方便、稳定性强;生产安全、无污染等特点。4.2项目建设场地选址该项目位于双鸭山市经济开发区,处于依饶公路集贤沙岗收费站南侧,紧邻省道依饶高等级公路。距市区15公里,东距红兴隆农垦总局30公里,友谊县友谊镇50公里,北距富锦市120公里,西距集贤县福利镇5公里,距佳木斯桦川县只有50公里,西距同三公路2000米,北距福前线铁路800米,地势平坦开阔。4.3优越条件4.3.1原材料优势我市内有电厂、焦化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