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0251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浅易文言文阅读1. 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 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 考查范围:近几年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比较稳定,全国及各自主命题省份文言文选材以浅显文言文为主,大多是人物传记类文章,多从经典史籍中选取,特别是2007年福建将文化经典列入考试范围,关注传统思想中值得试题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越来越贴近教材,紧扣考纲。文言文试题的文言材料虽然选自课本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

2、都在课本内,考生复习仍旧需要扣紧课本。近几年,文言文的选文难度明显降低,考生大都能理解其意。考查点与教材的结合比较紧密,考查常见的实词与虚词。即使不是常见的实词,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作出正确的理解与判断。2. 考查形式:各省市高考文言文试题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分别考查实词、虚词、信息、观点四项内容,对实词、虚词各设一道试题,综合性较强。另外,全国及各自主命题省份均加大了翻译题的考查力度,部分省市还考查了断句。语句翻译的考查覆盖内容比较多,如较难词语的理解、词类活用、人称的把握、语句内容的省略、对全文及局部意思的理解、文言句式的理解与把握等,所以翻译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失分也比较多,从而使得此类题

3、目具有相当的区分度,致使它受到命题人的重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掌握常见古今词义的差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识记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2.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0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不要孤立地背诵文言虚词的字典意义。3. 掌握六种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常见词类活用现象。要注意在具体文言语句的理解中学习文言句式和用法特点,不要死背定义和概念。4. 掌握翻译文言语句的基本要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言风格和语序有着很大差别,翻译时要有忠于原文的意思,注意语句通顺,语气贯通,

4、语言连贯得体。5. 平时阅读古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习其句读,还要注意综合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体的高度进行把握。 6. 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段,充实文言储备,加强文言语感建设。7. 经常翻查工具书,及时扫除语言阅读障碍,不轻易放过任何疑难问题。 常见文言实词主要包括考纲上所规定的120个实词,以及初高中各种语文读本及古代文化经典上经常出现的实词。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常见考查类型就是我们平时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通常命题形式是选择一个理解不正确的解释,考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作出正确的理解与判断,也可以运用代

5、入字词疏通文意法来解决。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主要包括三种:音同或音近的字替用本字。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意为“违背”。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责”通“债”。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形声字“指”通声旁字“旨”,意为“旨趣”。改换同声旁字的义符(形旁)来替代。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例1】(2008浙江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6、”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

7、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8、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B.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C. 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D. 不赏艰难艰难:艰涩解题指导:识别通假字就是借助语境理解句子,审查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汉字,并能用相应的汉字去替换。解析:A项中“致仕”是辞官的意思,解释错误。C项“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假字,属于同音通假,通“宴”,宴饮,解释正确。答案:A【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

9、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

10、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没成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刺吏。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

11、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

12、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一词多义 “

13、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要掌握一词多义,首先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积累、归纳和整理,主要是要熟记典型例句,在阅读理解时类比推断;其次要借助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假借义的知识,在特定的语境中揣测其含义。【例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

14、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 B. 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接受C.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D. 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古今异义现象。实际做题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严格区分二者,首先试着翻译句子,然后用对应的词语去替换解释,最后根据上下文文意去再次验证,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关键在于对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解析:D项“

15、私”,私人的东西。答案:D【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学之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因此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乐恢。窦宪的弟弟夏阳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