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02595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简答题完整版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的特征有哪些?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智力正常、人格正常、动机正确、年龄适宜、内容合适、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提示:按发展心理学分期,给岀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个人成长资料整理如下:1、婴幼儿时期2、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3、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4、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5、成年一一个人成长史中的

2、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哪些资料?(10分)1、对被公司开除的认识。(2分)2、成长经历。(1分)3、婚姻情况。(1分)4、既往行为模式。(1分)5、既往情绪状况。(1分)6、既往身体状况。(1分)7、体重明显下降有无器质性病变。(1分)8母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2分)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1)可以使用补充提问。(2)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为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30分)1)求助者的主诉(3分):2)家属报告(3分):3)摄入性谈话(3分)

3、:4)临床观察(3分):5)心理测验(3分):6)其他:(2分)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岀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注意: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摄入性谈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岀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

4、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问题;3、避免多重选择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与求助者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哪些原则应把握以下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讨 论的内容)7、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

5、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0分)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 . 5分)2、 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2 . 5分)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1分)热情(1分)真诚(1分)共情(1分)积极关注(1分)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如服装、表情;2、礼貌接待、礼貌用语:3、间接询问求助者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结束后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5、避免紧张情绪6、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避免使用方言;7、反复说明保密制度;8不

6、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对该求助者的遭遇,心理咨询师在表达共情时应当注意些什么?(25 分)1、 咨询师应走岀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5分)2、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4分)3、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分)4、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4分)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4分)6、 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4分)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1、面质,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岀求助者身上的矛盾。2、常见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和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

7、一致。3、使用注意: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打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以使用尝试性面质。 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1、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应由此产生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4、在于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在于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 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

8、。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1) 开始新行为的问题。(2) 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1) 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2) 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1) 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 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一)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表现:(1) 首先是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为三种:

9、沉默、少言和赘言。(2) 其次是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3) 第三是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表现为五种: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 )第四是咨询关 系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二) 解决方法:(1) 要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3 )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移情的类别、如何处理移情1、类别:(1) 正移情:将咨询师当成以往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岀友好、敬仰、爱慕情绪(2) 负移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

10、压抑情绪的对象2、应对: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领悟(1) 分析求助者移情的原因(2) 婉转地向对方说明出现了移情,有策略地、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3) 实在难以处理,可以转介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1、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咨询者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请写岀对该求助者的诊

11、断程序?(怎样对求助者做岀诊断?即诊断程序)诊断程序:1、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诊断:心理活动正常 /异常【如是异常,可详细写违反了哪一条或哪几条,如果不清楚违 反了哪些,但确定是异常心理,可直接写“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心理异常”】2、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愿望,有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 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如是变形,按“ABCD走,如是常形,按“ abc”走。4、变形:【提示:可能是神经症,最起码也是可疑神经症】A. 按照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维度进行。【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1) 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

12、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2)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3) 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B. 找主导症状【强迫/抑郁/焦虑/恐惧/抑郁】C. 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D. 下诊断:*性神经症4、常形:【提示:可能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顶多是可疑神经症】a1 .符

13、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 态即为心理问题。b1.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1.下诊断:一般心理问题a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 康状态。社会功能受损,列为严重心理问题。b2.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2.下诊断:严重心理问题a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一一建议直接使用许又新教授三维度评分标准一一一点点投机取巧。b3.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3

14、.下诊断:可疑神经症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来判断求助者心理活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2、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性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

15、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 面的人格缺陷,列为严重心理问题。(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1) 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2)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