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024902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下册科学实验总结浮图店中心小学:赵翠亚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过程:1、 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2、 调节显微镜直到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3、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注意:用眼睛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实验二:制作一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隔肌)原理:当你向下拉动皮膜时,就像当于你在吸气(此时,你的隔膜下降,肋骨抬升,使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所以气球膨胀.当将皮膜松开时,就像当于呼气(此时,你的隔膜上升,肋骨下降,使胸腔容积变小,气压增大,气体通过呼

2、吸道排出肺),所以气球缩小.呼吸的过程:从鼻腔吸进新鲜的空气(氧气),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里,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排除体外。实验三:心跳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问题:心跳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假设: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心率平静时慢走1分钟后慢跑1分钟后跳绳1分钟后成员1757885100成员270758298初步解释:运动剧烈,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心跳加快。实验结论: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实验四:制作生态瓶研究题目: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目的:探

3、究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材料与工具:有盖的2升以上的透明广口瓶、小鱼(或小虾)两条、田螺两个、水草(如金鱼藻)两棵、洗净的沙砾、河水。方法与步骤:1、 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在瓶子中放入3厘米厚的沙砾,再将河水倒入瓶中至离瓶口6厘米左右。2、 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生物,拧紧瓶盖,并在瓶子上贴上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3、 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晒的地方。4、 在一周内,每天观察自制的生态瓶,将瓶内情况记录下来。实验五:制作望远镜实验器材:胶带、剪刀、硬纸、透镜。实验过程:1、 用硬纸片制作连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

4、自有滑动。2、 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3、 将安装好透镜的连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4、 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实验六:证明火箭的飞行原理实验材料:气球实验过程:把气球吹满气,突然松手。实验现象:会发现空气向后喷出,气球向前飞出,气球靠反冲力量前进的。实验结论:火箭也是靠反冲力的原理发射的。实验七: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我的假设:同步卫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因为它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样。 我所用的材料:木棒、绳子、火柴棍、塑料球(直径10厘米以上)、乒乓球 我用(乒乓球)来模拟卫星,用(塑料球)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1

5、)在塑料球上扎一个孔,把木棒插入孔中。 (2)在塑料球的侧面和乒乓球上各扎一个小孔,将火柴棍系在绳子两端,并将两根火柴分别送入乒乓球和塑料球的小孔内。 (3)拉紧绳子,手握木棒使“地球”旋转起来,观察“卫星”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模拟实验结论: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即是24小 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上空。实验八:活动名称:制作火箭 活动目的: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同时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 猜想、假设与预测:火箭的飞行效果可能与

6、以下因素有关: (1)气球吹气量(2)尾翼平衡度 制定计划:确定研究任务,选择研究材料和方法,确定研究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 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 制作小火箭 :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型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记录高度。 重复以上过程,改变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高度并记录。 调整火箭尾翼,看看飞行效果,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表明:吹气量的大小和尾翼的平衡度影响火箭的飞行效果。实验九:实验题目:研究哪种纸棍不易折材料:直径相同的实心和空心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干、线实验过程:1.摆好两摞书,高度相同,相距

7、适当的距离。2.将实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3.将空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空心棍承重能力强,不易断;实心辊承重能力弱,易折断。实验十:实验题目:研究使四边形稳固的方法材料:木棒、橡皮筋、实验过程:1.用橡皮筋捆扎一个四边形。拉拽四边形的对角,发现容易变形。2.在对角的地方捆扎一根木棍,形成两个三角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3.在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再捆扎一根木棍,形成四个三角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4.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三角形可以使四边形变稳固,第2步中使用一根木棒最简便。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

8、做酸奶一、实验题目:做酸奶二、实验要求:做酸奶三、实验器材:新鲜酸奶1杯,鲜牛奶2袋(每袋约250ml),带盖的杯子或瓶子4个(约150ml),金属小勺1把,竹筷1根,温度计。四、操作步骤:1、将所用容器和工具用沸水消毒。2、将两袋鲜牛奶煮开后,凉至30左右,平均分装在已消毒的4个杯(或瓶)中。3、分别向4个盛有等量鲜牛奶的杯中加入1勺等量的鲜牛奶,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4、将其中两杯放在温暖环境中,另两杯放在阴凉环境中,24小时后进行观察问题:实验二:食物发霉实验:方法一:我们在研究食物容易发霉的条件时,我们组选择的是“食物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目的:研究食物是否在潮湿的条件下更容易发

9、霉。实验材料:烘干的馒头两块,湿毛巾一块。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将实验组放在垫有湿毛巾的封闭容器里。将对照组放在一个干燥的封闭容器里。与实验组放在同一位置,两到三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组中的馒头上长出了许多霉斑,而对照组几乎看不到霉斑。实验结论:食物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方法二:我们在研究食物容易发霉的条件时,我们组选择的是“食物在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目的:研究食物是否在温暖的条件下更容易发霉。实验材料:两块馒头,一个内部黑色的封闭纸盒。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将实验组放在内部黑色的封闭纸盒里并放在温暖的地方。将对照组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两天后

10、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组中的馒头上长出了许多霉斑,而对照组几乎看不到霉斑。方法三:食物在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目的:研究食物在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馒头两块,塑料袋一个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将实验组放在塑料袋里装上一块馒头,并且扎紧将对照组放在塑料袋外面放一怀馒头,其他条件不变。实验结果:实验组中塑料袋里的馒头发霉了。而没放入塑料袋里的馒头几乎没发霉。实验结论;食物在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三:“线圈匝数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的实验实验目的:证明线圈匝数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假设: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实验器材:粗铁钉、漆包线、电

11、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回形针实验设计: 不变的因素:铁钉的粗细、导线粗细、电池的节数; 改变的因素:绕线圈数实验步骤:1、做好电磁铁后,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回形针,记录被吸起回形针的数量,断开电源。2、减少线圈的匝数,其他条件不变,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回形针,再次记录被吸起回形针的数量,断开电源。实验现象: 线圈的匝数越多,被吸起的回形针就越多,线圈的匝数越少,被吸起的回形针就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实验四:实验名称:制作太阳炉实验目的:学会制作太阳炉实验原理:通过制件太阳炉,感受新能源的好处 实验器材: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步骤:见教科书第、页。实验现象:随着阳光的断照射,水的温度能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实验结论:太阳炉能把光能转换为热能,并且无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