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008377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实验教学注重素质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实验教学 注重素质教育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真武中心小学 张红梅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

2、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嗄

3、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教师要明确目标,适当引导。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主旨,然后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领悟教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课堂,适当加以引导

4、。教师要起到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这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而是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了。新型课堂要求教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交流、讨论、思辨。比如,学习一篇散文,应该让学生明白从哪些角度去欣赏,选材有什么特点,构思是否精巧,语言有什么风格,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等等。让学生反复品味,自己从课文中去感知,而不是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

5、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

6、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具体做到:参与的时间要充分。要切切实实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去,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要上去。参与的形式要

7、多样,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应当优化组合。要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参与教学定向、反馈评价、课堂总结。参与的时机要恰当。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供最恰当的参与时机。例如,当学生最初接触新教材,发现新知识同他们的认知经验有很大的距离时,就会有困惑,就有参与提问的欲望;当学生学习中有了收获,常常会有表达、参与的冲动;当学生的认识有分歧,与教师的判断有差距时,常常是组织学生课堂参与的极好时机。四、优化教学方法。 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必须注意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枯燥的知

8、识生动化,让沉闷的课堂活泼化。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设情境,因时、因地、因人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强化训练法、游戏竞赛法,小组学习法,个别辅导法等方法,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活泼、更有效。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讲课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在课的导入部分,可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激思,使“课伊始,趣味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的展开部分,可用揭示矛盾、实际应用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课的结束部分,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学习动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