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01533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导学案设计比赛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主备人: 审核人: 签印人: 学生姓名: 第一次使用: 年 月 日 等级评价: 伤仲永导学案 1对课文熟读成诵,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2. 题目解读 本文用

2、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3. 文体资料 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4. 初读感知 一读正确。要求:先在稳重划出生字,并查字典把正确的读 音写在书本上。 学法指导:在读课二读流畅。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标准节奏,再朗读, 文的过程中,要一朗读时要根据标点符号的特点读准停顿并把握好语气。 边读一边思考文中三读感知。要求: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的大体意思,结合 文中交代仲永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句子是: 工具书

3、,使用加字 法、换字法等疏通幼年的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文意。 A、 B、 C、 5. 疑难盘点 结合课文注释梳理课文大意,把你的翻译难点写下来,在课堂上和同学合作解决。 1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课文 2、读准下面的字词的读音 隶 扳 谒 邑 矣 称 卒 焉 耶 泯 3、复述故事,重温文本 提示:复述故事要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注重积累文言词语,在书本做好笔记。 二、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1、自主学习明内容 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仲永有天资聪颖变得“泯然众人

4、”,原因是什么? “受于天”和“受于人”各指什么?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2、合作探究学方法 本文叙议结合,第1、2段叙述,第3段议论。文章采用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本文对仲永成长的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学法指导:可列举名人、身边1、辩论 的人得的事例,也可以举名人题目:成才的关键 名言来证明观点。 正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反方:天资聪颖是成才的关键 学法指导:你可以思考:如果2、学习了伤仲永这篇课文,请以 你也是一个神童,你将怎么“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说一段话。 做?或者你学习成绩一般,是 否自暴自弃?

5、 2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金溪民方仲永 2.世隶耕 3.仲永生五年 4.未尝识书具 5.忽啼求之 6.父异焉 7.借旁近与之 8.即书诗四句( ) 9.并自为其名( ) ( ) 11.收族为意( ) 1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5.邑人奇之 17.或以钱币乞之 21余闻之也久 23不能称前时之闻 25复到舅家 27仲永之通悟 29卒之为众人 31彼其受之天也 33且为众人 35得为众人而已邪? 12.传一乡秀才观之 1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6.稍稍宾客其父 ) 18.父利其然也)20、不使学) 22、从先人还家) 24、还自扬州 26、泯然众人矣 28、贤于材人远矣 30、则其受于人者不

6、至也 32、如此其贤也 34、固众人) 1伤仲永:形容词作动词。 2父异焉:形容动词作动词 3稍稍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 4父利其然:名词作动词。 5邑人奇之:形容动词作动词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做状语 三、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 其: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彼其受之天也 于:1、于舅家见之 3、贤于材人远矣 . 之:1、忽啼求之 3、卒之为众人 然:1.父利其然也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 2、不能称前时之闻2、稍稍宾客其父 4、如此其贤也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借旁近与之 4、仲永之通悟 2、泯然众人矣 5.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五、简答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方仲永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3.学了本文以后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