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011858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社戏教案 苏教版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半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 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 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是一篇训练朗读和背诵的好文章,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课文时 应该抓住语言,尤其是一些运

2、用精妙的词句,切忌空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本文对人物的刻画和对景物的描写;3、深入探究文中深刻的思想;4、理解本文写作的特点。5、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课堂沉默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2、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

3、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 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二、检查字词 让学生每人带一本字典,

4、查找下面的字词的注音。(扫清文字障碍) 惮 dn 踱 du 棹 zho 归省 xng 行辈 hng 撺掇 cun duo 凫水 f 蕴藻: 家眷:j 絮叨: (字词意思见课文注释)三、作者简介 明确: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 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四、研究阅读,合作交流 (分小组讨论) (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合作能力,又训练了概括能力)1、在听朗读带的同时,请思考: 文章题目叫“社戏”,全文都在讲“社戏”吗?-不是 既然不是,能否理清文章的线索,概括出文章讲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详略之分吗? 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大

5、意,不超过50个字。 明确:全文写了三大内容-随母亲归省平桥村的生活、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看社戏后的余波。三大内容中还有几件小事:跟小伙伴钓虾放牛、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看社戏后归航偷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详写:看戏前的波折、看戏途中、在赵庄看戏、看戏后归航偷豆吃略写:随母亲归平桥村、钓虾放牛的情况、六一公公送豆五、小结 作者围绕看戏,铺写了看戏前的波折读起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对于其他都简略带过,但却能做到详中有略,这中写作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六、作业 预习课后练习题,先完成在课本中。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全文,现在我们就以“美丽的眼睛发现美”为话题,来发

6、现文章中“美”的地方。二、研究探讨,合作交流(边看书,边交流) 让学生讨论后自行找出文中“美”的地方,也就是写得好的地方。 (课后练习题、课文的重要内容都会在这个部分得以解决) 明确:1、景物描写生动传神。a: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把景物写活了,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手法,化动为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b: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c:还把感官切入到景物描写中: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 “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航行的

7、“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想象-料想便是戏台,是渔火,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漫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归纳: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也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归航时心情的舒畅。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a:“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

8、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b: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象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还有偷豆一节,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如:当祖母担心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看戏时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我们”吃完豆后,洗了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这些都能表现出双喜的聪明、细心、周到、善解人意。c: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可屠戮忽略的,如:“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表现他的善良、宽厚。“六一公公看见我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中看,豆可中看。”“不料六一

9、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这些都表现他的淳朴、好客。本文所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是另一个“美”的地方。3、准确使用动词。 如:开船时一系列动词的使用“跳”、“拨”、“点”、“磕”、“退后”、“上前”、“出”(表现出小伙伴们架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看戏时的愉快心情。)4、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如看戏前的波折,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三、小结 作者在本文中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塑造了六一

10、公公淳朴形象,更对景物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这些都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四、课后作业 从文中找出五个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说明其作用。 第三课时一、导入 请两位学生展示上节课的课后作业,再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此训练来再一次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品读课文(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全班朗读“第二天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为什么课文结尾要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明确:其实那一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那夜的豆也很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

11、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节美。三、疑难解析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各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我”欢喜轻快的感觉。b:写钓虾、放牛是为下文做铺垫。c:“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还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写出“我”渴望去看戏的心情。d:回望戏台又把戏台写的跟仙境一样,写出我的什么心情?“罩”字表现了戏台怎样的情形?-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初望戏台相呼应。四、扩展练习 有人认

12、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太少,有人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就行。)五、小结 本文描写童年一段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作者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老小小的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本领。再加上特有的江南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在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看到。六、课堂总结1、 由于设计的教学方法较为新颖,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整篇文章通过品读、探究、质疑等几个步骤,使文章的主题及重点掌握得很好。3、采用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注意文章的丰富人文内涵,并调动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4、不足之处:有些语文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没办法很好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了课堂沉默现象。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七、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再复习这一课所学的知识,完成配套练习。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