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06090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十二五”规划 进步之中有隐忧一、舆情综述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能力达到41亿吨/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同时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另外,规划还确定,“十二五”末我国煤炭供应将达到42亿吨,其中国内煤炭供应40.5亿吨,净进口1.5亿吨。“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终于揭开面

2、纱,舆论的关注从未间断,对产业兼并重组、煤电价格矛盾、煤炭产量的讨论最为热烈。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过程示意图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比较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同点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发展大型煤炭企业、推进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煤炭安全环境保护不同点行业内兼并重组鼓励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煤炭产量26亿吨煤炭产量39亿吨将部分西部省区列入“煤炭自给区”,适度开发当地资源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展望存在问题产量目标是26亿吨,实际产量是32.4亿吨产量目标仍然偏保守,规划前瞻性不足,或为未来更为紧绷的供需关系埋下

3、伏笔缺少对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的定量描述煤炭运输通道的建设仍存在瓶颈,即使经过“十二五”的建设,运力不足的矛盾仍将反映在煤炭价格上东中西部结构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东部资源在减少,西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预计生产重心将加速西移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还不是很高三、网民观点网民对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非常关注,希望能源利用上不能短视,应在规划中予以体现。而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生产集中度的提高。产业规划应关注可持续发展腾讯网友“嘉陵渔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说,到2015年,我国煤炭年生产能力41亿吨。1998年煤炭年消费12亿吨,2004年达到15亿吨,2011年的时候32亿吨,占到世界总消耗的将近

4、三分之一。可是我国的煤炭总储量有限,25年后子孙们怎么办?别把子孙的煤都挖完了!腾讯网友“舞之花街”:像煤、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挖完是迟早的事,到那时出生的人就见不到煤和石油了,需要开发新能源了。规划有助于生产集中度提高 新浪网友“梁家明”:此举表明集中规模化将会是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煤炭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普遍认为产业集中化将令煤炭行业重新布局,规模较少的煤炭企业将面临淘汰。网易网友“银得芳心”:“十二五”煤炭工业重点推进兼并重组,一些优质大企业有望更好发展。腾讯网友“上善若水”:在国际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压力的形势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结构调整

5、不得不为之。四、媒体评论规划内容涉猎广泛,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煤电一体化运营、国际煤炭合作和煤炭产量“红线”等,种种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设性的意见颇多。关注焦点一煤电一体化运营或存隐忧产业一体化应由企业做主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重点支持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参与运煤通道建设等。专家认为,市场机制主导的煤电一体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价格矛盾“内部消化”,从而改善火电厂赢利水平。不过,煤矿企业进入电力行业的门槛比较高,收购亏损的火电企业兴趣不大;火电企业想兼并煤炭企业,但是资金不足,煤电联营的发展面临现实难题。无论是“煤进入电”还是“电进入煤”

6、,都涉及到效率问题。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煤电一体化已经有成功的经验。但是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如果卖煤比发电更赚钱,为何要去发电”,始终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专家担心,在煤企赢利、火电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强制干预煤电运一体化,就会造成一些企业“有煤不一定去发电”,最终是“煤吃掉电”。对于这种担忧,国家能源局给出了明确的说法:鼓励煤电一体化,是鼓励资本联姻,经营还是要走专业化的路子。政府应该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上下游有联系的产业一体化发展。至于煤炭和电力是否都捆到一起,是一件由企业做主的事。中国经济时报煤电一体化的前提是深层次改革新发布的规划指出了一条道路鼓励煤电一体化经营

7、,重点支持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大力推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说,鼓励煤炭、电力企业资本联姻,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相互参股控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步变成“一家人”。当煤电企业成为“一家人”,煤价上涨了,电力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但也会因此增加一些股权收益。电力企业承受煤价上涨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当煤电企业成为“一家人”,煤价上涨了,煤炭企业的收益增加了,但也会因此减少一些股权收益。煤炭企业调高煤价的冲动就会有所顾忌。煤炭工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在一个大集团中,当煤炭、电力业务成为“左膀右臂”,煤电价格的矛盾或许会有所缓解。好处显而易见

8、。企业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这几年,电力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也为长远发展考虑,纷纷加大煤炭业务投资力度。截至2011年底,五大发电集团平均煤炭自给率达到25%左右。应该说进展很快,但这个比例带来不了“一家人”效应。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电力企业将成为煤炭业务兼并重组的主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议,国家应该对五大发电集团在煤炭开发、煤炭资源分配、兼并重组项目核准及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个动向值得资本市场投资者密切关注。还有一个理得说清楚。让煤电企业成为“一家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煤电价格矛盾,为深化改革提供辅助条件,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进行深层次的能源体制改革。

9、如果改革不到位,煤电联动起来,这“一家人”可能会更方便地轮番推动煤炭、电力价格上涨。经济日报关注焦点二 国际煤炭合作应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推进与之前的五年计划或规划相比,笔者认为“十二五”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列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在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走出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煤炭工业的国际合作势必会继续加深。因此,在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属于情理之中。但是,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能源资源市场不断遭遇热捧,以及我国煤炭相

10、关企业“走出去”欠缺经验等等,未来我国煤炭工业开展国际合作还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认识,逐步推进,避免蜂拥而出,导致不必要的风险。首先,煤炭供应应该立足国内,开展国际煤炭合作,增加煤炭进口永远只能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补充。一方面煤炭供应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有条件将煤炭供应立足国内。其次,应将开展国际煤炭合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稳步贯彻执行,短期内应避免蜂拥而上。其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国际能源合作不断深入,近年来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不断炒作我国掠夺世界资源。如果我国煤炭相关企业蜂拥而出,势必会给这些国际反华势力留下口舌,从而

11、造成不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其二,由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再度进入资源为王的时代,国际资源领域的竞争相对更加激烈,再加上投机资本的炒作,如果我国企业蜂拥而出,我国需求势必会成为炒作对象,结果会很容易推高国际资源价格。这种情况下,即便接手,高价资源也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隐患。再次,煤炭及相关企业应该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抱团出海。由于种种原因,相比国际矿业巨头来说,国内煤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且多数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资源国的政治、政策、人文、社会环境等缺乏系统了解,这难免会给部分煤炭企业“走出去”带来麻烦和障碍。中国经济导报关注焦点三

12、 煤炭产量应与环境发展相适应两年前,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在某次公开活动指出“我国煤炭开采量已经到达一个极致,不能再增加了”。那是2009年,在全球煤炭整体需求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我国原煤产量昂首突破了30亿吨,全年煤炭进口量同比则翻了两番多。目前,黄鹂所说“红线”已被逾越5亿吨以上。新近出台的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又将2015年的产量目标设定在39亿吨、产能上限设定在41亿吨,而30亿吨的极限之说似乎早已被人忘记。另外,根据中国工程院启动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对资源储量、安全高效、水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下的产能分析,我国煤炭工

13、业可持续发展的产能以不超过38亿吨为宜。并且,我国煤炭形成的实际产能中,只有1/3左右是符合安全、高效开采要求的;还有1/3通过科技攻关、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可逐步改造达到科学开采的要求;另1/3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也由于资源量和地质条件限制,无法通过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改造成安全高效矿井,应退出市场、逐步关闭。这意味着,根据工程院此项研究,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下的产能“红线”为38亿吨,但实际产量在总体上处于超科学开采能力生产。如此一来,其“红线”内涵远超出一个简单的数字规划。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量、煤炭储量多年来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但事实上我国煤炭储量的减少程度、生产与消

14、费增速均高于全球。比如产量,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2010年我国比上年增长了8.9%,位居第二的美国则只增长了2.1%,位居第三的印度则只增长了2.5%。储量减速和产量增速均高于人,后果必然是资源加速消耗,以及能源枯竭危机早日到来。面对煤炭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世界第一的现状,强烈的能源危机意识必不可少,当规划与市场“撞车”,“红线”更需受到重视。中国能源报五、专家解读稳定中部才能保证能源供给与安全同“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相比,煤炭资源开发重点的西移成为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从煤炭资源的储量来看,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煤炭净调入省,山东等地区的资源量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开发,东部地区能

15、维持现有的供应能力已属不易。而西部虽然开发潜力较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生态环境脆弱、长距离运输等相关问题也影响了其煤炭工业发展的效率。因此,必须稳定中部。就山西而言,目前其煤炭资源储量只动用了一半,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十年的煤炭基地建设,山西的煤炭产量保持了长期的稳定,运输条件和运输体系也相对完备。稳定中部,才能保障能源的有效供给和确保能源安全。但山西省依然面临一些国有重点老矿区在多年的开发后,如何推进接替性发展的问题。王宏英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长大集团将影响煤炭市场话语权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的大集团,在防范安全事故和环保方面会有保障。但是资源逐渐集中到大集团手中后,长期而言会增加其议价能力,大集团将越来越影响煤炭市场的话语权。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谨防煤炭产能过剩“十二五”期间,要谨防煤炭产能过剩。在初步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全国各产煤区的产量加起来分析,发现总产量已经能达到38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