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019473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USP Sterility Testing Validation of Isolator System/General informance 这部分是用于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的简明验证指南(注意:在这个章 节中,“已灭菌”指的是物品或者表面的微生物被清除的状态)在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建立一个无菌检验环境的隔离器就已经开始 使用。隔离器可以通过密封的方法或者采用过滤除菌空气保持正压的方法, 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当隔离器处于密闭状态时,仅仅能够在隔离器内部 和快速传递仓传递物品;当隔离器打开时,允许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并经 过验证可以避免污染物进入的开口递出物品。隔离器

2、采用柔软的塑料(例 如聚氯乙烯)、硬塑料、玻璃或不锈钢制造。由于隔离器系统从根本上避免了分析人员与物品的直接接触,因此在 无菌检验操作时可以避免物品和辅助设备被污染。当隔离器内部与环境完 全隔离时,隔离器内部的物品是无菌条件下的传递。操作者穿着半身衣在 隔离器内部进行无菌操作,半身衣是连接在隔离器墙体上的柔软的部分, 操作者穿着半身衣有足够的范围在隔离器内部进行操作,操作者也可以通 过连接在隔离器墙体上的袖子和手套进行操作。在隔离器中,不要求操作 者穿着特殊的无菌衣进行操作,允许操作者穿着标准的实验室服装进行操 作。为确保隔离器内部无菌。使用杀孢子剂对隔离器内部进行灭菌处理。隔离器设计和建造空

3、气处理系统用于无菌检验的隔离器需要配备除菌过滤器(HEPA过滤器是被要求的)。静态时,要求隔离器尘埃粒子符合美国联邦标准209E的100级空气 质量要求(看洁净室微生物评价和其他环境控制 1116)。动态时,不要 求隔离器符合 100 级空气质量要求,不要求隔离器内部的空气流速或者空 气交换频率。隔离器系统是要求防止泄漏的,然而,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 防止隔离器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空气交换。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的门打开 时,隔离器内部的正压保证隔离器内部的无菌环境不被污染。用于无菌检 验的隔离器内部空气流可以是单向流或者湍流。传输仓和门隔离器有一个附属的“传递通路”杀菌器,通过传输通道杀菌器可以 直

4、接将无菌的培养基、无菌的稀释液、无菌的装备等传递进隔离器系统。 一般设计成快速传递仓或门(RTPS ,通过快速传递仓或门可以把两个隔离 器彼此相连,无菌的物品就能够从一个隔离器传递到另一个隔离器。通过 快速传递仓,两个隔离器或者一个隔离器和一个容器就可以在普通环境中 连接。通过密封圈或法兰,将传递仓的非无菌表面连接。用垫圈压紧来保 证气密性,避免微生物进入。当两个传递仓法兰连接形成一个密封通道时, 存在一个狭长的垫圈带, 这个部位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因此一旦连接完,在使用传递仓传递物品 之前,必须立即用杀孢子剂对垫圈暴露部分进行处理。并且在传递物品时, 应当注意无菌技巧的使用,避免物品或手套接

5、触垫圈。将垫圈装配在法兰上时,应当按照传递仓生产商的建议进行预防性的 维护和润滑。传递仓垫圈应当按照(生产商的)的要求定期更换并且定期 检查,破损的垫圈不能够保证真正的密封。隔离器安装位置的选择用于无菌检验的隔离器不需要安装在洁净区,但是安装在一个限制非 授权人员进入的区域仍然是重要的。安装时,应当使隔离器周围有足够的 范围,以便移动隔离器,传递物料,以及通常的维护。隔离器所在的房间 不要求进行环境监测。隔离器房间温度和湿度对于操作者的安全和舒适是重要的,温湿度对 于除菌和净化技术的影响效果也很关键。如果隔离器位于空气补给窗的气 流通道中,当隔离器采用蒸汽灭菌时,空气气流会使隔离器个别部位温度

6、 较低形成冷凝水。当采用对温度敏感的灭菌方法时,隔离器房间的温度应 当是均一的。隔离器系统的验证无菌检验合格与否是产品放行的前提时,在进行无菌检验之前,隔离 器系统的验证必须完成。为了核实隔离器及其辅助设备能够用于进行无菌 检验,隔离器系统的验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安装验证、性能验证、操作 验证。在进行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验证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下面的观点。 在验证程序的特定阶段(例如IQ、OQ PQ ,各个阶段试验的任务是不被确 定的,在隔离器用于确定的检测前,隔离器的功能应当被验证并且有文字 记录。安装确认IQ 阶段包括隔离器系统详细的外观描述,例如隔离器尺寸、内部结构、 所用的材料。关于接触面

7、和传递系统,要清晰的画图并标注尺寸。设计的 隔离器是否符合使用的规格需要被核实,例如空气补给、真空、外部排气、温湿度控制等。其他与隔离器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也要详细描述;任何设计规格的修订都应当详细描述。设备指南和复印件应当编成目录并保存,在需要的时候,操作者可以得到并重新查阅。一旦设计规格符合性被核实, 所有的图纸、方法和设备图要编成目录,保存并能够重新得到。所有的文档应重新被审阅, 便于核实能够反映出安装系统的关键属性要 求。这样就建立了符合隔离器系统设计规格和安装要求通用的基准。在故障模式下或高风险情况下进行分析时, 可能导致试验失败的潜在的过程控制问题和设备问题可能被发现,这些问题应当进

8、行鉴定并记录在文 档中。如果必要,系统可以被修改,以便将失败的风险降到最低点,并且 关键点的控制方法被建立。安装确认的结果被总结成为一个安装确认报告,建议包括下列文档。设备- 设备应符合设计规格并被列表记录。 IQ 报告应核实:符合设计 规格的设备被接收,并且按照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安装。结构材质 - 隔离器系统关键部位的结构材质经检测是符合设计要求的。对隔离器材质的杀菌方法兼容性应当被核实。仪表 - 仪表被核实符合其精度要求并列表。功能规格 - 所有操作功能,例如在操作手册、流程、仪器图表中指明 的功能,都应当被核实能够执行并且符合规格要求。隔离器系统和其他系 统的所有连接部分应进行审核,其功

9、能应被核实符合设计要求。过滤器证明 -HEPA 过滤器和微生物截留过滤器的测试和证书;测试结 果和证书复印件应包括在 IQ 报告中。核对采购合同,核实空气过滤系统符 合规格要求。计算机软件 - 所有的和隔离器系统有关系的计算机软件列出名称、规格、文档编号。计算机系统盘被检查贴签并安全保存。操作验证0C阶段核实隔离器系统的操作能够符合说明书的功能。操作性能检查 - 这个试验核实所有的警报和警报的功能符合说明书要 求。系统所有设置点和可调整的参数都应当被核实符合规定的要求。隔离器完整性检测 - 在通常的操作条件下,隔离器应保持完整性。在 隔离器载物并使用化学杀菌剂灭菌前,一个泄露试验可以证明隔离器

10、符合 厂家说明书要求并且是安全的。 为了避免外界污染, 隔离器通常在 20-50Pa 正压下进行操作。如果隔离器系统要求一个恒定的正压,验证过程中必须 核实:操作时的压力设置值能够维持并且可以控制。灭菌周期确认 - 执行一个无菌周期,以便核实操作的实际数值与无菌 周期的各个步骤情况以及设置数值一致。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灭菌方法来除去隔离器和辅助系统的微生物。 可以 用于隔离器灭菌的化学试剂包括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 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暴露条件和过程控制。选定的灭菌方法应符合厂家的 操作要求,并且在实用规程中对这些方法进行描述是十分关键的。使用过 氧化氢蒸汽灭菌时,隔离器房间的温度和

11、湿度的控制是关键的。隔离器内 部的温度也是重要的,尤其在使用过氧化氢蒸汽灭菌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 重要的,关键在于保持过氧化氢的浓度,避免低于过氧化氢的冷凝点。一 些化学试剂,例如二氧化氯和臭氧,要求在灭菌前预先增加隔离器的湿度。如果采用对湿度有较高的要求的灭菌方法时,在 0Q中,控制湿度的能力必 须被核实。灭菌剂的浓度和浓度分布情况也是重要的。 当灭菌剂以气态或蒸汽状态 存在时,它的浓度可以通过化学指示剂、光谱方法或电极检测。灭菌剂分布情况也可以使用化学指示剂测量(注意:化学指示剂仅能够提供定性的 而不是定量的信息) 。采用灭菌剂在气态或蒸汽的状态下进行灭菌时,要求隔离器内部使用 风机来均匀分

12、布灭菌剂。风机的位置和方向可以进行调节以保证适宜的气 流分布。由于架子、设备、手套、袖子装置和半身衣,能够影响气流分配 模式,必须对隔离器满载状态下的气流分布进行检测,物品的摆放情况进 行详细描述并以文件形式记录。有时使用更小的传递隔离器作为便携式表面灭菌单元, 待验物品和辅助 用具通过传递仓进入隔离器之前,这些物品和用具在便携式表面隔离器中 进行化学灭菌。在0Q过程中,应制定出便携式表面灭菌器中物品和用具的 摆放情况,审核摆放图并记录在 0Q上。(注意:化学灭菌剂作用在设备表 面,因此,一些被遮盖的设备表面能够残留微生物并存活) 。当达到杀菌剂作用时间后,可以使用通过除菌装置的新鲜空气或其他

13、 方式处理过的新鲜空气将杀菌剂从隔离器中移走。通过一个向外开放的通 道,气体通过排风口排入大气;或者通过一个密闭的通道,在通道中使用 一个杀菌装置移走并消除灭菌剂。如果使用一个向外开放的排风通道,排 放系统的气流和安全性应当被检测。灭菌周期的研究-当0Q完成后,进行灭菌周期的研究以便建立日常灭菌控制过程必要的参数。一些普遍使用在工业中的无菌工艺验证的方法是 可行的,例如生物负荷量和过度杀灭。灭菌工艺进行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 生物指示剂的孢子数和耐热性是已知的。无论如何,应该得到生物指示剂 真实的D值;(看生物指示剂-耐热性能试验55);从生物指示剂供应 商处获得D值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可能获得

14、准确的 D值,同时无法证明 灭菌剂浓度的有效性,可以使用半个周期(循环)的方法对整个周期(循 环)进行确认。性能验证PQ是核实隔离器系统的功能是符合操作者的要求。PQ过程完成后,灭 菌周期是适合的,排出口的灭菌剂被检测是适合的,所有的 PQ过程的数据 应该被统计,分析,存档。清洗确认 -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无菌检验来说,清洁不是关键的, 但是,残留的产品可能会对检验有影响,有杀菌效果产品的残留对检验结 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在检测低水平污染时,这些残留的物质会对检测产生 影响。由于粉末容易扩散,杀菌性粉末产品的残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重 要的。对于无菌检验隔离器系统和操作者的要求来说,没有肉眼可见

15、污染 这种清洗水平是合适的。清洗方法、周期、设备、清洗隔离器中所用的材 料记录在文件中。无菌验证 - 隔离器内表面、隔离器内的设备、拿进隔离器的各种物料 都应当去除微生物。隔离器表面、无菌检验设备、检验物品的灭菌和产品 接触部位或者产品药物成分接触部位的灭菌是不同的。隔离器灭菌可以用 过度灭菌的 log 降低值来评估实现。如果超过灭菌周期,无菌保证水平不 再被确定。隔离器灭菌操作完成之后,通过空气过滤系统的维持,好的物 品传递技术的采用,更重要的是:经过无菌处理的隔离器手套完整性的保 持,隔离器的无菌性被保证。通过阴性分数法或者过度杀灭法可以证实,用于隔离器、试验物品、 无菌检验用设备的灭菌方

16、法可以使某种合适的、高抗性的生物指示剂的微 生物数下降 6 个 log 降。(看用于灭菌的生物指示剂 1035)。过度杀灭 分析法适用于每单位 104 孢子数的生物指示剂,而阴性分数法适用于每单 位孢子数大于等于 105 的生物指示剂。使用足够数量的生物指示剂进行试 验可以从统计学上证明灭菌效果是可以再现的以及灭菌剂的分布是合适 的。隔离器内设备和物品满载时,需要用更多的指示剂进行试验。因此, 没有一个或者更多的足够量的传感器来测量杀菌剂的浓度时,增加生物指 示剂的放置是可以考虑的。在连续三次灭菌试验中,六个 log 降的杀菌能 力是证明可以灭菌的。操作者建立隔离器再次灭菌的周期。这个周期可以是短短的几天,也 可以是几周的时间,建立的依据是无菌保持能力(看隔离器内部环境无菌 保持)包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