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00593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璃带电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在现行的中小学物理教材中讲述过“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我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玻璃棒的温度升高,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既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同时玻璃体也可能由绝缘体转变为导电体。实验介绍如下:1 实验器材小学或中学实验室常规配备的静电实验盒三盒(我使用的是四川省教学仪器厂出产的J238静电实验盒),1500瓦电炉一个;220伏交流电源一台,220伏带灯座白炽灯泡一个,酒精喷灯一盏,自制带电极玻璃体(用废旧220伏白炽泡除掉泡状外壳和钨丝),220伏白炽灯座一只,电工用实验板一块,220伏开关一只,适合220伏用导线若干。2 实验操作规程及实验结果:

2、2.1 玻璃棒磨擦起电实验(1) 用干燥清洁的毛皮和橡胶棒(或塑料棒)相磨擦,使橡胶棒带上负电荷(按现行教材规定)并放在绝缘支架上,再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和丝绸相磨擦,使玻璃棒带电并接近但不接触前一根带负电橡胶棒时,可以观察到橡胶棒被“拉”着在支架上旋转,即相互吸引,证明此时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在地面上放好1500瓦电炉,在距炉面竖直高3040厘米左右的地方架起可横放玻璃棒的框架,将几根实验用玻璃棒放于其上,接通电炉烘烤,此时玻璃棒的环境温度可以达到5085摄氏度左右,当烘烤时间在3050分钟左右,取烘后的玻璃棒与干燥清洁的丝绸相磨擦,将磨擦后带电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操作规程1中支架上带

3、负电的橡胶棒(也可重新按操作1使之带上负电荷)时,可观察到橡胶棒被“推”着旋转,即相互排斥;将磨擦后带电的玻璃棒(烘后的)接近不接触操作1中放在支架上带正电的玻璃棒(也可重新按操作1使之带上正电荷)时,可观察到(操作1中)玻璃棒被“拉”着在支架上旋转,即相互吸引,由此可以证明用丝绸磨擦玻璃棒(烘烤后的)带负电荷。上述实验证明:在常温条件下,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在上述相对的特殊条件下,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2.2 玻璃体绝缘性能实验实验1用220伏用导线将220伏带灯座白炽灯泡和开关串联安装在电工用实验板上,然后连接在交流电源220伏输出端,在检查串联无误和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接

4、触电源,合上开关,可观察到:白炽灯发光,说明线路器材完好。实验2将自制带电极玻璃体安装在220伏白炽灯座上,再将其串联安装在上述实验1的线路之中,在检查整个串联无误和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接通电源,合上开关,可观察到:白炽灯不发光,说明自制带电极玻璃体不导电,可以证明此玻璃体具有绝缘性,说明“玻璃是相当良好的绝缘体”(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教科书物理导体和绝缘一课中结论)实验3上述实验2通电时,用酒精喷灯外焰加热自制带电极玻璃体,当玻璃体被加热达到红炽状态时,可观察到:白炽灯发光,说明自制带电极玻璃体导电,可以证明此玻璃体具有导电性,此时的玻璃体是导电体。上述实验证明玻璃既可以是绝缘体又可能是导电体。具体原因估计与玻璃的原子分子结构及温度效应有关。欢迎老师们继续探索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