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01610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高二物理6月期末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高二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90分钟100分)一、 选择题:48分。(112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 1315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1.关于乒乓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击球的瞬间球的形变时可以把球看作质点 B.研究球的飞行路线时不能把球看作质点 C.研究球飞行时的旋转时可把球看作质点 D.研究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可把球看作质点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经过全程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C.v1=v2v2=v3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

2、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h B.t C.t D.th24.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

3、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6.在某一均匀介质中由波源O发出的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其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P(-2m,0cm)、Q(2m,0cm)两点运动方向相反 B再经过0.5s质点N刚好在(-5m,20cm)位置 C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3HZ D该波的频率由传播介质决定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无关7.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3 T/4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 8.某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20ms,t0时,波的波动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位于x=45m处

4、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和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的时间分别是( ) A050 s , 025 s B075 s , 025 s C025 s , 075 sD175 s , 025 s9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AO以45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该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一定大于45B该介质对b光的折射率一定小于C用a光和b光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若实验条件相同,则b光在屏上形成的明条纹的间距较小 Da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b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

5、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B光传播时,若遇到的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1以下对于光的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C用激光“焊接”剥落的视网膜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 D电影院中观看立体电影的眼镜利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12.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平行,它们分别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设为界面和界面。光线从界面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

6、时的入射角,则( )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静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方向相同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方向相同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方向相同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方向相同14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

7、时刻的图象,已知从该时刻起,图中质点A经时间0.1秒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而图中的质点B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大于0.1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5 m/s B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 m/s C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15.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 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正确的是( )A.c光的频率最大B.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C.b光的折射率最大D.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二、实验题:22分(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

8、16题作图2分)16.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右下图所示,读数为_mm。(2)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那么停表读数是_s。单摆的振动周期是_s。(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写代号)。A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B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4)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l/m0.40.50.80.9

9、1.01.2T/s1.261.421.791.902.002.20T2/s21.592.023.203.614.004.84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m/s2。 2015-2016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答案一、选择题:48分,(112题为单选,每题3分,1315题为多选,每题4分,)1D2C3C4B5A6B7C8C9B10B11A12D13BD14AC15BD二、实验题:22分(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16题作图2分)16. (1) 18.6mm。 (2) 0.8757 75.2 1.88 (3)ABC (4) 图略9.86m/s217.(1

10、)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2.190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7.868mm (2)波长的表达式,676nm. 三、计算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8.:(9分)解: 19.(9分)解:此液体的折射率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解得20. (12分)解: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再次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等。设经过时间t1相距最远。由题意得v1+a1t1=v2+a2t1所以t1=s=4 s 此时s=s1-s2=(v1t1+a1)-(v2t1+a2)代入数值解得s=24m设经过时间t2,两车再次相遇,则s1=v1t2+a1 s2=v2t2+a2两车再次相遇时应有s1=s2 代入数值解得t2=8s,所以8s后两车再次相遇 答案:24m8 s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